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四川省各市州县区地名由来[12]

四川省各市州县区地名由来[12]

  阿坝县为藏名的译音,走音甚大,对“阿坝”名的由来和含义说法多样,但执以下解释者居多。在藏族知识界、宗教界和原上层人士中认为:“阿坝”一名形成于1200年以上的时间。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以武力进攻松潘向唐求婚,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从土蕃腹地阿里一带迁民至本地并居住下来繁衍生息。他们自称“阿里娃”。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娃”的简称“阿娃”(喻指阿里人开发的地区)被作为本地地名使用,汉译即为“阿坝”。 [详细]
  来自一个西藏派来的大管家的名字。管家名叫若耿,方言译写作若尔盖。一说用若尔盖部族为名。 [详细]
  1960年,周恩来总理为红原县命名,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详细]
  甘孜,藏语为“洁白美丽”。据清康熙元年(1662),五世达赖派弟子霍:曲吉﹒昂翁彭错到霍尔地区建十三座黄教寺庙,其第一座寺庙——甘孜寺就建在有白色石头的地基上,得名。 [详细]
  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 [详细]
   清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奏准在大渡河的安乐修建铁索桥,桥建成后康熙赐名为“泸定”,“泸”指河(修桥奏折中误将此河称为泸水),“定”表示平定“西泸”之乱后泸水一带已安定。置县时便以桥为县名。 [详细]
  清末置县,取三土司(丹东、巴底、巴旺)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丹巴,藏语称为“绒米章谷”,意为岩头上的农区。 [详细]
  因县境九龙山得名。"九龙"为黎语汉译,义为"槟榔"。 [详细]
  雅江,藏语名为“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建制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 [详细]
  道孚昔称“道坞”,藏语译意为“马驹”,县名依地形而定,县城地形如马,故名。 [详细]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制屯时因炉(打箭炉)至霍尔为入藏要道,两地名中各一字命名“炉霍”。 [详细]
  以甘孜寺而名,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 [详细]
  新龙历史悠久,古称“瞻对”。1951年以县城地形如龙头,藏语昔称“主母龙”,后改称“主沙主”,意为新龙,赋“龙获新生”之意,故更名新龙县。 [详细]
  “德格”,藏语意为“四部为十善”,为元代初帝师八思巴赐以德格家族萨迦名僧四郎仁清的个人名誉称号,此后依次演变为德格土司家族族号,土司辖区地名称谓,以致县名。 [详细]
  白玉系藏语译音,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一说因县城驻地的地形呈吉祥的图案而得名;二说因“婢药”部落对音“白玉”而得名,白玉之名源于隋代。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