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国家园林城镇[2]

国家园林城镇[2]

  创建“国家园林城镇”活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于2007年11月21日提出的。截至2017年10月27日,住建部已先后分六个批次命名了66个国家园林城镇。
  汾阳市辖镇。1958年建贾家庄公社,1984年设乡,1994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4公里。面积58.7平方公里,人口2.6万。307国道过境。辖贾家庄、古庄、西陈家庄、大相、米家庄、古浮图、北廓、古贤、万年青、罗城、小罗城、金井、前庄化、黄寺、后庄化、西雷家堡、曹兴庄、北关园、朝阳坡、籽城坊、新丰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以水泥、焦炭、瓦楞纸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蔬菜、高粱。.……[详细]
  木渎镇地处太湖之滨,灵岩、天平山麓,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园林古镇,吴文化底蕴深厚,名山风光秀丽。全镇面积62.2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8.6万,外来人口超20万,历来是吴中重镇,素有石雕之乡、书法之乡、园林之乡之称,享有“吴中第一镇”的美誉,并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详细]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杨湘乡,1954年改镇,1956年改乡,1958年更名淀东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改镇,1993年更名淀山湖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3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7万。有多条公路通达,主航道有淀山湖、千灯浦、陆泥浦、道褐浦等。辖金湖、淀金、淀山湖、复月、复光、复新、复利、复明、永义、永安、永生、永益、永勤、沈湾、红亮、东梅、榭麓、新和、上洪、马安、钱沙、双桥……[详细]
  梅李镇位于常熟市东北部,东靠上海,南频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距常熟港10公里。镇域面积78.6平方公里,中心镇区面积5.27平方公里,耕地5.79万亩。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8个行政村、3个社区委员会;全镇总人口7.85万人。梅李镇是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百强乡镇、江苏省现代化新型小城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详细]
  中国珍珠之乡——洛阳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南部,与无锡接壤,紧靠312国道、沪宁铁路、新长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锡宜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55.77平方千米,辖25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村民小组402个。户籍人口5.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23人。行政区划3个社区:洛阳 洛东 戴溪,25个行政村:洛阳 洛东 民丰 东尖 阳湖 圻庄 东序 瞿家 小留 友谊 谈家头 虎臣……[详细]
  新塍镇位于嘉兴市秀洲区西北,紧连秀洲新区,西邻桐乡市乌镇,南连桐乡市濮院镇,北接江苏省吴江市,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千年古镇,是嘉兴市卫星镇,秀洲区规模最大的中心城镇之一,是浙江省教育强镇、卫生镇、历史文化名镇、东海明珠文化镇、十大新兴花卉乡镇、嘉兴市文明镇、特色文化镇、外资利用十强镇。全镇区域面积为 133.1 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 4.2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 118118 亩,……[详细]
  八景镇地处高安市东南,东邻丰城市,南连樟树市,地处三市“金三角”中心,赣粤、沪瑞高速公路并网贯穿境内,享“揽三市两江、通十省要衢”之美誉,是江西乡镇第一块釉面砖产生地。镇域面积96.33平方公里,辖区内人口10.6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6万人,周边辐射人口达30余万。集镇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69个自然村。驻地有江西省赣西监狱、江西省八景煤矿、江西省赣西强制戒……[详细]
   竹林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部,处在省会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于1994年撤村建镇,全镇总面积19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4个居委会,15255口人。镇党委下辖17个支部(总支),党员519人。2005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2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53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全镇总资产达14亿元。2001年以来在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评比中均名列……[详细]
   仓头镇位居新安县东北部25公里,距洛阳市区28公里,东邻孟津县与横水镇接壤,西邻正村乡,南与五头镇搭界,北边是著名的“黄河新安万山湖”风景区,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著名的万山湖鹰嘴山风景区,郑三(郑州—三门峡)旅游专线、磁五仓(仓头—五头—磁涧)路、太鹰路贯穿全境。镇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全镇辖21个行政村,2.8万余口人。耕地面积17880亩,林地面积13000余……[详细]
