> 重点推荐 > 钟祥市东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钟祥市东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东周列国志》载,春秋时期(前700年左右),楚武王熊通曾到此游猎,并大会诸侯于沈鹿(今东桥境内),后楚国令伊孙叔敖在当地疏河流,兴水利,并在东西两地各建一座单孔石拱桥,东侧的称“东桥”,(西侧的称“西桥”),东桥一直是当地重要的地理标志和地域名称。
黄集是明朝初期形成的小型集贸市场,原在毛狗子岭下的黄集河北岸。该地因是钟祥双眼井附近大地主黄姓的土地,故命名为黄家集,后称黄集。
因村委会建在一条高而平、形似桥墩的山岭上,山下有一个叫墩岭湾的居民点,故得名为墩岭村。
该地域清末有座庙,庙名三星庙,可能取福禄寿三星之意,民国后期庙已消失。三星村应由三星庙而来;另一说为,该地属于山区,山高路难行,是人们的伤心之地,解放初由“伤心”衍变成“三星”,故得名三星村。
方家老屋西南边有一道山岭,清朝时期居住在方家老屋的方姓财主家的三少爷,从小爱好骑马奔跑在这道山岭上玩耍,后来人们把这条山岭称为“马道岭”又称马岭。1961年后在此地设立朝阳大队部,1987年后村委会设在马道岭故得名马岭村。
因内有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河岸两边生长许多柳树,故名“柳树河”,因河得名“柳河村”,村民委员会设于祠堂湾。
因本村曾有上、中、下三个李家湾,中李湾规模最大,又居中心位置,1984年村民委员会设立在中李湾故名中李村。
岁湾,村内一个居民点,含长命百岁之意。
据传说在唐朝时期绿林豪杰常在此山岭聚义,故而得名。
民国时期,此地是东桥至洋梓的商贸通道,许多由京山、东桥到洋梓做生意的商贩常在此歇息。有沈姓人家在此经营小商品,逐渐形成小集市,得名“沈家集”,后称“沈集”。
因有金姓人家在此开店铺而得名。1984年因村民委员会位于该处,故得名金店村村民委员会。
955年杨岭村、文河村、胡庙村三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名联盟农业合作社。取三村结成联盟关系,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之意。后来,“联盟”便成了行政村名。
据《清?钟祥县志》记载:“郢东驿,乾隆二十年为县兼管,额马二十八匹,二十四年载存马二十四匹”,是明清时期朝廷对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要道,该古道从京山孙梓穿过到钟祥,现在仍残存有大卵石铺成的2米宽的遗迹,驿站经过罗家集西面这一驿站。1980年原红大队更名时取”郢东“的谐音为”永隆“,含永远兴隆之意,永隆村村名由此而来。
因三组有九口灌溉农田的小堰,故命名为“九口堰”简称九堰。20世纪70年代中期,将九口小堰整合成一口大堰,1984年村民委员会设立在此,故得此名。
1950年后,由于的生产在晏修福书记的带领下搞得非常出色,群众的干劲十足,这里的群众最常喊的一句口号是:“生产要再掀高潮!”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大队,改革开放后的村都以“高潮”命名,由于村委会设于此,故得名“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