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博学书院旧址
  博学书院旧址硚口区解放大道347号武汉四中内建于1905~1908年市文物保护单位博学书院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1899年创办,是我国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校训“勤、朴、博、学”。杨格非的创学初衷,是培养本土的基督教传教士,同时为英国势力范围内的洋行、邮政、海关等机构培养职员。1908年,书院新校建成,占地246亩。博学书院设大学、中学、师范、经学四部。大学部1924年与文华大学部合并,成为私立华中大学,是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主要培养小学教员。经学馆,主要讲授神学及中外历史。课本均用英文版本,学生一律住校。百年红色钟楼与魏氏纪念堂,是博文中学的标志性建筑。魏氏纪念堂是为了纪念与杨格非同时…[详细]
范家岭五龙庙
  由于龙为司水之神,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均有龙王,职司该地水旱丰歉。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成为中国龙崇拜的重要一部分。在襄垣北关甘水河畔有一座五龙庙。五龙即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五龙庙供奉的就是这五位龙王。范家岭五龙庙位于襄垣县夏店镇范家岭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21.82米,南北宽29.65米,占地面积646.9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刻记载,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修葺厢房。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皆为清代建筑。中轴线…[详细]
营口老监狱旧址
  营口老监狱旧址位于西市区清华街道办事处永强社区,是营口近代衙署建筑的代表。 1909年,锦新等处分巡兵备道在营口设立罪犯习艺所,1915年建造老监狱,沙石混凝土构筑,十分坚固。关押犯人的近代司法建筑营口市内并不多见,仅此一处,是营口近代社会司法文明的象征,1916年改为奉天第四监狱。房舍平面呈十字形,分四翼,用“严”、“正”、“公”、“平”分别代表四翼加以区别,内设分房间、杂居间及工厂等,另有把角楼一座。现在所遗存的“L”形状的二层楼房,就是建于1915年的把角楼一部分遗存,为二层红砖砌筑,高9米,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 据《营口大事记》记载:“1915年(民国4年)7月,奉天监狱营口分监…[详细]
登封龙潭寺
  龙潭寺位于登封市龙潭寺村,现存主要建筑清代中佛殿,进深三间,单檐硬山式建筑。整个大殿东西长13米,南北深12.97米,面积为165.61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方形。内柱配置采用减柱造,殿外前檐下施单昂三彩斗拱;原安装的格扇门窗已更换,仅有痕迹,前檐柱础为束腰覆莲、鼓形柱础,石雕图案细腻精致。殿顶前后坡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两面砖雕大朵牡丹和游龙等图案,二端置大吻,造型优美别致,突出了清代的建筑特点和精雕细作的艺术风格。龙潭寺内现存碑刻三块,其中位于大殿前檐东西两侧各一,重修《龙潭寺中佛殿及水陆六祖圣母山门碑记》清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内容刻施主姓名,为捐献银钱的记载。西一碑碑首题目楷书,字径长2.5厘米,…[详细]
香港大楼旧址
  香港大楼旧址位于和平区马场道10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重点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香港大楼建于1937年,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由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的集合式住宅楼,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居住过一些外国人和中国的工商界、知识界人士。其中名人有银行家资耀华及其后人——著名舞蹈家资华筠,另外还有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等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大楼居住过不少省、市领导人。建筑平面呈“L”型,五层混合结构楼房带地下室,建筑平面采用以起居室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布局,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房间齐全,功能合理。转角窗的处理显示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其功能设计用今天的标准…[详细]
