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黄南州 > 同仁市 > 保安镇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保安镇历史沿革

[移动版]

古代,是西羌居住地。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赵充国在湟水流域威服定羌,保安一带置河关县,并在此置军屯垦,其后历代设官建治。

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蕃攻吐谷浑后,尤其在开元、天宝年间,战端屡起。

唐在陇右节度使下,在热州、廓州境内广置军城,保安亦成为第一线军事要塞。

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哥舒翰派兵攻占雕窠城(今保安铁城山)于其地设振武军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唐军东撤,陇右空虚,吐蕃乘势东进,尽占青海各地同仁一代,为吐蕃移民屯戍之地。

宋时,属哺厮啰政权(从十一世纪初到十二世纪初)管辖,由亚陇觉阿五系的一支扎实庸咙部占据和管理。

13世纪20年代后,蒙古军攻占青海地区,继而统一青海高原,这里属元朝设在河州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管辖,保安一代设有必里万户府。

元时,保安雕窠城上的部队,受积石州元帅府达鲁花赤(镇守官)撒鲁尔部首领统管,执行“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任务。

明代,驻军仍驻扎在铁成山上的雕窠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但交通不便;明万历二年(1574年),由屯首王廷义组织四屯五寨的屯民,在铁城山上保护保安城。

城墙周长684丈,东西两面墙各长224丈。

南北两面墙各长118丈。

开有南、北两城门,建有城门楼和城墙楼,城墙四角有碉楼。

至今遗存有铁城山、保安都司衙门、药王庙、关帝庙、明清驻军营房、王化行进士府、烽火台等古建筑,尚存的城垣虽为夯土,但依然坚实牢固如初。

从元末明初,隆务河中游谷地统称为保安,专建有保安城堡,直至1929年(民国十八年)同仁县成立。

2002年,与麻巴乡合并,称保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