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市州县区地名由来[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市州县区地名由来[7]

  “巩留”是建县时拟取的名称,似因巩乃斯河而得名。据民国年间《巩留县志》手抄本所载,巩留县当时辖地广阔,故取“巩吉斯、特克斯塔留”前后二字而命“巩留”,有“巩固长留”之意。哈萨克语作“托古斯塔绕”(意为“九条支流”,寓意众多的河支流),蒙古语、维吾尔语则作“托古斯塔拉”。 [详细]
  县名因处巩乃斯河上游,另取“新源”,为新开垦的草原或新开拓的原野之意。哈萨克语称巩乃斯,“向阳”之意(据考证为突厥语,后来被蒙语、哈萨克语演变而得)。 [详细]
  昭苏历史悠久。历史上的昭苏县,也叫“特克斯”,曾是乌孙故里。境内的“冰梯”夏塔古道、木扎尔特隘口,一直是伊犁通往南疆的最近的交通孔道。1760年,蒙古人被编成厄鲁特营左翼守卫昭苏,分为六个“苏木”,即六个佐领,所以昭苏又叫“六苏木”。1889年,圣佑庙建成,哈萨克语因之称昭苏为“蒙古库热”,汉语则叫“喇嘛昭”,都是“蒙古庙宇”的意思。1938年,改设治局,取《礼记•系记》“蛰虫昭苏”的“苏醒恢复生机”之意,命名为“昭苏”。另一说认为,“昭苏”是取了“喇嘛昭“的“昭”字与“六苏木”的“苏”字,合并而成。 [详细]
  “特克斯”,一说是突厥语,意为“野山羊”或“阴面、阴坡”之意;二说系蒙古语“特克协”之音变,意为平原旷野溪流纵横之意。 [详细]
  尼勒克,系蒙古语,意为“婴儿”。 [详细]
  塔城之名,来自塔尔巴哈台山。塔城即塔尔巴哈台城的简称。“塔尔巴哈台”是蒙古语,意为“旱獭”,因地多獭得名。 [详细]
  塔城之名,来自塔尔巴哈台山。塔城即塔尔巴哈台城的简称。“塔尔巴哈台”是蒙古语,意为“旱獭”,因地多獭得名。 [详细]
  曾为蒙古和硕特部落之领地,蒙古语“库尔喀拉乌苏”,为“雪地黑水”之意,乌苏,为蒙古语水。乌苏以前的全称叫“库拉哈日乌苏”,蒙古语“冰冻之地的黑水”之意。与隔壁的奎屯“冷城”遥相呼应。 [详细]
  沙湾县汉代时为乌贪訾离国地,隋唐时属西突厥;中唐时期内附于唐,由北庭都护府管辖;宋元属回鹘地,明属蒙古族卫拉特,清乾隆年间属绥来县。1915年析出建制设沙湾县,县府初驻小拐。此地貌景观沙丘多,玛纳斯河流蜿蜒曲折,故设县名为沙湾。 [详细]
  因额敏河得名。“额敏”为“叶密里”、“也木勒”同音译写,蒙古语意为马鞍,也有译成四方城。 [详细]
  托里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镜泉”。因城中有一旺泉,泉水清洌甘美,远望犹如明镜,故而得名。很显然是“镜子”的意思。 [详细]
  原名察汗托海,蒙语白杨树多之意,“裕民”为汉语名称,蒙古语称“察汗托海”,县因河名。1939年析塔城县南部地置察汗托海设治局。1942年置裕民县,先后隶塔城专区、塔城地区。 [详细]
  和布克塞尔因和布克河、赛尔山(萨吾尔山)而得名。“和布克”系蒙语,其为“梅花鹿”;“赛尔”系马背的意思,山形似马背。 [详细]
  也译作“阿尔泰”,突厥语“金子”的意思。 [详细]
105、阿勒泰市 [新疆阿勒泰地区] 突厥语“金子”的意思。
  阿勒泰市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北与布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县交界,东北与蒙古国接壤,周边有红山嘴、塔克什肯、吉木乃和阿黑吐拜克四个口岸,边境线长92.1公里,市境南北长146公里,东西宽84公里,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20年,完成生产总值99.92亿元,同比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3亿元,同比下降36.2%;地方固定资产投资42……[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