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烈士陵园
  苏州烈士陵园位于苏州市西郊横山西麓,原名苏州横山烈士陵园,建于1956年4月。2000年2月,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址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改建。苏州烈士陵园占地140亩,改建后分纪念瞻仰和烈士安息两个区。纪念瞻仰区居于陵园中心位置,采用主轴线对称布局。轴线长约160米,由西向东依地貌呈阶梯形,相应建筑依次为大门、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陵园电教馆、悼念广场、纪念碑。纪念碑呈四棱塔式,高27米,寓意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日,碑上镌刻陈毅元帅为烈士陵园的题词“为人民事业而牺牲是最光荣的”,碑底柱正面和两侧各刻有一幅浮雕,画面分别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烽火沙家浜”、“铁岭关大捷”,背面是…[详细]
马沟遗址
  马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马沟村南的高台地上,东、南、北三面环水,为五星水库上游,属溱水支流,西临马沟村皇帝岭自然村,地势由东向西逐步升高。遗址东西535米,南北465米,基本呈长方形,总面积25000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西北角有一条南北向水泥村路,在路东侧的断崖上,可见厚约0.3至0.8米文化层,夹杂有大量的陶片和红烧土;在遗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人工取土形成的壕沟,在壕沟东侧的断崖上,可发现多处灰坑及暴露较厚的文化层,文化层厚0.4至2米,灰坑为袋状,内填土含大量的烧土块与草木灰。文化层与灰坑中的包含物,除陶片、烧土块之外,还有残石器、砾石、兽骨、木炭屑等。在壕沟的西断崖上见到暴露较浅的人骨,其…[详细]
俾斯麦兵营旧址
  俾斯麦兵营是德国海军当局在青岛建设的大型军营之一,以德国“铁血宰相”Otto von Bismarck(1816-1898)命名,兵营位于青岛山的南麓,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校舍。俾斯麦兵营 又名万年兵营,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德国侵占青岛初期,自1899年10月先后建造了三座兵营,其中以俾斯麦兵营最为典型。兵营共有营房四座,是在炮兵营旧址——“嵩武兵营”建筑的。第一、二营房建于1903~1905年, 第三、四营房建于1906~1909年。营房建筑古典构图,作横三段纵五段划分,中央与两端突出阶梯形山花作重点装饰, 明显带有19世纪末期欧洲建筑的手法,门窗为四分阶段圆券,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详细]
岳州城
  岳州城坐落在大石桥市金桥镇岳州村内,又称耀州城,由于城墙坍塌形成了一处高台地,城址遗迹较明显。出营口市区再过大石桥北折,展现在眼前的乡村景色美不胜收。挥之不去的是一路回放脑际的古诗:“车马匆匆过耀州,晓风凉意似新秋;孤城废久存墟里,破壁颓垣剩故楼;州名不知何时变?人民或是昔时留;我来不敢停骏问,恐话沧桑也白头。”诗人魏燮筠(1812~?),清朝著名书法家,辽宁铁岭人。这首诗写于清咸丰年间,是他在经过耀州城时的感叹。诗人这次路过耀州所赋诗词,无疑加深了世人对古城的印记,在当时也算是一受人关注的重镇。对耀州城的记载散见于一些史籍。《奉天通志·建置·城堡》载:“城(海城)西南六十里,周围二里三百步,…[详细]
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
  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山沟沟景区下余村茅塘自然村。为一徽式建筑,现为民居。曾作为新四军随军被服厂。该民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盛家,外为高墙头,小青瓦,内有两层皆为木制结构,镂空木窗、梁木雕有凤凰扑牡丹的图案,上层为小0。墙门外朝东砖墙上有抗日标语。1945年,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军主力南下,并成立苏浙军区,下辖三个纵队。当-顽固派调集部队三次向第一、三纵队进攻,新四军-还击,取得了三次浙西反顽自卫战的胜利。当第二次反击战胜利后,新四军一纵队在余杭区西部山区整训,于太平乡茅塘村设立随军被服厂,厂址在当时的盛水福和盛阿毛家。当时有04台缝纫机,60余人夜以继日地紧张生产,制成一批军装、军帽、绑带、皮带…[详细]
