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西省各县市区地名由来[2]

山西省各县市区地名由来[2]

  来自位于这片区域的我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云冈】二字可能是对石窟周围的【山冈】的形容与推崇,表示这些【山冈】与【云气】相伴,或有【云间山冈】之意。明代中期→云间山冈→云冈石窟→云冈区,【云冈区】之名便是这么个来历。 [详细]
  辽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县地置大同县,据《大同县志》,因五大唐大同军,军取义大同川;2018年2月改现名,因古地名云州命名。 [详细]
  汉置高柳县,后为恒州高柳郡,领高柳、安阳二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筑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谐名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又置阳和通判。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为阳高县名之始。 [详细]
  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唐置天城军,辽、金、元相继为天成县,明初(1368年)改立天成卫;洪熙元年(1425年)兼置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镇虏二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镇县。 [详细]
  战国时为平舒邑,属赵国。秦属代郡。西汉始置平舒县,隶属幽州代郡。辽统和十三年(995年)置广灵县,因县西15公里处有广灵泉而得名。 [详细]
  灵丘之名,战国时就已出现,以赵武灵王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设置灵丘县,属幽州代郡。东汉属中山国,后废。北魏复置灵丘郡,属司州。 [详细]
  西汉置崞县、平舒二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两县合并为崞县,属恒山郡。东汉建武年间,废崞县,置常山关(常山即恒山,因避文帝刘恒讳改名)。三国时,曹魏复置崞县。北魏置崞山县,隶司州,为京畿内地。唐初为云州属地,后析置浑源县,因地处浑河之源而得名。 [详细]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镇朔卫。永乐七年(1409年)改名左卫。正统十四年(1449年)把长城外的云川卫并入,称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设县,称左云县。 [详细]
  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脉西侧。相传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常年涌漾,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 [详细]
  1952年置第一区,1956年改站上区,因阳泉市火车站得名,1957年与荫营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改置站上公社,1963年复改站上区,1969年更名为城区。 [详细]
  1980年,由过去阳泉矿务局政企合一建置改为行政建置,成为矿区。 [详细]
  1952年置第二区,1956年改荫营区,1957年与站上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平定县、郊区合并仍称阳泉市郊区,1961年,撤销阳泉市郊区,设市直人民公社,1963年恢复荫营区,1969年改称阳泉市郊区。 [详细]
  西汉置上艾县,北魏曾改称石艾县,唐天宝元年(724年)更名广阳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此建平定军;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清光绪版《平定州志》记载:“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置平定军,属镇州。”以“平定”名之,寓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见《诗经·大雅·江汉》)之意。 [详细]
  春秋时期白狄人建立仇犹国,战国初期被晋国智伯(荀瑶)所灭,并于其址置原仇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更名为盂县,因县城四周高、中间低,其状如盂,故名。明代山西提学沈钟在《题盂城》诗中,曾用“三里孤城四面山”描写盂城地貌。 [详细]
  古称上党,据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战国时韩首置上党郡,南北朝改为潞州,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称潞安府,并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由此而得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