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庄村总面积1367亩,210户,586人,耕地1140亩,人均2亩,有深井5眼,村两委班子5人,其中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有党员21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设施瓜菜。2016年建成美丽乡村,新建两委办公室5间200平米,文化活动室3间80多平米,卫生室3间60平米,文化广场两处2600平米,健身器材38件,篮球架1套,乒乓球台1个,广播器材一套,办公用品一套,村内外硬化……。 |
据李氏谱书记载:李姓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东即墨县迁此建村,取名李庄。后为有别于前李庄,称后李庄。后李庄村行政区域面积为112公顷,户籍人口498人,其中流动人口3人。现有党员26人,其中党支部3人,村“两委”班子3人。……。 |
蔚县吉家庄后李庄村位于吉家庄镇正北20公里,户籍人口64户,145人,常住人口52人,其中党员24人,两委班子成员4人,耕地面积870亩,全部为旱地,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
后李庄村位于油召乡政府驻地南偏西6公里,乡道平范线从村东穿过。全村共143户,702口人,明永乐年间,因位于北李庄以北,故改称后李庄,沿用至今。 ……。 |
清嘉庆年间,李姓大户在此建村,分为前后两村,在后,故名。1948年属新蔡县三区(陈店)。1951年属新蔡县四区(余店)。1956年3月属余店中心乡。1958年8月成立后李庄生产大队,属跃进人民公社。1960年属余店人民公社。1983年设后李庄村民委员会,属余店乡。2011年属余店镇。后李庄村……。 |
后李庄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721213213。 |
明弘治年间,李姓自山东枣林庄一带迁此定居,因邻村有个李庄,为避免重名,故命村名为前李庄。清初,部分村民分居到村南1千米处定居,成立新村。因老村址在新村前面,取村名为后李庄。1975年12月设立清凉寺生产大队属大邢庄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清凉寺村民委员会属大邢庄乡。1998年3月析设后李庄村民委员会,属大邢庄乡。2017年撤乡设镇属邢庄镇至今。后李庄村……。 |
明万历年间,李氏始迁祖迁至此立村,取名“李家庄”,简称“李庄”。1983年,因与清水河公社李庄大队重名,且在侯庙集北,更名为“后李庄”。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二区,后改称侯庙区。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随县区回归山东省。1958年为寿张县侯庙公社侯庙大队。1963年为寿张县侯庙区侯庙大队。1964年随侯庙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1968年为范县侯庙公社后李庄大队。1974年为范县台前办事处侯庙公社……。 |
明洪武时,李姓三兄弟,由洪洞迁来,老大老二建村两个,都叫李家庄,崇祯时简称李庄,本村在北,更名为后李庄。1948年属汲县第五区。1955年属李源屯乡。1958年为后李庄大队,属李源屯公社。1983年为后李庄村民委员会,属李源屯乡。1994年属李源屯镇。后李庄村……。 |
清康熙六年(1667)李氏自李口集东南4千米许的李笺堂(今名李先堂)迁此建村,因东北临大沙河,俗称河南李庄。清雍正六年(1728)因处前李庄村后称后李庄。1928年属第六区邱口保。1934年属第四区顺河保。1939年复属第六区顺河保。1946年属高辛乡高辛北保。1949年属高辛区潘庄乡。1956年建江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高辛乡。1958年改为江集生产大队,属高辛人民公社。1961年属高辛区高辛……。 |
后李庄村位于郑庵镇东北2.9公里处,东邻刘巧村,西邻韩河村,南邻前李庄村,北邻万洪公路,紧邻万邦国际物流园。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耕地1250亩,户数200户,人口900人,党员34名,家庭代表200名,联户代表15名,村务监督3名,低保户3户。全村以种植大蒜为主,且拥有著名的养殖大户朱忠杰,最多时存栏商品猪两千余头。近年来万邦国际物流园和其它企业,在周边落地,后李庄村的外来人员也……。 |
后李庄村是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康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81103999。 |
后李庄村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十八里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2107276。 |
后李庄村是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03105238。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