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袁嘉谷旧居
  袁嘉谷旧居位于翠湖北路51号,建于1920年。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北面正房五间,明间和次间为三层,单檐歇山顶。梢间和其他三面皆为两层,硬山顶。各层朝天井方向均设走廊,一二层构成回廊。东侧厢房下部明间为门厅,二楼外侧有走廊。除东厢房下层明间外,各楼层明间设隔扇门6道,两侧均为木槛窗槛墙,传统中式做法,仅有外墙二楼对外开窗为半圆拱顶,有西式韵味。袁嘉谷(1872~1937),字树圃、树五、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16岁成为秀才。22岁中举。31岁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后,授职翰…[详细]
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
  山海关路387弄5号(原山海关路育麟里5号),1928年底至1930年,为中共淞浦特委(简称“淞浦特委”)办公地点。这是一幢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二层,坐北朝南。机关撤销后,一直为居民住宅。旧址于1959年经薛潮声回忆踏勘后确认,1987年11月17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淞浦特委的成立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江苏省委挑选了150名党员干部,深入到全省各地农村组织开展工作。中共六大后,江苏省委进一步开展农村工作,初步有了建立淞浦、沪宁、徐海…[详细]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位于愚园路81号,是当年中共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也是刘长胜同志1946年至1949年在沪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时的居住地。2004年5月27日正式对社会开放。陈列馆占地239平方米,建筑面积927平方米,共设有三层展示区:底楼主要为30~40年代三个上海地下党秘密联络点的场景介绍;二楼、三楼主要为“中共上海地方组织成立”、“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里应外合解放上海”五大内容陈列展示,它通过油画、雕塑、遗物、实物陈列,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影视合成等一系列表现手法,介绍了上海地下工作者可歌可泣的业绩,展示了…[详细]
东阿古城
  东阿镇地处济南、泰安、聊城三市交界处,是济南的西南大门,新老两条220国道贯穿全境,济菏高速毗邻而过,交通便利。该镇是“中国阿胶之乡”,与茅台镇、景德镇同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之一。阿胶东阿镇是著名的“阿胶之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注,阿胶因产于东阿而得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曾来东阿考察,给予阿胶极高的评价:“狮耳山前,狼溪河畔,千载珍品,扬名中外。完全大党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一九八八年给平阴东阿阿胶厂题词“祖国医药魂宝”。2003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山东福胶集团生产的“福”牌、“东阿镇”牌阿胶双获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受原产地域保…[详细]
赵家湾遗址
  赵家湾遗址 ——荆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第一城址1983年,原荆门县组织第一 次文物普查,在后港镇城河村五组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工作者在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石斧、石锛、红色的陶片及泥质黑陶。部分泥质灰陶和红陶纹饰中有弦纹、绳纹,器形有豆、罐等,专家学者推断该遗址为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4900年)至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前)时代。该遗址呈南北走势,北依起伏连绵的土岗岭,南临东西走向的平川;遗址以中心地带的赵家湾为轴心,自东绕南至西,一条巨龙似的土城垣圈着整个遗址。土城垣残高至5米,底宽13米左右,周长约1000米(不含北城垣)。城垣土质为白粘土,有夯层遗迹。由于原始…[详细]
白圭庙
  白圭庙,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率领部落族人沿黄河中下游东迁,建都于陈(即今河南淮阳)。后南游至古蔡时,夜梦仙女带他飞到古蔡东方三十余里处。只见此处蓍草丛生,灵龟发光,犹如人间仙境。伏羲随梦境寻至此地,果见蓍草茂盛,灵龟出没。蓍草一根百茎,叶绿花紫,异香沁人心脾,“夜晚观之上有青云覆之,下有白龟守之”。白色灵龟已有千年之久,伏羲视之为神地,就运用蓍草之茎与白龟之甲在此始创先天八卦,肇启华夏文明,遂名此地为蔡。后人为感念伏羲,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后又称白圭庙,又名白龟庙。白龟庙,始建于汉代,宋时称羲皇城,明时称羲和寨。当时内建有占地6万平方米的一庙一…[详细]
南京高座寺
  高座寺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始建于东晋初年,原名为“甘露寺”。据《金陵梵刹志》记载,东晋初年,西域沙门尸梨密多罗南渡来游建康,为丞相王导所敬重,于是在该寺讲经说法。由于他讲经时坐在高处,被人尊称为“高座道人”,时人于是也以“高座”为寺名。另一说法,高座道人后卒于建康,并葬于该寺,元帝为其树塔建冢,于是该寺改名为高座寺。粱代初年,宝志禅师在此主持,有云光法师在此坐山巅说法讲经,僧侣五百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不散,直至感应上天佛祖,天上落花如雨,后称讲经高台处为“雨花台”。高座寺于洪武初年废.后建筑也多毁于大火。景泰癸酉(1453年)年间,礼部尚书胡滢前来进香,该寺的规模…[详细]
金马寺
  金马寺是昆明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早在东汉,金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马神祠。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额“灵应寺”,这是金马寺最早的文献记载。之后金马寺虽然兴废更替,但是香火终究绵延不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腊月二十三日于明军攻克昆明,金马寺毁于战火;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已毁五十七年的金马寺在黔国公沐晟,征南将军、都督沐昂的支持下,住持法坚与乡贤何仲渊,阮振主持修复了金马山灵应寺。据文史记载,修复后的灵应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金马山上依次建有:三门殿、两庑厢房、中殿、大雄宝殿、祖堂、斋堂、禅堂、方丈室、僧寮、三贤祠、占地面积…[详细]
南京龙泉寺
  南京龙泉寺 南京龙泉寺“龙泉古苑”是经国家发政部批准的永久性塔陵。整座塔陵首期占地五十亩。依山傍水,宽畅阴阳,密林如烟,芳草茂盛,祥鸟香花云集,以其自然诱人的风景而驰名中外,可谓灵山翠薇,天日同光,汇集了无尽的地气和灵气。龙泉寺塔陵地处南京市南郊风景区将军山和韩府山之间,紧邻牛首山和“南唐二陵”。是历代帝王将相及诸多仁人志士看好的风水宝地。龙泉寺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由唐代高僧鹤林素禅师募捐而建。唐代以后,渐渐衰落,明末,镜中禅师又募捐重修该寺,并易名为“通善寺”,清嘉庆辛酉年(1801年)又重修改回原名。1995年,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龙泉寺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并对龙泉…[详细]
王九龄旧居
  翠湖北路3号王九龄旧居建盖于1925年。从前的门牌是翠湖东路25号。那时,王九龄刚从教育总长任上辞职归来。他买下了翠湖北岸上的一片沼泽地,填平后建盖了这幢住宅。王九龄旧居是一土木结构的传统四合五天井式宅院,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2平方米。座北向南。坡面青瓦悬山顶。为了借南面翠湖之景,便于观赏,南面仅建了平房,其他三面均为二层楼房。北面正房稍高,明三暗五(间),两侧耳房皆为三间。与众不同的是,三面楼房一、二楼间,建有回廊,而且两侧耳房二楼的回廊延至南面。站在二楼外走廊上,翠湖美景,尽收眼底。房屋虽然宽大,但木构件装饰则简朴大方。南面围墙转角为石嵌,大门两侧有边长1米许的外方内圆石砌作为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