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易简烈士墓
  易简烈士墓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红桥村禁山下,始建于解放前,期间经过两次修缮。受0的影响,原碑文石刻遭损毁。易简,号卫权。1889年12月25日出生于宣风镇竹垣村贫苦农民家庭。22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武昌起义爆发后,投身到了李烈钧所领导的赣军,历任见习排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转战于粤、桂、赣、闽等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0战争。1924年,国公两党合作后,参加了创建广东革0据地的多次战役。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一师师长,配合湖南、湖北革命军开辟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1926年10月20日,易简指挥进攻抚州城东时,在文昌桥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牺牲后,被追…[详细]
大马古城遗址
  大马古城遗址:大马古城位于岳阳县新开镇大马村游港河南岸,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6年冬,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小型试掘,同时还对城址进行了实测。通过这些工作和对城墙断面的解剖,基本弄清了城址的范围、城墙走向和城内一些遗存的分布。大马古城北城墙目前保存较好,东、西城墙北段也还有部分保存,其他部分因农田改造、游港河河水冲刷等原因而遭到了较大破坏。大马古城大体呈长方形,东、南、西、北四面城墙的长度分别为380、250、310、250米,周长1190米,总面积达86250㎡。城墙底宽约为8-12米,残高2-3米,其夯筑层次明显,同时还在地势较高的城内东北部勘探发现了厚约3…[详细]
温州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118医院内,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系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建筑。花岗岩台基,前设垂带踏跺。天宁寺檐柱为青石圆柱,上刻对联,脊柱及金柱为花岗岩方柱,上刻联语,各柱下为方形柱础,各面浮雕有图案。明间进深五柱十三檩,梁架结构为抬梁穿斗式,内为天花,天花以下用月梁,天花以上用草架。有正脊及吻兽,漏空花脊,中央为火焰饰。中心浮塑荷花,脊两侧有高大的龙吻。天宁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初建,现仅存一殿,为清朝建筑形制。天宁寺为温州旧城区“外有护国、天平,内有嘉福、天宁”四大名刹之一。1985年列为温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文保单位时,是当时的“四大名刹”唯一保…[详细]
南京阮籍墓
  南京阮籍墓 阮籍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内西南角花盝北岗21号四十三中学内。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系衣冠冢。阮籍墓现有墓冢,墓碑。碑为清光绪二十四(1898年)年立。阮籍,字嗣宗,河南尉氏县人,曾出任东平相和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三国魏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阮籍于景帝永安四年(261年)卒,年五十四。现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东南三十里的段庄为阮籍墓遗址。南京花露岗上的阮籍墓系东晋学子为纪念先贤所立的衣冠冢。《资治通鉴》记载:“谯郡嵇康、陈留隐籍、籍兄子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魏晋换代之际,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政治-。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士…[详细]
原海州高级中学大礼堂
  原海州高级中学大礼堂(20世纪50年代)原海州高级中学大礼堂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秦东门大街105号。海州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海州石室书院海州官立中学堂,曾经培养了沈云沛、朱路、张廷瑞、李映庚等杰出的人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乡绅沈云沛、黄道传等人创设海州中学堂,成为当时海州最高学府,揭开了海属地区近现代教育的序幕。沈云沛任海州官立中学堂的第一任监督、卢殿虎任第二任监督,为海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民国期间,中学堂相继改为省立第十一中学、东海中学、东海师范学校的校园,继续为社会输送大量精英人士。民国二十七年(1938),校园遭到日军的飞机轰炸,被夷为平地。包括大礼堂在内的建筑无一幸存。直至建国…[详细]
翠湖南路65号宅院
  翠湖南路65号宅院建于1940年,为时任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陆崇仁私宅。由陆根营造厂施工建造。宅院由一幢西式二层楼房建筑和一排平房组成,庭院宽阔。楼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745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577.6平方米,砖木结构,平瓦坡顶,平面布局为不规则长方形,四面围合,中设天井。南部西侧凸出半圆形客厅,上为露台。楼内布局大气而不失精巧,房间众多,开窗宽大,功能完善,装修考究。宅院西侧即为翠湖,环境优美。该建筑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详细]
临水戏台旧址
  临水戏台旧址位于靖港镇保健街99号,南临小河,系“中华民国十年宁乡八埠公建”,花岗石结构,长16米,宽4.7米。戏台东、西、南三方均有花岗石护栏,共有方形栏柱11根,栏柱柱头除转角处为兽形外,其余为南瓜形,栏柱尺寸:宽0.23米,高0.87米柱头尺寸:兽形柱头高33厘米,南瓜形柱头6瓣高8厘米;栏柱之间以花岗石板相连,石板临江面皆阳刻有花、鸟、兽等各种图案。花岗石板尺寸为:长1.2米,宽0.43米,厚0.145米。保健街戏台北侧为“宁邑杨泗庙”,戏台原与庙相连,临水而建,看戏者均坐于船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长沙仅见。“宁邑杨泗庙”既是一座供水运工人祭拜、祈求平安的寺庙,同时又是当时宁邑从事…[详细]
东江纵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
  东江纵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位于东莞市高埗镇低涌村熊氏悦南祖宗祠内。熊氏悦南祖宗祠建于1781年,1931重修一次,面积200平方米。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指战员宿营地旧址位于低涌村苏氏宗祠。苏氏宗祠建于1713年,1983年重修一次,面积400平方米。两处旧址的建筑物均是砖瓦结构。为开辟东莞水乡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200多人在大队长谢阳光、政委何清率领下挺进高埗镇低涌。指挥部和部队驻地分别设在低涌熊氏悦南祖宗祠和低涌苏氏宗祠里。部队到达低涌后,进行了几次较大的战斗,取得辉煌战绩。如击退刘发如土匪的袭击,粉碎日军的扫荡,俘虏伪军抗红义勇军团长李女夫妇,击退土匪李…[详细]
北京护国寺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寿,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护国寺为北京名刹,始建于元代。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云:“大隆善护国寺,都人呼崇国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语讹语,名初名。寺始至元,皇庆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国寺,此其北也。我宣德已酉,赐名隆善。成化壬辰,加护国名。正德壬申,敕西番大庆法王领占班丹、大觉法王着肖藏卜等居此,寺则大作。中…[详细]
拜庭许大夫家庙
  拜庭许大夫家庙位于越秀区高第街许地41号后座。从商业气息浓厚的北京路转入高地街,再沿幽深蜿蜒的小巷拐入许地,老街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院里屋角勾翘,朱瓦层层,古色古香。相传许氏家族为炎帝后裔,许家祠所以冠名“拜庭”,则源于拜庭是许家兴旺腾达的大功臣。生于清代的拜庭家境困窘,13岁即到盐店做童工。一次,聪明勤恳的拜庭与另两家盐商同时出海购盐,归途忽遇暴风,独得拜庭一人指挥正确得以返航,所在盐店因无竞争对手大赚了一笔。事后,拜庭航海有术、经营有方的口碑便流传开来,各大盐商竞相出高价聘请拜庭,但他以道义为重仍为原店服务。店主有感于拜庭忠厚,遂分股予拜庭。拜庭愈加尽心尽力,终成广州一大盐商。后拜庭长子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