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内蒙古 > 包头市

内蒙古包头市概况

[移动版]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包头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国家、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与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共同构成内蒙古最具发展活力的优势区域。

文明和谐城市。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设九原县,秦设九原郡,西汉改称五原郡。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沉淀了厚重的草原文明。随着城市发展,草原风情和工业文明交相辉映,展现了草原钢城、休闲之都的独特风采。2005年首批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现代工业城市。伴随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而逐步发展壮大的一座工业城市,拥有内蒙古最大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和稀土加工企业,是国家和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新型煤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是全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和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

科技创新城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万多人,国家及自治区研发机构64家,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个。世界最大的3.6万吨垂直挤压机、世界首套-制低碳烯烃装备、360吨电动轮矿用车、百米高速重轨、第四代核能系统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等一批科技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家首批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

生态宜居城市。黄河流经境内220公里,正在建设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城市规划疏朗大气,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形成了“一市两城、三个组团、带状布局”的城市形态,构建了“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组团隔离、绿网相连”的城市构架,彰显了“依山傍水、生态环保”的特色魅力。

包头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包头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包头先后荣获2018年度“中国天气蓝天之城”、2020年度“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宜居宜游)”等荣誉称号。2019年以来,包头市每年借助CCTV《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栏目宣传城市名片,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扩大了包头天气预报传播覆盖面,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擦亮了包头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名片,为高质量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增添新动能。

2023年,铆足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决心和干劲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包头答卷

一、树立“两新”导向,“进”的态势更为强劲

全力扩投资:621个重大项目竣工310个,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74个。包银高铁(包头段)、包西高铁(包鄂段)加快推进,国道110线北绕城公路全线通车,建成5G基站6031座,获评国家“双千兆试点城市”。

全力稳企业:全年减免税费32.7亿元,解决用工2.87万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2.8%。

全力促消费:“金秋消费季”等700场大型促销活动拉动消费70.7亿元,引进首店、旗舰店31家,创新推出“街头演唱会”“博物馆之夜”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品牌活动。

二、强化创新引领,“新”的动能加快形成

存量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占比分别达到40.5%和6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保持全区第一。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6家、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77家。

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自治区以上创新平台71家。

实施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3项。

设立“包头科技创新日”,开展第二届“包头创新发展奖”评选活动,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百强城市。

三、优化产业结构,“聚”的优势更加凸显

战新产业加速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8%和9.6%。新增新能源并网170万千瓦,装机容量占比突破40%。

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加快:实施工业技术类改造、数字化项目353个,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户、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80户,连续两年获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城市。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获评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骑士乳业成为北交所乳业第一股,天和磁材、英思特稀磁通过上市审核。推出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八项举措,“1+4”马拉松、马术系列赛等活动火热出圈。举办应急装备展等大型展会10场。

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新建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设施农业2.1万亩,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丰”。奶产量增长14%,肉类产量增长7.2%。

四、深化改革开放,“闯”的红利加速释放

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全面完成,营业收入增长27.5%。财政“大资产”管理改革入选“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深入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万户、增长39.6%。荣获“2023全国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评全国品质跃升典范和服务优化典范奖。满都拉口岸过货量突破500万吨,航空口岸实现对外开放。

五、完善城市功能,“美”的颜值接续彰显

编制完成《包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实施路网改造工程30项,打通断头路30条,建成公共充电桩5077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0.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2万户,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376套,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新改建农村公路340公里、卫生户厕4183个。

六、改善生态环境,“绿”的底色不断厚植

草原植被盖度、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5.1%和18.8%。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和4条主要入黄支流水质首次实现全面消劣。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4%。入选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城市和全国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挂牌成立,发放全区首笔“林草碳票贷”,推出7项林草碳汇地方标准,开展碳汇跨区域交易和区域补偿,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七、保障改善民生,“惠”的力度持续加大

全力打造教育高地: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22所,分别新增学位2710个、10080个。建成各类别教育发展集团21个,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3所、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学校5所。高校毕业生留包率提高5.6个百分点。

全力打造医疗高地:包医二附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包医一附院干细胞研究所、包钢医院-中心填补全区空白。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入选全国“省级健康城市样板市”。

全力打造文化高地:创新推出“图书馆音乐会”“音乐巴士”等活动,建成文化惠民超市20个、“群星小舞台”20个,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500多场,歌剧《双翼神马》荣获全国优秀剧目奖。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4%。全市养老保险扩面新增5.2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882元和661元,救助困难群众4.1万人。获批全国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新增城乡养老服务中心22个、家庭养老床位1311张,6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4小时警局”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品案例,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忠诚为政,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为民施政,坚持务实勤政,坚持廉洁从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包头答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