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笋公园
  石笋公园是开放式公园。整个公园绿草荫荫,古树浓密,接官亭一侧的潭水碧波荡漾,是一个原生态公园。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笋。石笋高约4米,由七段大小不同的花岗岩迭垒而成,圆锥体自下而上渐细而尖秃,底座有斜线纹雕饰,石面雕琢粗糙,造型奇特古朴。石笋北宋即存在,南宋时王十朋作诗即有“刺桐为城石为笋”句。因石笋的存在,故晋江干流流经此段名笋江,横跨江上的桥称“石笋桥”,亦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庄边山遗址
  庄边山遗址,位于闽侯县竹岐乡春风村西南庄边山。遗址东西长约190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1956年发现,1960年试掘,开探沟3条,发掘面积78平方米;1982~1983年进行大面积发掘,开探方114个,揭露面积近3000平方米,出土一批石、贝、陶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文化堆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文物石器以石锛为主,少量为凿、斧、镞等,贝器有耜和刀两类;陶工具为陶拍、纺轮及小网坠,…[详细]
城村古汉城遗址
  介 绍: 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为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被列为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的古汉城遗址保护区,1996年12月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发现于1958年,是福建省已发现的古城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汉代古城址,也是我国江南地区比较完整的一座; 城村汉城由三组东西走向的山岗和高胡坪组成。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48万平方米。地面保存着较好的夯土城…[详细]
汀溪窑址
  宋代瓷窑遗址址位于同安汀溪水库左侧,离县城约10公里。据考证,这个窑基遗址是宋代大型瓷器生产作坊之一,出产的珠光瓷远销日本。1956年在修建同安水库时发现的,窑基遗址有窑砖、匣钵、照子等窑具,出土的有碗、盘、碟、罐、壶等日用器皿。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宋代瓷业的繁荣,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宋瓷艺术,文人气、书卷气十分突出,注重个性,呈现出幽雅秀丽,温润含蓄,…[详细]
大口窑址
  大口窑址位于福建省浦城县水北街镇黄碧村,有上、下二村,上村即为大口窑自然村。窑址在村后山坡之上,山呈长条形,由于距村子甚近,解放初期小数民房建于废窑堆积层之上,使窑址南部边缘遭受破坏,其余保存良好,内涵丰富,为茅草杂树覆盖。瓷片堆积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50米。从断面看堆积层最厚处1—6米,包含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历史上流传有三十六座窑,村以窑名,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生产的产品以青白釉器为主…[详细]
遇林亭窑址
  遇林亭窑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位于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北约5公里的遇林亭,紧邻风景秀丽的莲花峰,分布面积近6万平方米。这里有一条小溪自南往北流过,沿溪有6座小山岗,堆积着数以万计的匣钵和碗垫,有的深达3-5米。四周层峦叠嶂,中有小溪注入崇阳溪,有古道通往武夷山市区。废窑堆积自南而北分布于8座山丘上,范围约6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至5米。该窑发现于1959年,以后多次复查。…[详细]
磁灶窑址
  磁灶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之南的古镇晋江市磁灶镇。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主要有土尾庵窑、蜘蛛山窑和童子山一窑、二窑,为宋元时期重要的外销陶瓷窑口。土尾庵窑位于磁灶镇岭畔村北的土尾庵,长60米,宽50米,堆积层厚约3.5米。蜂蛛山窑在土尾庵窑之南,相距约100米,长50米,宽40米,堆积层厚4.6米。童子山一窑、…[详细]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
  屈斗宫窑址系宋元时代的窑址,因当地村民为纪念南坡小路边的“奎斗宫”而得名,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1953年为华东文物工作队考古调查发现。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等再次对该窑进行调查。此后中央、省、地、县等有关单位又多次复查。1961年,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4月,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详细]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象初月一样纯洁。这几根造型特异的廊柱,上下两端偏细,据主建筑学家考证,为唐代柱式叫“梭柱”。这一考证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回廊正中这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详细]
