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8]

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8]

  2019年12月31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根据《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在各地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推荐、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经审查,我局评价认定了第二批3639个国家森林乡村,现予公布。
  寒湖村位于和顺县阳光占乡东北边,属董榆线过境段,区位优势明显。全村100户,总人口322人,其中农业人口316人,非农人口6人,劳动力159人。全村国土总面积12332.9亩,其中农业用地面积785.2亩,园地用地面积163.5亩,林业用地9115亩,牧业用地2.5亩。牛存栏84头,猪存栏120头,鸡存栏330只,粮食总产量15万公斤,人均收入1526元。该村气候寒冷,无霜期95天,这里山大坡广,……[详细]
  乐义村位于和顺县西部,距县城35.5公里,全村53户,151人,劳动力59人,拥有耕地面积333亩,粮食总产量61吨,总收入95.1万元,人均收入2695元,森林面积4586亩,大牲畜存栏150头,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详细]
  阳照村位于镇政府15华里处,全村33户,96口人,劳力20个,耕地面积927.3亩(其中粮田面积486.4亩),牛存栏354头,人均纯收入2700元,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和养牛业。……[详细]
  北庄村,位于介休市南端,距市区10.7公里,属山区丘陵地貌。全村人口290人,69户。现有耕地1150余亩,干果经济林面积950亩,种植品种以核桃为主,核桃的种植一直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60%……[详细]
  六河村位于朱坑乡东南端,距离县城20公里处。由河西凹、六庄两个村民小组组成。人口570余人,耕地2900余亩,主要经济作为以种植苹果与晋谷21号小米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3400元。近年来,六河村将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主抓手,在硬件建设方面实现“三化”:街道想到全部硬化、村内实行绿化、路灯全部亮化;另外,修建村民活动室两处,庙宇一座,硬化村内体育场地,安装了健身器材。1937年—1945年为县政……[详细]
  横坡  距镇政府南8公里,位于县城年15公里,属丘陵山区,村西官沟河,村东河里河。经济以种植、养殖、交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为主,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修桥铺路、电网改造、恢复古迹、兴建文体活动场所。全村15公里的道路全部硬化为水泥路,主干街道全面的绿化、亮化、美化,家家户户安装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农户修建安装使用沼气,先后获得“省级园林示范村”和“省级生……[详细]
  南岭底村是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东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728102219。[详细]
  北岗头村位于祁县古县镇南,距离镇中心3公里,北依任村,东临祁任线,交通便利。全村有101户,人口340人,党员20人,村民代表7人。耕地面积1527.4亩,其中园林面积1015亩,粮食作物面积512.4亩。主要产业为酥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2008年以来,村里经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调研,确定了“以增加农户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壮大种植酥梨为重点,以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作保……[详细]
  小店村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阳邑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726203220。[详细]
  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田家渠村地处侯城乡南山区,凤凰山南面,四面环山,环境优美。田家渠行政村共有田家渠、岭南、北崖三个自然村,全村在册人口297人,共100余户。因地处山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以果树种植为主,养殖、劳务输出为辅。近几年来,田家渠村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支部、村委一班人大力开展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田家渠村依托……[详细]
  岳家庄村位于太谷县范村镇东,距省会太原56公里,距全省有名的旅游度假地—梅苑山庄5公里,占地1.58平方公里,人口251,户口100,耕地面积820亩。……[详细]
  现村中人口12354人,人口增长率为1%,总户数354户,现有耕地3232亩,其中退耕还林1500亩。中郝村“潇河人家” 位于榆次东南方向,离市中心2公里,交通便利。“潇河人家”由春来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镇村两级科学规划,精心打造,党政一班人全力配合,全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民参与,“潇河人家”诚邀天下客,回归大自然,饱览田园风光,享受农家欢乐。 “潇河人家”以潇河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为背景,……[详细]
  北田镇张胡村位于榆次城南11公里处,榆长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有农业人口903人,党员40人,耕地面积2759亩,是山西农大农科教试验示范基地、全区首批国家级无公害生产基地,山西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省级生态文明村。近年来,依托温室蔬菜和水果两大支柱产业,投资1000余万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先后展开了农村新的“五覆盖”工程,园林村、安全饮水、万亩温室园区张胡项目区等工程项目的建设,使全村面貌焕……[详细]
  上武村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全村共有205户,696口人,耕地面积955余亩,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上武村党支部、村委会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抓手,积极带领导村民在稳定露天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加大蔬菜大棚建设力度,到目前,全村累计钢架大棚建设300余亩,以形成小有规模的大棚蔬菜设施基地。另外,上武村的主要实施工程有:一、党员活动室及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完成党员活动室建……[详细]
  麻田村位于左权县东南45公里处,居镇政府所在地,地处两省(山西、河北)三县(左权县、黎城县、涉县)交界处,太行山中段西侧,清漳河中下游。山犹百里画廊,水似江南秀色,因此有太行山“小江南”之美称。阳涉铁路、省道沁涉公路傍村而过,交通便利。麻田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辖936户,3479人。现有耕地面积 1494 亩。抗日战争时期,从1940年11月7日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八路军前方总部、0中央北……[详细]
  松树坪村位于县城南11公里,全村106户,315口人,是全县34个中心村之一,也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2009年被评为“省级和谐文明村”。全村现有土地250亩,人均耕地0.8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条件薄弱,依托工业资源发展起来,靠集体经济优势建立起的一个新农村。松树坪村的新农村建设从1996年开始到2006年止,全村68户住宅全部建成,完全具备新农村“十五有”标准。十年多来,村集体累计投资100……[详细]
  泥河村共有347户,962口人,其中党员28人,两委班子共有8人。村里的经济收入主要以开办联系煤矿为主(去年已经关闭)。投资173万元新建的学校,已于2009年11月1日竣工,师生们已迁入新校园;确定的13户危房改造已进行全部完工。而且在去年封冻前全部入住;今年年初开工的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80户居民已迁入新居;以村中河道改造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也已完工。……[详细]