  云台山镇,原名岸上乡,位于修武县城北25千米处,属深山区,与山西交界。太行山南麓。地处北纬35°7′39″-35°28′32″,东经113°8′17″-113°32′3″之间,西临修武县西村乡,东接辉县市,南和修武县七贤镇交界,北与山西省陵川县毗邻,全乡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以杏、桃、李、石榴、柿子、核桃为主的山区经济林1500余亩,退耕还林500……[详细]
  三汇镇位于合川市东部、华蓥山南麓,毗邻北碚、渝北两区,与四川省华蓥市接壤,是全国重点镇、重庆市经济百强镇、中心镇和合川市规划建设中的小城市。全镇幅员面积88.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75亩。镇辖15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2298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达2.1亿吨,石灰石分布32平方公里,富含硫铁矿、白云石;工业经济发达,有大型的国有企业天府一矿、三矿和重煤五处、十处;全镇8……[详细]
  长寿湖镇地处长寿区东北角,位于龙溪河流域中下游的长寿湖畔,距长寿主城区28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长寿湖镇现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111个村民组,幅员面积104.53平方公里,有14605户,现有人口51824人,其中农业人口45306人。长寿湖镇因美丽的长寿湖而得名。辖区长寿湖水面面积3万余亩,占长寿湖水面面积的三分之一。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要将长寿湖风景区建设成为蜚声中……[详细]
  友爱镇属成都市重点镇,东距县城2公里,距成都市区16公里。成灌高速公路、温(江)彭(州)快速通道和郫花公路贯通全境,区位优势较为突出。走马河、江安河夹镇域而过,西汉大儒扬雄(字子云)出生并安葬于此,境内“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全镇幅员面积46.2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12个农业社,2个居委会,人口4.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00人。2005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7……[详细]
  娘子关镇位于平定县东北部45公里处,与河北省井陉县毗邻,扼晋冀两省咽喉,为山西的东大门,是我国万里长城著名雄关之一,称“天下第九关”。镇内山峦起伏、百泉喷涌、雄关巍巍、长城蜿蜒、溶洞瑰奇,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全镇辖24个行政村,面积171.1平方公里,耕地17000亩,其中水浇地5500亩,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详细]
   巴公镇因春秋时期因晋文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而得名。位于泽州县,南接城区,北连高平。太焦铁路、207国道、晋长二级路纵贯南北。辖4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文明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经济该镇持大改革促大开放,走出了一条“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服务现代……[详细]
  薛家镇坐落于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全镇总人口6.03万,流动人口1.5万,行政区域面积37.5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3个行政村。薛家镇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集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原则,经济建设迅速腾飞,城市化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已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国家园……[详细]
  碧溪镇位于泰和县西部、革命圣地井冈山脚下,与遂川、永新、井冈山三县(市)相邻,属三县一市边缘结合部,被誉为泰和的“西大门”。1999年撤乡设镇,行政区域面积159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1个居委会,户数3451户、人口16200余人,劳力7857个。全镇现有耕地31897亩,林地面积19万余亩,其中竹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6%。碧溪土地革命时期为红军游击区,境内现既有万泰遂边区苏维埃政府……[详细]
  南丰镇是张家港市的八个建制镇之一,东临常熟福山,西临 204国道,南临塘桥镇,北临乐余镇,是2003年8月乡镇合并中唯一保留原貌的镇。镇区域总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4.67万,其中城镇占地6.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900多人,下辖10个行政村,一个镇中心社区居委会,享有“苏南钢城”、“机械强镇”、“建材之乡”之美誉,2006年列全国千强镇综合实力评估第88位。该镇的永联村是张家港市唯一的“全国……[详细]
  千灯旧称千墩。据清陈元模著《淞南志》载,昆山县东南36里, 川乡有水曰千墩浦,盖淞江自吴门东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故名千墩。清宣统二年(1910年),易名茜墩,其来历传说有二:一谓文人雅称;一谓因墩上长满茜草之故。1966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名千灯迄今。千灯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8万。她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东……[详细]
  早在元朝时期,菱塘就有回民定居,此地被称作“回回湾”。相传700多年前阿拉伯人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菱塘即有300多回民在此依山傍水生活,世代生息,繁衍了数千子孙,并建设了清真寺,作为本地和邻近县市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现座落在菱塘回民集居地清真村的老清真寺,曾三易其址,但至今保存完好。据历史记载,寺内现存一颗已有300余年的银杏树和近百年的金桂、银桂各一株,还保存着世代相传的大明宣德年号的铜香……[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