兰瑞堂
  兰瑞堂位于园内其昌廊西侧,明代建筑,风格简朴。原位于中山西路包家桥东堍,座北面南。堂内曾悬一“兰瑞堂”匾额,为清代书法家张祥河手笔,匾已毁。该厅具体建筑年代已无从查考,据传为明代建筑。清初曾为娄县(松江)人朱椿任江西巡抚届满回归故里后购得宅第,1984年迁于方塔园。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架,为扁作厅堂之式。厅有一特色:“一梁四柱”系为十分罕见的上等木材“金丝楠木”,故民间又称此堂为“楠木厅”。厅内结构简明、流畅、古雅,梁枋全系素面,前廊柱用八角形截面木料,较为少见,很有气势。摆设实为松江地区典型的明代风格。1984年,兰瑞堂拆迁至方塔园内。1990年,兰瑞堂内辟建“明朱舜水纪念堂”。上海同济大学教…[详细]
吴棋记民居
  吴棋记民居位于佛堂镇大文头35号,民国时期古建筑。为当时佛堂富商吴茂棋(1890年—1973年)所建,冠以吴茂棋的店号名。它是义乌现存的唯一一幢砖木结构三层半高的老楼房。关于吴棋记的建造时间,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国24年(1935年),另一种是民国29年(1940年)。整体建筑分前后两进三开间,前进三间楼下厅,后进是中堂和正房,左右厢房各六间,成井字形弄堂。雕梁画栋的深深庭院,工艺精美的浮雕古趣,天井里苔痕历历,石阶茵茵,口衔春泥的燕子在廊檐间飞来飞去,平添几分乐趣。庭院中间砌有两口方形水槽,一泓碧水映青天。厅内歪斜的柱子是吴棋记的一大特色。柱子虽歪,但整幢房屋周正,不差分毫,显示了工匠的高…[详细]
峰东石窟
  峰东石窟位于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峰东自然村佛爷沟山崖上。石窟依山而凿在峭壁上,面向西南,开凿于唐代。圆拱形门,高2.2米、宽4.3米。中间开凿一窟,穹窿顶,拱形窟门,窟门上刻有功德佛龛四字,龛楣上雕有二飞天。门外两侧各雕一天王像。右侧天王龛外左侧石壁上刻天王名称为“北方毗沙门天王”,天王面目狰狞,左手托举宝塔,右手置于胯侧。左侧天王头部被凿,双手持兵器交于腹部。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像高均为1.2~1.3米。佛为坐像,身后为舟形背光,馒头髻,颈部刻出三道蚕纹线,身体浑圆。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覆莲须弥座上。左侧弟子面部及双手被凿,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露足,立于圆台之上。右侧弟子头…[详细]
菩萨岩摩崖造像
  菩萨岩摩崖造像年代:唐 类别:石窟寺及石刻 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地址:安居区东禅镇黄桷垭村简介:菩萨岩石刻及摩崖造像位于东禅镇,现有龛窟通编为19号,共有造像80余尊,题记3通,-2龛,凿刻于东西长100米,高30米的崖壁上。其中4号龛开凿于唐光化二年(899),有造像16尊,为二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八供养人,面南;二主尊后有桃形头光,螺髻,体态丰满,双耳垂肩,面容慈祥,身着通肩袈裟,衣纹厚重,结跏趺坐于莲台。菩萨头后有桃形头光,头戴高宝冠,披巾顺肩敷搭,脖上戴项圈,上身斜披络腋,腰系扎帛、帛下为着地长裙,外有披帛,胸前饰垂珠璎珞,一手下垂提襟,另一手持扶尘,赤足立于仰莲座上;弟子…[详细]
宋家沟口遗址
  宋家沟口遗址位于登封市中岳办事处、寺里河与奈河交汇处北岸的台地上,遗址中间略高,南部稍低,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调查时发现。遗址东西宽250米,南北长3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从遗址内新店通往华楼的田间生产路两侧地堰上可明显看出文化层和灰坑的堆积,文化层厚约1—2.5米,内涵较为丰富。在路东耕地的地表内,捡到有少量陶片,遗址西部被新店至华楼公路挖去部分外,其他部分保存较好。整个遗址均为耕地。从采集到的遗物标本来看,陶器有:陶鼎、陶鬲、陶甑、陶钵、陶罐、澄滤器、黑陶杯、陶瓮、泥质红陶鼎、板瓦(内有方格纹)等;陶质均为泥质红陶和泥质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磨光黑陶;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细绳纹、弦纹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