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沟镇是三晋闻名的古城镇,是我县仅次于县城的第二大镇,曾于金大定年间置县,一九五二年与清源县合并为清徐县。现镇域总面积83.85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人口4.1万人;镇区由七个街坊组成,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 镇区距省会太原35公里,省级主要交通干线大运路、徐太路、清榆路,小杨路与城区沟通,南北贯穿,东西畅通,交通便利。 悠久的历史给徐沟留下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及众多的名……。 |
东于镇位于清徐县城西南部,北邻古交,西靠交城县,东北宽约9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占地面积96平方公里,由北而南是山区、边山、平川分布,距省城太原44公里,距清徐县城仅8公里。全镇下设24个行政村,人口总数30000余人,耕地面积22540亩,其中葡果面积14540亩,蔬菜面积8000亩。 东于镇山川并茂,地貌独特,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山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贮煤区域达60平方公里,探明煤贮量达3……。 |
娄烦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建娄烦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娄烦、旧娄烦、官庄、姚罗、新城北、西果园、范家村、任家沟、大夫庄、蔡阳庄、前黑山、后黑山、新良庄、三元村、尹家窑、娄家庄、童子崖、河家庄、旧城北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作物有土豆、谷子。.……。 |
河口镇位于古交市东北方向,镇政府驻河口村,该村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新建商业一条街已起动,有较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新扩建的河口镇,国土面积198.47平方公里,管辖河口、火山、河下、寨上、磨石、耿家庄、等时辰、沙岩、沟底、艾岩、曹坪、石当河、乔家山、大坡、水头、韦圪垛、大汶上、南峪、后沟、温家山、小洼、胡市局、红崖头、大南坪、大港、小南坪、六家河、崖头、院家峁、吾儿峁、马連嘴、南社、大山、陈家山、神堂……。 |
镇城底镇位于古交市正西方向,镇政府驻镇城底居委会,国土面积49.66平方公里,管辖长足上、上雁门、下雁门、成家曲、独兰、山头、赤泥岩、阴家沟、西岩、八字山、佛罗汉、台盘12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镇城底1个居委会。总人口10130人,其中镇政府所在地镇城底居委会常住人口4102人。199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276.4万元,财政收入342.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9.04元。……。 |
马兰镇位于古交市西南,镇政府驻武家庄居委会,国土面积114.55平方公里,管辖康庄、姬家庄、南龙沟、十字岩、武家坡、西沟、北社、下石沟、南家山、营立、七佛沟、康家梁、孙家圪垛、白草塔14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武家庄、平安路、昌盛、永兴路、利民路、育英路、西塔路、马兰8个居委会。总人口18607人,其中镇政府所在地武家庄常住人口6643人。199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3056万元,财政收入351.3……。 |
传该地只有一店,原名孤店儿,后谐音名古店。明正德《大同府志》卷2土堡载:大同后卫有孤店堡,为古店最早的文字记载。明代在此置关,名孤店关。《读史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孤店关在府东北,成化十九年(1483),王越出孤店关,至猫儿庄,袭敌于威宁海子,是也”。后谐音为古店。1953年分属大同市第一区、大同县,1954年分属大同市郊区、大仁县,1958年设飞跃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为古店人民公社,196……。 |
大同市新荣区辖镇。区府驻地。1958年建新荣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中部,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1.6万。通公路。辖安乐庄、鲁家沟、畔沟、小官窑、王堂窑、李大头窑、新荣、光明、兴胜村、前井沟、后井沟、张布袋沟、庞家窑、下甘沟、上甘沟、里场沟、外场沟、总高墩、辛窑1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葫麻、谷子、马铃薯。.……。 |
2021年阳高县撤销北徐屯乡,整建制并入龙泉镇。以原北徐屯乡和原龙泉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泉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云门街120号。龙泉镇是阳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距煤都大同50公里,东至首都北京300公里。大张公路、神丰公路、京包铁路穿境而过,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龙泉镇是全县的蔬菜大镇,其中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占全县的一半以上。目前,全镇日光温室累计达到3300栋,移动大棚2400栋,每……。 |
2021年天镇县撤销南河堡乡,整建制并入玉泉镇。以原南河堡乡和玉泉镇的行政区域为玉泉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县城东大街。玉泉镇是县政府所在乡镇。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张同公路横穿东西,天走公路纵贯南北。该镇传统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围绕发展城郊经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矿产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和蔬菜、菊花、林草、苗木、奶牛园区、农贸市场六大基地。……。 |
壶泉镇地处壶流河西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工、贸、商、企多业并举的乡镇。全镇国土面积79.1平方公里,有27个行政村,32个党支部,农业人口28238人,8406户,耕地面积46601.99亩,其中水浇地26731.19亩;旱地19870.8亩,配套机深井49眼;2005年人均收入2826元;全镇有学校29所,其中小学27所,初中2所。乡镇企业3家,民营企业6家。农业生……。 |
2021年灵丘县撤销史庄乡,整建制并入武灵镇。以原史庄乡和原武灵镇的行政区域为武灵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古城社区。武灵镇是由原城关镇、高家庄乡和唐之洼乡撤并而成,因战国时赵武灵王葬于此地而得名,南望太白与红石塄相连,南望太白山与红石塄相连,北靠虎头寨与石家田乡、史庄乡接壤,西挨东河南镇,东与落水河相邻。京源铁路、大涞公路贯穿东西,天走公路连通南北,唐河由西到东流经全境。境内最高海拔太白山233……。 |
因位于鼓楼北巷的永安寺而得名。明《大同府志》卷4《寺观》载:永安寺在州治东北,元建。”据《大永安禅寺铭》记载,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火焚,元代永安军节度使高定捐资重修,延祐二年(1315)建正宗殿,明、清均有修建、现存建筑为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天王殿、传法宗殿、铁佛殿(已毁)。东西两侧建垛殿、配殿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构,殿内现存明联画约169.45平方米。1946年设浑源市,后改为城关区。1……。 |
因位于县城西,旧名为西茶坊,后发展为小集镇,改名西坊城。明正德《大同府志》卷2《土堡》载:浑源州有西坊城堡,这是西坊城最早的文字记载。清乾隆《大同府志》卷2《疆域》:浑源州治西四十里有西坊城村。1945年解放后,设西坊城、圪坨等乡,隶属三区。1958年区内12个乡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西当乡的乡级社联合成立西坊城人民公社。1984年9月15日,政社分设,改为西坊城镇,沿用至今。浑源县辖镇。1958年建……。 |
荫营镇地处太行山西麓刘备山下,距山西省阳泉市北6公里处,李荫路、义白路和207、307国道贯通全镇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地里位置优越。镇辖38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总面积111.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总人口7.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近4万人。荫营镇作为郊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和小城镇建设等各项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建镇后,紧紧依托丰富……。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