漳州陈元光墓
  漳州陈元光墓位于市郊浦南镇石鼓山,距市区15公里。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字廷巨,号龙湖,光州(今河南省潢川)人,为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通经史韬略,自著兵书,父亡后,他接替父职,受命任鹰扬将军。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获准在泉、潮之间建置漳州郡治,并首任刺史长达26年。他厉行法治,重视垦荒,兴修水利对开发漳州作出卓越贡献。公元落…[详细]
王审知墓
  王审知墓位于晋安区新店镇坂中村西室山,又称宣陵,为开闽王王审知的陵墓,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迁葬至此。原葬凤池山,长兴三年迁葬莲花峰南麓的斗顶山,面对五虎,闽江横亘,旗鼓对列,气势宏伟。墓坐北朝南,-用条石围成长方形状,占地面积2599平方米。陵园内原有殿堂、碑亭、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明宣德四年又遭屯军盗掘。明万历三十年重修,墓顶立“唐闽忠懿王墓”石刻墓碑,陵墓是一座3层…[详细]
蔡襄陵园
  蔡襄墓位于仙游县枫亭镇铺头社区锦岭自然村。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任泉州知州时,主持修建洛阳桥,对沟通福建南北交通起重要作用。工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有墨迹碑刻传世。生平著述宏富,后人辑有《蔡襄全集》。成书于嘉祐四年(1059)的《荔枝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荔枝专著。治平四年(1067年)卒于家。墓地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元年(1465),巡抚…[详细]
宋慈墓
  宋慈墓位于建阳区崇雒乡崇雒村,时代为宋代。宋慈墓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纲墓
  李纲墓在大嘉山南麓山脚下,墓后山峦起伏,绵延数里,两旁龙虎相拥拱卫;墓前平畴数里,湖光山色。伫立墓前向南眺望,可望见奔流不息的闽江和层峦叠翠的远山,如一幅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绍兴十年(西元1140年)李纲逝于台江楞严精舍,葬于西郊大嘉山。据说此墓原为神晏法师墓地。后来神晏法师遗骨移至鼓山涌泉寺,李纲遂安葬于此。此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前神道长近百米、宽七八米,中间以条石铺设,两侧用鹅卵石筑就。…[详细]
张经墓
  张经墓位于福州市西郊洪山镇原厝村王店山,古称芋坑山,现为工贸学校后山。地处闽江之滨,山明水秀。墓南向,“风”字形,白古石土石结构,自山麓至半山原有13层墓埕,现存9层墓埕。面宽18.5米,纵深110米。封土前竖一马鞍形墓碑,碑面阴刻“明抗倭将领张经墓”。两侧立石构围屏,上刻张经生平事略。墓裙饰有马、鹿、狮、麒麟。两边墓手各雕一石螭,并镇以石狮。墓埕每层均砌石护坡,埕中分立翁仲、石兽。文官执笏,高3…[详细]
郑成功陵墓
  郑成功陵墓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覆船山上。距泉州30公里,郑成功原葬于台湾台南洲仔尾,清康熙38年(公元1699年)迁葬于现址。郑成功陵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和大规模开发台湾。他由于常年征战,驰骋沙场,积劳成疾,于永历十六年(1662年)病逝台湾,年仅39岁。郑成功陵墓采用水灰三合土构筑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岗石雕砌成,墓碑高…[详细]
林则徐墓
  林则徐墓位于福建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林则徐(1785~1850)是我国清代民族英雄。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进士,历任巡抚、总督。力倡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团结军民打退英军进攻。由于清廷妥协求和,被革职充军新疆。后起用任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辞职回籍。次年又奉命赴粤…[详细]
陈化成墓
  陈化成墓,在厦门市梧村金榜山麓,坐北朝南,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砖石构筑,龟形坟丘,两翼置石栏板和栏柱,柱首刻火炬或坐狮。坟前置石供桌,正面浮雕麒麟、鹿、鹤等,边饰以卷草纹。墓碑刻:“皇清诰授振威将军,赐谥忠愍陈公,诰封一品夫人,德配曾夫人茔。”墓前竖八角形望柱1对,上刻对联:“俎豆馨香荐忠良而易名两字;粤闽江浙垂功烈而炳节千秋”。近年整修后,墓园面积扩大至700平方米。1992年6月,厦门各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