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竹根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竹根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两河口社区范围包括花盐街、工农街(旧名宝庆街)、群力街,是五通桥自然风光和历史风貌保存最好的地段。

2001年成立两河口社区居民委员会,属竹根镇政府管理至今。

佑君社区成立于2001年10月,由原建设街居委会1-18组和佑君街居委会4-15组合并而成,管辖建设街和佑君街两条街,隶属于竹根镇管辖至今。

2001年10月,由原文化街、工农街(2004年划入两河口社区)居委会整合成立黄桷(葛)井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958年5月响应“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口号,故而改名叫上游街。

1992年再改名为涌江路。

2001年10月成立涌江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茶花社区是2001年成立的新社区,成立前地属茶花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2001年10月,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对原街道居委会进行了重新整合划分。

新成立了茶花社区居民委员会,属竹根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新中国建立以后,地处四川南部的这个边远小镇—五通桥,也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除了还沉侵在当家做主人的欢乐气氛中外,也着手解决市民的生活问题,尤其是“住房难”等民生问题。

1951年经国务院批准,五通桥成立市的建制至此,市政建设进入快车道,由当时的副市长王叔堪牵头,正式成立了五通桥市政建设委员会(简称“市建会”),办公设在原名为“乌龟石”的这个地方,并规划在此修建一批居民住房,让翻身做主人的工人阶级有房住,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从此,市建会这个名号很快在五通桥喊响了。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关注民生,很抓落实,很快建成了四栋庭院式居民宿舍,一批批市民喜迁新居。

正所谓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五通桥建市以来第一项市政建设工程,很受当时市民的好评,正如第二批入住市建会小区的九十三岁高龄的张道镕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是党的英明伟大,共产党就是好”!这是一位耄耋老人发自肺腑的感叹。

“市建会”名称的由来和变迁从一侧面印证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反映了建国以后我们几代建设者承前启后的不懈努力。

2001年10月,在原跃进街居委会基础上整合成立市建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岷江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10月,由原新生街居委会、劳动街居委会、岷江街居委会合并而成,隶属五通桥区竹根镇管辖至今。

民国时期为犍为县第四区竹根镇辖地;1951年为联络乡新华村;1956年为竹根乡新华村;1958年为果蔬农场新华一管区;1961年果蔬农村改名为竹根人民公社,新华一管区改为新华大队;1984年,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为竹根乡新华村;1987年竹根乡并入竹根镇,新华村为竹根镇管辖至今。

2020年5月改为新华社区居民委员会沿至今。

2001年10月,在整合原街道居委会基础上建立杨柳湾社区居民委员会沿至今。

民国时期为犍为县第四区竹根镇辖地;1951年为五通桥市顺江乡辖地;1956年为竹根乡辖地;1958年为竹根公社辖地;1959年为果蔬农场二管区;1961年为竹根公社茶花大队;1984年为竹根乡茶花村;1987年竹根乡并入竹根镇,更名为竹根镇茶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为犍为县第四区竹根镇辖地;1951年为五通桥市顺江乡辖地;1956年为竹根乡辖地;1958年为竹根公社幸福大队;1959年为果蔬农场管辖;1961年为竹根公社幸福大队;1984年为竹根乡幸福村;1987年竹根公社并入竹根镇,为竹根镇幸福村至今。

民国时期为犍为县第四区竹根镇辖地;1951年为五通桥市顺江乡易家村;1956年为竹根乡辖地;1958年为竹根公社顺江大队;1959年为果蔬农场四管区;1961年撤销蔬果农场,重置竹根公社为竹根公社顺江大队;1981年为竹根公社易坝大队;1984年为竹根乡易坝村;1987年竹根公社并入竹根镇,为竹根镇易坝村至今。

民国时期为犍为县五通镇辖地。

1951年至1955年为五通桥市杨柳乡辖地。

1956年至1958年9月为柑子乡辖地。

1958年至1961年为五通桥市果蔬农场辖地。

1962年至1983年为杨柳公社杨柳大队。

1984年3月杨柳公社更名为茫溪乡,杨柳大队更名为杨柳村。

1992年,撤销茫溪乡、柑子乡置杨柳镇,为杨柳镇杨柳村村民委员会沿至今。

1958年为柑子公社翻身大队。

1962年为杨柳公社翻身大队。

1984年为茫溪乡翻身村。

1992年为杨柳镇翻身村村民委员会沿至今。

民国时期为犍为县第四区五通镇辖地;1951年为五通桥市团结乡辖地;1954年为柑子乡辖地;1958年为柑子公社团结大队。

1959年为金辉公社团结大队。

1962年为柑子公社团结大队。

1982年更名为多宝大队。

1984年为柑子乡多宝村。

1992年为杨柳镇多宝村村民委员会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