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析延庆镇设立百泉街道. [详细] |
2009年10月析延庆镇7.45平方公里,设立香水园街道。 [详细] |
儒林街道因境内的儒林苑小区而得名。 [详细] |
元朝时仁宗生于此地,故名龙庆 。明朝初,改名隆庆 。明朝隆庆元年为避穆宗年号遂改名“延庆”。 [详细] |
康庄镇因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赵、董、马、康四家来此落户,康姓家族最大,故名康家新庄,民国六年(1917年)更名康庄。 [详细] |
因境内军都山主要山峰八达岭而得名。明代《长安客话》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一说由由“八大岭”谐音而得名。因这一带山峦层叠,地势险峻,据说所建的长城在这里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大的山岭,当年兴建这段长城很艰难,工期迟迟完不成,曾先后有八个监工为其而死。最后通过仙人的点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带笼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才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山上。所以人们就把这段长城称为“八大岭长城”,后来地名就谐音成“八达岭”。另说由“巴达岭”谐音而得名。相传元代有一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到此,见这里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巴达岭”,后讹传为“八达岭”。 [详细] |
因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复置隆庆州时建县,名永宁,“取《书》其宁惟永之意”,故得名。 [详细] |
公元10世纪,旧县地区设儒州,并以缙阳山为名设缙山县,为儒州治。缙山县存在了400多年,“旧县”之名即由此而来。 [详细] |
因张姓居民最早依山建村而得名张山村。后来,李自成进北京,从河北到张山营一共住着8营兵马,营字由此而来。 [详细] |
元代,四海镇地区建起了石灰窑、冶炼厂,有四水合流,故得名“四合冶”。元帝曾几次赏冶铁于此。因冶炼规模扩大,人数不断增加,有位来自南方的风水先生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四合冶’改为‘四海冶’吧”。故得名。 [详细] |
千家店镇因当地原有一户姓钱的人家在此开店,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人称“钱家店”,谐音得名千家店。 [详细] |
因政府驻地原为沈家营村而得名。 [详细] |
据记载因村东曾有一棵大榆树(据传可5人合抱,现已无存)而得名,嘉靖十六年(公元1573年)加筑围墙垛口,称大榆树堡,后简称今名。 [详细] |
井庄镇是延庆县辖镇,位于县域中南部,距县城5公里。东与大-庄科乡为邻,北与永宁镇相连,西与大榆树镇临。南与昌平区接壤。镇域面积125.7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4346户,11943人,耕地面积2.8万亩,山场面积11万亩。全镇地处延庆盆地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依妫水河,由北向南是平原、半山区、山区。110国道和永西路穿越井庄镇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井庄镇为典型的山区内镇……[详细] |
其名称来源于“大庄窠”。窠,原指鸟兽昆虫的窝,亦指最初来此采收山货、种地的庄稼人搭建的窝棚。后来逐渐形成村落,俗名亦称“大庄户”。后因书写地名,窠字不雅,故改作“科”。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