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阳市第一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贵阳市第一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坡红军标语
  民国24年(1935年)4月,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经过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战役后,挥师南下,兵临贵阳,直逼昆明。4月8日,军委决定野战军迅速占领贵阳以南的青岩及其以北花仡佬(今花溪)要点,以便掩护大军通过定番(今惠水)及其以南地区,寻求机动。4月9日,三军团一个团在倪儿关向贵阳进攻,扼制滇军向我军侧击,掩护红军主力经龙里、高坡向青岩开进。4月10日,军委电令一、三、五军团火速占领和控制青岩、定番…[详细]
林青烈士墓
  1935年9月11日(另有说法为10号或14号),年仅24岁的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原名李远方),在被国民党军警从贵阳警备司令部押往六广门刑场的途中杀害。路上林青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被敌人惨无人道地用刺刀插入口中。林青被害后,遗体被地下党秘密安葬在江西坡的乱坟岗上,即今瑞金北路江西村小学后门处。 1983年9月,林青烈士墓被列为贵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贵阳清真寺
  贵阳清真寺位于贵阳市合群路团结巷,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历来为贵阳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进行宗教活动、宗教教育、议事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清真寺几乎毁完,1981年开始恢复,1984年完成,现有建筑面积118平方米。1983年该处被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相宝山
  相宝山,位于贵阳市城区东北宝山北路东侧,山本名“象宝”,以其形似象也。又名“照壁山”、“平顶高峰”,皆因山势得名。山脉走向呈西向东,林木荫森,拔地耸峙,列障排云,俨若屏风,昔有“翠屏”之誉。相宝山包括两座相连的山峰,西峰高而东峰低。早在明崇祯年间,西山建寺,名“相宝寺”、“照壁山寺”、“屏山寺”,亦称“毗尼寺”。“毗尼”为梵语戒律之意,该寺为贵阳地区唯一律寺,故有此名。该寺在清顺治年间重建,道光年…[详细]
雅关
  雅关,俗名小关,原名鸦关、老鸦关,位于贵阳城北贵山左后侧,为古代贵阳通往四川的驿道必经之地,是贵阳北面的门户。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云:“鸦关在治城北五里、群山环叠、中唯一径可守。”雅关不知始于何时,但明初已有,素有“北门锁钥”之称。现存雅关关门为石砌拱券洞门,上建城楼,两侧各有一段城墙与山崖相连。门洞进深7.2米、高4.9米、宽3.75米,门内外均嵌有“北门锁钥”楷书题刻,落款为贵州布政使黎…[详细]
贵阳圣泉
  圣泉是我省历史上著名古迹,1983年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由贵阳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开辟为旅游景点,具有重要的自然与人文价值。圣泉,位于贵阳市黔灵山后山,属黔灵乡三桥村下五里。两山对峙,清泉一泓。泉由山麓石罅迸出,现为石壁所挡,穿行地下,汇入方池。池上覆以四角亭。亭前竖石牌坊一座,上有“圣泉”二字。泉池与石牌坊、亭,均在一正方形平台上。台约200平方米面积,三面围以石栏杆,面临泉水汇…[详细]
图云关
  图云关旧称“新天关”或“图宁关”,俗呼“油榨关”,位于贵阳东南五里的险要驿道上,即今森林公园北大门处。旧时的图云关,为扼城要隘,高踞城南群山之巅,地势险要,扼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上奇石崔嵬,玲珑百态,树木葱茏,凉风习习。此处为驿道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游览地,也是迎送官员、送别亲友的地方。不少文人雅士唱和咏赞颇多。图云关是黔南首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民国时期,薛岳的部队驻防…[详细]
观音洞
  观音洞观音洞景区包括东西幡龙山、鸡冠山、观音洞山、平顶山、红石山、二郎洞山等,方圆7.26平方公里。观音洞山位于风景区中心,观音洞位于一耸起的山峰之中,悬崖覆如棚状,下有东西两洞。两洞之间建有观音阁,阁前挺立着苍劲的古松,每逢雪后,银装素裹,素称“石堂松雪”,列为明代“锦州十二景”和清代“锦州八景”之首。景区西路有杏花村、飞来泉、桃花洞、黑松林、烽火台等景观.后山林木茂密,是夏季避暑胜地。观间洞风…[详细]
观风台
  观风台遗址在贵阳市观水路南侧小山上,紧临南明河,与甲秀楼相望。1983年9月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是贵阳市名胜古迹之一。观风台,又名观象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由当时贵州巡抚毕三才建,以镇水口。自创建以来,近四百年间涌现了不少文人学士登临咏赞之佳作,但要追溯其建台的起因经过,落成时间及因何得名的缘由,还要从巡抚毕三才所作《观风台碑记》中去探寻。观风台在会城外东南一里,万历三十二年…[详细]
见龙洞
  见龙洞(甘龙洞)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龙洞堡街侧,是一个天然溶洞,相传曾有“龙潜藏其中”,有保护过真龙天子等神妙传说,因地处贵阳的重要关隘地带,为此,该洞自明代以后便名闻于世。洞宽10米左右,长约20多米。洞中钟乳倒悬,怪石嶙峋。明万历九年(158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龙洞堡南端的溶洞石壁上题有“见龙洞”三字,字大0.33米,左刻“万历辛丑岁”五字,右刻“泰和郭子章题”六字。因洞无水,惯称“甘龙洞”。…[详细]
仙人洞
  贵阳唯一的道教胜地,距今已有700 多年历史。位于贵阳市区东南面约2 公里处的栖霞山上。传说曾有仙人到此住过,故名仙人洞。仙人洞的古建筑现存有三清殿。殿为三层0,底层供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中层为藏经楼,第三层为玉皇阁。过此往南为三官殿,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再往南为八仙亭,在此可观贵阳市容。 交通 乘15、34、54、305、306路公交车在水口寺大桥站下车 门票 2 元/ 人景…[详细]
贵阳东山寺
  东山寺遗址位于贵阳市城区东面的东山上,是贵阳城周围各山开辟较早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之一。由于几经遭受毁坏,现昔日旧貌无存,只留遗址。1981年5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又名栖霞岭,旧时俗称老王山。山势雄伟,险峻突兀,一峰矗立,领袖群山,与城西黔灵山遥遥相对,同为贵阳名胜。山上寺院称东山寺。清代赵德昌《棲霞岭》诗,描绘出了一幅巍峨险峻的栖霞山麓风景画。诗云:“东岭路如梯,云…[详细]
贵阳三元宫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瑞金路金锁桥侧。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 (1888) ,建有大殿三层,底楼供三官、冥王;二楼供关帝、吕祖;三楼供玉皇大帝,配诸四相。光绪十五年建钟鼓二楼,次年又建乐亭,民国六年在亭南建八阁亭。建筑保存至今,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