周庄太平桥
  •藤蔓从古老的桥身上垂下,桥头连着围着竹篱笆的人家,非常上镜。景点介绍太平桥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重建,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桥身石缝里长着藤蔓,非常上镜。日本女画家桥本心泉的《周庄的某一天》画的就是太平桥,并把她自己也画了进去。站在太平桥对面的南市街上,你可以把南北市河与后港河丁字河口上的太平桥,以及太平桥桥头围竹篱笆、摆着盆栽的水乡人家一同纳入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很有味道。从桥前经过、穿过桥洞的游船也是摄影的好素材。太平桥距双桥不远,如果选好角度,你还可以拍张包含双桥的全景照。导览1991年4月,日本女画家桥本心泉慕名专程到周庄写生,她选择…[详细]
姚光故居
  姚光故居位于张堰镇新华路139号,姚光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以前,是典型的清末民国初年建筑风格,为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的院落布局。故居是南社第二任主任姚光的故居,也是当时南社人士通讯联络及会晤交流的场所。无论是在建筑的历史、艺术方面,还是作为南社重要成员姚光活动足迹的历史记录方面,姚光故居都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姚光(1891~1945),一名后超,字凤石,号石子,又号复庐。张堰人,为高燮之甥。7岁入私塾,11岁即能文,15岁入秦山实枚学堂,17岁(1907年)入上海震旦学校,未数月即因大病辍学,遂乡居自学。读书、藏书、著书。几乎每年都有所作,至老不衰。每有所作,辄就正于其舅,故他与高燮…[详细]
南京惠济寺
  南京惠济寺 南京惠济寺始建于南唐,称汤泉禅院,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仅复建其中部分,规模远不及以前。寺内现存遗物有础石、碑刻、古井及三株古银杏。  惠济寺内三株千年古银杏树。一名曰“千年垂乳”,高20余米,胸围7米有余,需七人方可合围。有七根气根,最大气根长达2米多,气根最大直径30厘米,周长90厘米,犹如巨乳悬于空中,观者神秘之感油然而生。二名叫“撑天覆地”,指的是此树不仅高达24米,而且树冠奇大,覆盖地面半亩有余,夏日可容千人纳凉。三名叫“雷击复苏”,此树在咸丰年间曾遭雷击烧毁半株,数年后又奇迹般地复苏,因而得名。 一进寺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杨柳树紧靠在湖…[详细]
镇海祠
  新屋村镇海庙新屋村镇海庙位于江南街道新屋村三里,始建年代已无法考究。明代以前,在距此不远的邕江边,曾建有一座如土地庙般大小的庙,庙名“镇海”,意为镇压洪魔。现镇海庙址原为皇族祭祀之地,未有庙名,只有简单的木架结构房屋。为防止皇族的马匹践踏附近的禾田,村民集资在此修建庙宇,取代原在江边的镇海庙。由于邕江河水泛浸、日寇侵华、“0”时期等原因,庙宇多次被毁。自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以来,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雍正五年(1727)、乾隆三十九年(1774)、光绪十年(1884)、民国3年(1914)、民国35年、2004年等年份,历代村民及各界人士都曾多次捐款修缮祠庙,重塑神像塑像,重修庙…[详细]
叶学程墓
  叶学程墓位于鹿城区黎明街道杨府山东麓。坐北朝南,为三坛坐椅式,花岗岩块石结构,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上坛面宽3.5米,进深2.3米,为叶学程夫妇合葬墓。中坛面宽3.5米,进深2.5米,用花岗岩方柱隔成三室。下坛面宽6米,进深2米,三合土夯实地面,系拜坛。墓圈半圆形,后坎正中镶嵌一块青石墓碑,上 书-“世居蒲州上埠街272号,廿二世,四品同知叶公学程字丽生、诰封原配樊夫人、德配潘氏安人、侧配张氏安人之墓”。叶学程,又名品金,今鹿城区黎明街道上蒲州村人,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为当地名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捐资筹组民团,设拳坛,造船只,置枪铳,带领蒲州人民抗击英国海盗商人对温州沿海村庄的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