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16]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16]
2015年10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四部局关于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传统村落名录的要求,为有效保护福建省优秀的乡土建筑和传统民居,促进传统村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的申报认定工作。根据《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办法》,经过调查摸底、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并公示,确定福州市福清市新厝镇江兜村等339个村落(名单见附件)列入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现予以公布。 |
黄田镇金翼村位于闽江中游东北岸、202省道旁,系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林耀华故居所在地,素有“金翼之乡”之称。全村土地面积15838亩,耕地面积3809亩,林地面积12029亩。总人口1655人,共495户,下辖一个少数民族自然村。该村党员48名,其中女党员6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村财收入2.9万元。先后被镇党委评为“2008-2010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和20…… [详细] |
泮洋乡凤竹村位于闽古交界,处于泮洋乡南部,距县城2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共有525户,总人口1975人,是泮洋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该村下辖土猫圪、江坪、洋尾、茶圪、曲斗、梨洋、田螺湾、牛车圪等九个自然村,耕地面积3843亩,山林面积15200亩。2006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详细] |
瑞岩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2102200。 [详细] |
前洋村,位于闽东北戴云山余脉,地域面积6393亩,其中耕地面积1025亩,全村257户,在家1120人,前洋村,北倚雄嶂,南瞩金牌,西临山峡,东指海天。二水汇聚东南,迂延注鳌江,公路从南而出,衔接宁古干线,村落青山秀水之间,村居有置,如群山花盆之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是个文明进步的大东山村。[经济状况]前洋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食用菌和水果生产为辅,食用菌生产主要种植花菇、白木耳等十多类…… [详细] |
平湖镇端上村位于平湖镇东北部,距镇区10公里;辖区总面积20586亩,有耕地面积1658亩,林地面积7300亩;下辖端上、浙山、际顶等3个自然村,有12个村民小组,人口261户1058人,村民代表28名。设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3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党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该村主导产业为种植食用菌、水稻、水果。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食用菌、水稻、水果。2013年村财收…… [详细] |
桃坑行政村,村委会驻桃坑自然村,为革命老区行政建制村。位于周宁县北部,在秀美的灵显山北部盆地之溪畔。东与纯池村接壤,西与林源村交界,北连桃园村,南邻禾溪村。村域面积9.38平方公里。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设立公社,1967年改称大队,1983年成立村委会。现辖桃坑村、中村、钟山洋、外墙边等4个自然村。设10个村民小组,376户,1703多人,其中常住360人,大学文化20人。耕地2712…… [详细] |
常源行政村,村委会驻常源自然村,为革命老区村。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9年改为大队委员会,1981年改为村委会。原辖常源、陈坑2个自然村,现辖常源1个自然村。常源村因地处山坳,且有“石林”故原名石竹坑,后改称“常源”。旧属宁德县管辖,旧称宁德县十八都二图常源境。大林村始祖黄隆公于元朝中叶由江西省(现邵武市和平镇)入宁德霍童,后根据黄鞠公留下的“八句诗”:“骏马登程出外疆,任从隋地立纲常。乔迁异…… [详细] |
陈峭行政村,村委驻陈峭自然村,为革命老区村。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9年改为大队委员会,1981年改为村委会。原辖陈峭、下坪2个自然村,现辖陈峭1个自然村。 陈峭村原名张家峭、陈家峭。该村为张、陈两姓聚居地,后因陈氏人口偏多,更名为“陈峭”。陈峭旧属宁德县管辖,旧称宁德县十八都峭楼中。始祖陈九公于南宋末年自李墩东山村迁居陈峭。 陈峭村位于礼门乡西面,海拔936米,距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东接秋…… [详细] |
川中村为革命老区村,1962年成立大队,1984年为村委会,现辖有川中、坑门里、高路三个自然村。计有23个村民小组,1163户人家,常住人口4480人,主要姓氏为汤姓,通用闽东方言北支咸村霍童地方平话。川中村建于唐朝中后期,距今已历1100多年。村位于咸村镇所在地东南方2.5公里处,海拔85米,面积约9.6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村耕地面积2110亩,林地面积6122亩。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 [详细] |
