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旧址
  火神庙旧址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渡口社区,建于1840年,是营口近代较早的庙宇建筑之一。 在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尚未使用之前,水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命脉,近代社会的一个时期内,辽河便成为东北地区主要交通通道。作为东北经济的大动脉,辽河河口的营口(当时叫没沟营)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依靠十分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外地的多家商号来营口经商。外地资本家来营口经商约开始在1820年左右,到了1839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三义庙,表明当时营口的商人势力已经很强大,随着商业集镇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逐步增加。至1840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火神庙。火神庙的建立,说明营口人烟已稠密,初具了城市形态。 此庙为道教场…[详细]
松陵泰安桥
  松陵泰安桥俗名新桥,位于吴江市松陵镇盛家厍老街区,跨新开河(又名新桥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始建。盛家厍原为松陵城东南商业街区,商铺比肩而立,热闹非凡。明嘉靖年间,邑人吴淓兄弟主持开凿自吴淞江通城西烧香浜的新开河,将此城南地区分割为南北两片,新开河上建此石桥以利商业街区的通行。桥毁于咸丰战火,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松陵人称之为新桥。单孔拱桥,南北走向。全长13米,宽3.35米,矢高4.4米,跨径4.65米。两堍都有桥台。由南向北17级,由北向南16级。南桥台正南4级,东5级,西3级台阶,桥台面1.6×4.4米,北桥台正北4级,东6级,西4级台阶,桥台面1.62×4.44米。整座…[详细]
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位于石湾区莲子岗丰宁寺侧,是保存为完好的一间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莲峰书院始建于清初,由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南海知县宋玮召集七堡士绅捐资修建作为七堡内五十四个村庄子弟的封建科举的教育场所。据《南海显志》记载:莲峰书院在魁岗堡。石湾园尾莲子岗南麓,康熙五十七年知县宋玮楷大江、大富、魁岗、深村、榕洲、张槎、土炉七堡绅士捐建……现今保存下来的书院碑记亦有记载:南海大魁之间旧有文武庙,在丰宁古刹之左……因日久栋宇圮颓,召集各乡绅士拟解奚囊,仍其旧而修葺之兼创后坐,大其规模,以广嘤鸣之雅谊,或品商古今,或会课艺文……莲峰书院历代多有修葺,仅乾隆二十三年各乡士绅就费了七百金,历时三个月进行大规模的修葺。…[详细]
黄景仁(仲则)故居
  黄景仁(仲则)故居在马山埠神仙观弄35号。前门在马山埠86号(现为62号),故居为一封闭式四合院,存轿厅2间,楠木厅3间,花厅后屋及东西两侧厢房。西厢房即诗人的书斋“两当轩”,明代建筑,檐下原为落地明瓦长窗,现已改为玻璃窗。大厅及天井均已废。市政府已把残存的“两当轩”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著名书法家刘海粟挥毫题写两当轩匾额。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又字仲泽,别号西蠡,自号鹿菲子,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清代著名诗人。黄景仁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内2卷补遗)、《竹眠词》4卷、《如无录》2卷、《西蠡印稿》若干卷。黄景仁与同里孙渊如、洪亮吉、赵味辛齐名,世称“孙洪黄赵”。…[详细]
永兴寺钟亭
  永兴寺钟亭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头台子村学校操场,东200米是哈大公路,西5.5公里是渤海湾。钟亭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岗岩石建筑,方向西偏北1度。四角由四根间距185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撑梁架和歇山式亭盖,下部有二级花岗岩砌筑石基座,高126厘米。有七级台阶可通其上。亭座上有190×130厘米的凹池,深22厘米。建筑整体通高530厘米。上部石檐最宽处为310米。四柱下端砌在基座内,上端袒露,高218厘米,柱顶为方形垂穗状,柱的顶部内侧面有凹口,承接阑额,额上承交叉石梁,无额枋,方形梁头探出26厘米,梁上铺石板为屋盖雕琢作望板、滴水、瓦当、筒瓦等形状,无檐椽、飞椽、连檐等。每面22个滴水和21个瓦当。东…[详细]
扶轮中学旧址
  扶轮中学时代:1918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吕纬路143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天津扶轮中学建校近九十年来,学校培养出一批批各条战线上的专业人才和骨干力量,如天津早期的共产党员江震寰烈士、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清华大学教授陶葆楷、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姜思毅、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青等社会公认的教育家、学者、作家、著名演员、运动健将等。始建于1918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铁路中学。该校占地面积21282平方米,建筑面积11071平方米,学校当时建造石头楼南、北楼两幢,石楼设计合理,青石砌垒、宏伟壮观,为天津首建的石头楼。南楼呈一字型,为教学楼;北楼呈山字型,为礼堂、实验室等,砖木…[详细]
老舍纪念馆
  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详细]
虎石沟万人坑
  虎石沟万人坑位于大石桥市南楼镇圣水村,在小圣水寺的虎石沟里。展厅由主馆和两个副馆组成,虎石沟万人坑的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这里进行了挖掘,建起了“虎石沟万人坑展览馆”。1991年进行了修缮,1997年重建副馆,2004年大石桥市政府全面重修主馆及副馆。走进展馆,首先进入人们眼帘的是尸旁有尸,骨下有骨,遗骨成堆的实况,真令人怵目惊心,仅在140平方米的地表面上就露出174具遗骨,挖掘不足3米深。竟露出七层遗骨,在这些惨死的同胞中有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抗联战士和地下工作者,有的是抓来的矿工,有的是被打成的“政治犯”、“思想犯”、“经济犯”、“嫌疑犯”的无辜的百姓。从…[详细]
于谦故居
  于谦故居位于杭州南宋御街-清河坊景区,河坊街祠堂巷北端尽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祠堂巷42号,距离西湖仅一公里。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于谦案昭雪,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现故居已照原貌修缮一新,陈列于谦生平事迹,尚留旗杆石、造像碑等遗物。故居免费向公众开放。故居一进有井一口,一面靠墙,三面由石栏杆围住。当年于谦在这里汲水,井圈内壁绳痕还在。井边有一间十余平方米的起居室,于谦在这里起居,在井边洗漱后开始一天的晨读。主建筑“忠肃堂”,原是故居的厅堂,陈设简单,一眼望得到底,一如于谦清白的一生。“忠肃堂”门廊的一副对联:“吟石灰、赞石灰,一生清白胜石灰;重社稷、保社稷,百代罄击意社稷…[详细]
釜托寺
  釜托寺又名宝隆寺、宝严院,位于百丈镇半山村东北3公里釜托山坳。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宝严院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古城界,旧名宝隆,梁乾化二年(912)僧觉海创,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名。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重建,改名釜托寺。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建复名宝隆寺”。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住持僧根生、庆善募化重修、扩建,颇具规模。现今仅存大雄宝殿一幢,硬山顶,两边马头墙,面宽三间二弄,通面宽14.24米,前后廊,通进深16.45米。内四界用脊柱(高12.5米),前后做四步以代大梁,带前后双步廊。用材考究,殿宇高敞。梁、枋、撑拱等,雕刻精致,气势宏伟。寺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