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内蒙古 > 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历史沿革

[移动版]

先秦时期据考古发现,在呼和浩特市东郊发现了7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遗址,该遗址证明了呼和浩特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34]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该地区出现林胡和楼烦等部族。

战国末期,匈奴族迅速发展,进入鄂尔多斯高原,收服林胡和楼烦等部族。

赵武灵王元年至二十八年(公元前325至前298年),赵武灵王改革军制,向北开拓疆土,在该地区设置云中郡(托克托县境、大青山以南平原地区)。

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将李信率兵攻打赵国,占领云中郡。

呼和浩特市和托克托县地区为秦国所占有。

[35]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秦王朝建立以后,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仍袭用云中郡(托克托县古城村、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和伊克昭盟东南部地区)。

[35]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汉朝沿用秦制,亦称该地区为云中郡,后将云中郡南部划归定襄郡。

公元前125年(汉武帝元朔四年),匈奴3万余骑兵攻入代郡、定襄郡,杀戮并俘获上千余人。

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5年),汉将卫青带领10万余骑兵出定襄郡攻打匈奴,斩杀俘获万余名匈奴人。

[32][35]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秦王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其中设置有云中郡、定襄郡,并在云中郡设置属国,用来安置附汉的匈奴人。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入汉求亲,汉元帝将王昭君嫁于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携王昭君同归漠北,史称昭君出塞。

此后60余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百姓无干戈之役。

[35]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后将敕勒族安置在阴山地区平原驻牧,这里始称敕勒川。

[3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令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渠灌溉(“六镇”“云中”绝大部分地区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境内,包括西至河套平原、东至兴和县的黄河两岸及阴山南北地区)。

[35]隋唐至宋元时期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王朝改北周政权所设的水丰镇为丰州(今乌加河河套地区),改肆州为代州(今兴和县等地区),又设云州总管府(今呼和浩特平原及伊克昭盟东北部地区)。

[35]唐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

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

[50]公元707年,唐朝为防止突厥南侵,在阴山以南又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作为屯兵驻守的军事要塞。

东受降城遗址在今托县山梁台地,城内设置振武军。

[52]公元947年,辽国建立,设此地为丰州,同时,为防御来自西边党项族的侵袭,还沿袭唐和五代的遗规,在辖区内的州治之间分别建立军镇,[50][53]在丰州城驻西南路招讨司,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均为其所辖,成为辽西南的军事重镇,丰州境内的为应天军,后改为天德军。

从此,敕勒川、白道川又有丰州滩之称。

[52][53]公元1115年,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归西京路管辖,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升丰州为天德总管府,因此丰州又被称作天德,置西南招讨司,由天德尹兼任。

当时丰州居民约22000余户,10万人左右,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51][53]公元1279年,元朝建立后,沿用金代的建置,呼和浩特仍称丰州,隶属中书省大同路管辖。

当时的丰州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经济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畜牧业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都非常发达。

此外,丰州地处交通枢纽,既是通往漠北的重要驿站,又是中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城市繁荣。

[53]明清时期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当时呼和浩特属晋王辖区,为东胜卫所在地。

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河套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

随着土默特部落在这里的兴起,丰州滩演变成了土默川。

[51]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明蒙双方达成互通关市停止战争的协议,结束了明蒙长期以来的战争局面,人民暂时得以安居乐业。

[53]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该地区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

明朝赐名为“归化”。

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54]清初,三娘子城焚毁。

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

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

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

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

[54]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对呼和浩特地区的政权建置,沿袭了清代厅旗并存制度,对各族人民进行分而治之,将原有的归绥道改为归绥观察使,把道辖的12个厅改做了县,各厅的同知、通判一律称作知事。

民国二年(1913年)设置绥远特别行政区,与山西分治,并将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直属行政区管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

[53]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是年10月归绥沦陷,日本侵略军在归绥拼凑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扶植德穆楚克栋鲁普、李守信任联合政府正副主席,并将归绥市改称厚和豪特市。

[5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绥远地区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后隶属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进行民族革命战争,对归绥城形成包围之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中国晋绥军区部队曾攻入归绥城内,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仍作为绥远省省会。

[53]1949年9月19日,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部起义,绥远省及省会归绥获得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归绥。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

1954年2月,根据绥远省人民代表会议的建议,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绥远省建置撤销,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同年4月25日,废除了“归绥”这个带有民族歧视和封建统治意味的名称,恢复了呼和浩特这一名称,并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