洋中村为革命老区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大队,1985年改为村委会,现辖洋中、下坎、周坑3个自然村,设17个村民小组,948户,2757人。洋中村居民主要姓氏主村洋中孙氏,下坎阮氏,周坑谢氏,通用闽东方言北支咸村霍童平话。洋中村位置在咸村镇区东南部,海拔107米,气候常年温和湿润。耕地3460亩,林地2200亩,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洋中村辖区现仍遗存着3000年前古闽越人的黄土人文化…… [详细] |
赤岩村,宋初属宁德县关隶镇,咸平三年(1000年)隶属建宁府关隶县(现政和县),明景泰六年(1455年)划归寿宁县政和里七都,民国时期属寿宁县第六区。1955年9月同纯池乡划入周宁县管辖。1956年至1960年,赤岩又改名为周宁县纯池区赤岩管理区,1961年赤岩村成为泗桥公社的行政村,1984年改村委会。现辖赤岩、安将、吴厝坪、墓亭仔、红桥头、上岔头、通洋头等7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560户,…… [详细] |
1961年从纯池公社分出成立红桃洋大队,1981年改为村委会。现辖红阳上村、红阳村2个村,5个村民小组,251户,1056人。大学文化26人,其中博士1人。耕地696亩,林地10186亩。钨矿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植水稻、毛竹、林业、板粟为主。域内拥有2800亩的毛竹林场,年收入40多万元。各种生产资料商店以及日用商店4间,年销售额约26万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00万元。村民以从事农业和…… [详细] |
紫云村由外村、里村、过溪洋、牛楼等4个自然村组成。系老区基点村,位于镇区西南部13公里,海拔1180米。明天启年间(1621~1625年),李标九从李墩前厝迁紫云里村定居。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陈文潘从贡川头迁紫云里村定居。乾隆末年(1795年),郑绪云、绪里兄弟从浦源村迁紫云外村定居。咸丰元年(1851年),廖正从[宁化县水竹垅到紫云里村定居。紫云原妙龄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十七都。民国24年…… [详细] |
楼坪村概貌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楼坪村系宁德市周宁县李墩镇最为偏远的行政村,位于周宁县西部,在风景峻奇、秀丽的“石门山”下,南与屏南接壤,西与政和交界,自古就是“三县”之间往来的重要官道,村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距县城40公里。【村落与村民】村落面积1.9平方公里,形似一个平放的羽毛球拍,辖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平均海拔860米,现全村有人口260户,1660多人,辖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详细] |
蒲洋村,位于黄柏乡西部,距乡所在地7.2公里,海拔572米,共有土地面积7558亩,耕地面积1200亩,林地面积4678亩。下辖8个自然村,分别是蒲洋街道、九斗里、新厝里、游厝里、安后、蒲洋坪、凤港龙、南山,全村共18个村民小组,371户1452人,其中常住人口852人,流动人口600人(长期外出388人,季节性外出212人)。群众主要姓氏有王、江、游、林、杨,农民主要收入是茶叶、太子参、粮食作物…… [详细] |
东源村是东源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仅3公里,风景秀丽,山以仙名,水以龙灵;交通便利,古代属霞、鼎、泰石驿古官道穿村中心而过。所以,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一是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村中保留着古宅、书堂、古牌、古门楼、古井、鱼池、古戏台等;二是东源桥(又名:水浒桥),座落于村尾,为贯木拱廊桥,始建于元至元年即1335年,是古代霞浦三沙港途经柘荣通往浙江的跨省区交通主干道桥梁,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 [详细] |
官安村位于英山乡北部五个行政村中心位置,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接熊状,西邻王社,北靠泰顺章坑,一条简易公路直通浙江排头,是两地间的主要通,南依岭头村,一条4.5米宽17公里的水泥公路通往柘荣城关。全村辖有官安、凤其岗、榴坪仔、洋坪4个自然村,179户748人,6个村民小组,劳力321人,常年外流人口618人,经商务工居多,五保户16户16人,低保户22户38人。该村章姓人口为主,境内有2座古民…… [详细] |
玉山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水门畲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201202。 [详细] |
傅竹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103223。 [详细] |
院边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柏洋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203229。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