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沭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沭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沭阳县 [江苏省宿迁市] 因地处沭水之北而得名。
  沭阳,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沭阳县总面积2297平方千米。古有厚镇、渠头、刘庄口等镇,惜毁于兵火。明清增至36个镇。民国期间,裁镇设9市1乡,后改为10区162乡镇,大小集镇星罗棋布。新中国成立后,区乡屡有更动,至20世纪80年代相对稳定,计35个乡镇(场),另有10多个集市。186.45万人口,是全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邮编:223600,代码:321322,区号:0527。拼音:Shuya……[详细]
  沭阳驻地沭城,在新沂河南岸。南朝梁(503~556年)后历为县治地。城建于古沭河北岸,故名沭阳,简称沭城。 [详细]
3、南湖街道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因南湖公园得名。
  南湖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10.3万人,管理7个居委会和良种场;以原沭城镇五里、叶庄、新南、前巷、湾河、刘洪、项荡7个居委会区域设立南湖街道办事处,并将良种场划归南湖街道办事处管辖,街道办事处驻学院路20号;……[详细]
  因北宋沈括任沭阳主簿。根据沈括先生的《梦溪笔谈》而得名。 [详细]
  十字街道清以前称为十字桥、十字街。清咸丰年间耿姓修桥,因横河竖桥,取名十字桥,后成立十字街道。 [详细]
6、章集街道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相传清代章姓在此兴集而得名。
  章集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管理11个居委会;以原沭城镇章集、任码、长兴、老戚庄、跃进、张刘、葛老、小穆庄、大沈庄、武河、何杨11个居委会区域设立章集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章集居委会店东路1号;……[详细]
  原镇政府所在地——官田,相传是明代朝廷官员土地,因不纳赋税故称官田。清朝中叶曾建镇,称“东流镇”,解放后原名官田乡,为纪念七位英烈忠魂而改名七雄。 [详细]
  传说,唐朝末年,唐高祖李渊在陇西(今甘肃陇西一带)有一支后人,因战乱逃荒流落到沭阳西南方向,看到一大片无人居住长满茅草的高地,就在那里搭建起简易的棚舍安家住下来,后来这支陇西人把这块长满茅草的荒凉高地称之为沭阳西南岗。李渊这支流浪到沭阳西南的后人,后来人丁兴旺,就把李渊之后安家居住之地叫陇集。陇集,即甘肃陇西人聚集之地的意思。 [详细]
  胡集原名半边店,清朝翰林编修胡简敬受奸臣所害充军路过此地,因天热口干,坐在半边店旁独树桩下卖茶老太太的茶棚中纳凉,卖茶老太太看他口渴就赠茶给胡简敬喝。不久,胡简敬得以平反,官复原职,为了报答感谢老太太的恩情,就把半边店买了下来,建成庄园,并逐渐形成集贸地。胡简敬死后,半边店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半边店改为胡集。 [详细]
  钱集原是湖畔村落,相传元末年间即有人在此劳作、繁衍生息。康熙42年(1703年),由奉政大夫钱镦发起兴集,故名“水旱码头钱家集”,后称钱集。 [详细]
  隋末唐初名将程咬金、罗成曾在此交战,构筑沟塘工事用以拒敌,后人为纪念开国功臣兴唐之功,遂把此处起名为“唐沟”,后演变为塘沟。 [详细]
  马厂历史悠久,宋代前为硕项湖的冲积淤地。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骑兵部队南征得胜,班师休整途中见此地草肥水甜,气候宜人,遂养兵憩马于此,人们见马多而称之为“马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后人们习惯称“马场”为马厂。 [详细]
  沂涛,原名太平。1965年,为了纪念革命烈士朱沂涛,更名为沂涛。

[详细]

  《汉书》地理志载:东海郡属徐州,三国时为魏地,五代时庙宇众多,僧侣聚居,其中以“天齐庙”居首,故名庙头。 [详细]
  汉朝大将韩信曾于此练兵习武,韩山由此得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