  垴上村位于盂县东部山区,距仙人乡政府约15公里。全村共有101户,348口人,其中党员21名(男18名、女3名)。耕地1022亩,林地65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2560元。全乡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后,垴上村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关于在全县农村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通知》,严格按照市、县、乡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的工作要求组织安排。垴上村全……[详细]
  东庄头村位于太行山脉,紧邻314省道和207国道,东邻河北省,是山西煤炭进入河北的门户,村东头设有煤检站,对进出的煤车进行检查收费。现村有270户人家,958人口,是盂县的人口大村。可耕地1100余亩,人均不到一亩,通国家人平均耕地持平,属于北温带干旱地带,全年干燥少雨,农作物一年一熟,年平均降雨400MM左右,无霜期占全年的1/3。……[详细]
  闫家沟村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距镇政府约1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村294户,780人口,耕地面积103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32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00万元,人均收入7360元。做活产业兴村庄近几年来,闫家沟村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煤炭生产一直是闫家沟村的主导产业。2005年,闫家沟村村支“两委”统筹规划,对村办煤矿进行了全面改制。煤矿改制后,以安全生产为……[详细]
  平坦镇魏家峪村地处阳泉市区西北5公里处,东邻李家庄、汉河沟;西靠大村和阳煤一矿,南依富山和阳煤四矿,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占地面积3.2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1万平方米,建设用地8万平方米。现有人口1800余人,农业人口1050人,非农业人口750人,居住环境良好。有地下(煤矿、硫铁矿)和地面(酒厂、农药厂、肉食品加工厂)五个企业,年总产值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90年代就硬化了村路,……[详细]
  郊里村位于郊区北部,原属燕龛乡管辖,2000年撤乡并镇后归河底镇,全村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余亩,从2005年开始建设新农村,到2009年全村的搬迁工程已基本结束。新村占地面积3万平米,总人口数370人。东邻河底、里龙,西邻盂县,新村的经济收入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详细]
  圣堂村位于平定县城西南20公里处,全村共85户,200人,全村总面积4210亩,其中耕地面积505亩,2012年经济总收入291万元,人均纯收入7443元。……[详细]
  赵家村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321101999。[详细]
  大前村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岔口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321201246。[详细]
  常平村概况常平村位于壶关县东北部,距长治市13公里,全村2180口人,面积4平方公里,紧依两条跨省公路,自备铁路专用线同太焦线相连,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常平村改革开放前是壶关县有名的穷村,村民们一年粮食半年完、逢年过节挨饥荒,全村十年没盖一间房,到1978年,人均收入仅57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92年-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党支部村委会为改变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由土……[详细]
  庞庄村位于长子县南陈乡西南7公里处,全村105户,人口368人,耕地面积559亩。庞庄村村民鲍连则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庞庄村妇女主任,在建国前就成为一名0员,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详细]
  强计村位于下良镇东南部25里处,全村共有153户,553口人,耕地面积1078亩;其中支村委干部6人,党员22名。……[详细]
  蟠龙镇石瓮村位于武乡东部山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为打击日本侵略者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八路军太行缝纫社在这里居住,装备在村里库藏。1、自然条件、人口概况:全行政村有七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774口,275户,全行政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460亩,耕地面积2160亩,其中粮田面积1620亩,荒山荒坡5600亩,宜林面积3500亩,劳动力总数343人,党员34名。2、经济和产业发……[详细]
  振兴村概况振兴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雄山南麓,东望上党名胜“天下都城隍”,西临陵川,南壤高平,北依雄山,四面环山,风景怡人。离省道长陵线5公里,距县城35公里。近年来,振兴村支村两委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振兴新区的大力扶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按照“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建设、配套完善”……[详细]
  烟立村是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定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430100211。[详细]
  六泉乡浙水村地处陵川县城东北处,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471户、1230口人、耕地面积2070 余亩。村党支部设5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7名,其中女党员5名,高中文化程度1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36名。共有支村委干部7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5人。……[详细]
  小翻底村是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六泉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524209231。[详细]
  大 车 渠 村 简 介 大车渠村位于晋城市区北7.5公里处,与晋煤集团凤凰山矿相毗邻,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车渠已成为是晋城市宽裕型小康村、省级文明和谐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村共有680户,1700口人,1213亩耕地。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近年来,我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农业稳村、工业强村、三产活村、民营富村……[详细]
  沁河庄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和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6101209。[详细]
  罗曲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昕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0100204。[详细]
  楼底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三多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0200201。[详细]
  刘家庄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三多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0200214。[详细]
  道教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曲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0101201。[详细]
  师家崖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勍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4102216。[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