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遵化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遵化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86年,县城街道办隶属城关镇政府;1992年建市后隶属遵化镇;2002年8月成立遵化市南城街道,同年10月,更名为路南街道办事处;2008年更名为华明路街道至今。

1986年,县城街道办隶属城关镇政府;1992年建市后街道办隶属遵化镇;2002年8月成立北城街道办事处,同年10月更名为路北街道办事处;2008年7月改名为文化路街道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日伪统治区;1945年解放;1953年建遵化镇;1956年改为城关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建钢铁公社;1961年建城关公社;1984年试行镇管乡,代管西留村,大二里,崔家庄3个乡;1988年更名遵化镇;1992年与大二里乡合并为遵化镇至今。

1945年解放;1946年建政属第二区;1953年属堡子店、温庄、十八里、马相营乡;1956年合并为堡子店、马相营乡;1958年属民生公社;1961年建堡子店公社;1984年改堡子店镇;1992年与夏庄子乡合并为堡子店镇至今。

1945年解放后属遵化特别区;1953年建镇;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建立马兰峪公社;1984年改建马兰峪镇;1989年营房满族乡并入马兰峪镇至今。

1953年建乡;1945年解放属第四区;1958年属五星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划小,建立平安城公社;1984年改建平安城镇;1992年马各庄乡并入平安城镇至今。

1945年解放属第五区;1953年为西梁子河,前毛庄,东新庄乡;1956年并为东新庄乡;1958年属前进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划小,建立东新庄人民公社;1984年改建为东新庄乡;1987年改建东新庄镇;1989年将原小马坊乡并入东新庄镇至今。

1949年解放属第六区;1953年建新店子乡;1958年属山旗公社;1961年属新店子公社;1984年属新店子乡;1987年改为新店子镇;1992年岳各庄乡并入新店子镇至今。

解放后属第七区,一度划属第十二区;1953年划为大党峪乡、石家庄乡、下马家峪乡、杨家峪乡、白园乡;1956年并属大党峪乡、地北头乡、马家峪乡;1958年并入红星公社;1961年建立党峪公社;1984年改为党峪乡,同年改为党峪镇至今。

1945年解放属第七区;1953年,属枣林庄乡、石家庄乡、地北头乡;1956年,合并为地北头乡;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1961年,设立地北头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改为地北头乡;1992年,撤乡,鲁家峪乡和地北头乡合并,设立地北头镇。

1945年解放属第八区;1953年为姚家峪、莫屯、梁屯、阎家峪、温庄5乡;1956年并为莫屯、周铁庄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建东旧寨公社;1984年复置东旧寨乡;1987年改镇东旧寨镇;1989年将大寨乡并入东旧寨镇至今。

抗站胜利后,属于八区;1953年为佟庄、铁厂、莫屯、板城4乡;1956年并为莫屯乡、范庄乡;1958年并入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化小,建立铁厂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铁厂乡,同年7月改建铁厂镇至今。

1953年,今境域分属桃园、大刘庄、十里铺3乡;1956年,3乡合并为大刘庄乡。

1958年,属长城人民公社。

1961年,建立大刘庄人民公社。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大刘庄乡,辖23个村民委员会。

1987年,撤乡,大刘庄镇更名为苏家洼镇,原隶属关系不变。

1992年,下石河乡并入至今。

抗战胜利后属第十区;1952年建初级社,以组建人命名为王国藩社(不含鸡鸣乡、傅家城乡);1953年属东铺乡、高各庄乡、接官厅乡、阎家屯乡、鸡鸣村乡、傅家城乡;1955年又命名为“建明农林牧从事合作社”(不含鸡鸣乡、傅家城乡);1956年属强庄子乡、西铺乡、鸡鸣村乡(傅家城乡并入);1958年建建明乡,鸡鸣村乡并入;1961年公社划小,分建建明人民公社(驻西铺村)和鸡鸣村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明乡更改为靠山庄镇;1992年鸡鸣村乡并入靠山庄镇;1994年靠山庄镇更名为建明镇至今。

解放后属第三四区;1953年建石门乡;1958年并入五星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规模划小,建石门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石门乡;1985年石门乡改建石门镇;1989年4月小辛庄乡并入,统称石门镇;1992年2月义井铺乡入,成为石门镇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