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连平东山塔
  东山塔位于连平县城五公里元善镇东山峰巅,也叫文笔塔,始建于明末清初,是连平县现存最高、最具规模古塔,也是连平作为古代州城标志。东山塔六角七层楼阁式,塔高三十一米。原塔采用火砖、石灰等材料砌成,原塔刹铅铸被盗走,后改为砖砌。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修复东山塔,砌筑加固塔基护坡,换补内外风化塔砖,改木板楼为钢铁网楼层,砌复坍塌第七层,重铸生铁塔刹,并安装避雷装置及铺设观赏地坪等。修缮后东山塔于一九九九年六月竣…[详细]
山下村八角楼
  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山下村八角楼,建于1843年,建成于1860年,耗时17年才竣工,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6308平方米,是河源少有的一座带护城河的八角楼。…[详细]
乐村石楼
  在东源县蓝口镇,雄壮巍峨的青山叠嶂下,一幢依山傍水、建筑规模宏大的大宅威严耸立着。青山、绿水、小桥与老宅炊烟,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画卷。这幢客家民居就是乐村石楼,当地人称之为四角楼或者石角楼。置身于四角楼,你会被大宅独具匠心的建筑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深深折服。四角楼建筑设计独特,布局合理,结构完整,有普通客家民居的共同点,又与普通的客家民居迥然不同,可谓是客家民居建筑上的一大杰作。从外观…[详细]
子轩范公祠
  子轩范公祠,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官田村高地村民小组。 子轩范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砖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前晒坪和半月形水塘,后有风水林。建筑由三路组成,中路与东西两路之间以青云巷相隔,通面阔55.15米、通进深33.78米,建筑占地面积1863.3平方米。中路现为祭祀空间,三进(门堂-中堂-寝堂)五开间两天井四侧廊布局;东西两路为居住空间,族人称“厢房”,形制相同,每…[详细]
长沙炮台旧址
  长沙炮台位于汕尾市城区马宫镇长沙海口处。清嘉庆九年(1804年)县令张再瑛把原在潮沙村北侧的炮台迁至长沙海口,建成长沙炮台。平台为椭圆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配置海防火炮10门。炮台围墙高5.2米,花岗岩石块砌筑。建有营房和辽望哨房各3间。东墙设大门,门顶石匾额刻“镇海”二字。炮台地处海防军事要冲,扼险而守,视野宽阔,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卡。…[详细]
节度陈公祠
  节度陈公祠,是为纪念 桥头立村始祖陈誉而建,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公祠坐东南向西北,为三间四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142.2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碌灰瓦筒,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彩绘、壁画、陶塑工艺精美。公祠首进外置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大门两侧的对联可大致知晓桥头村的历史,两侧各有一青云巷,前廊两侧设麻石塾台,门额嵌“节度陈公祠”石匾,正脊为陶塑博古脊…[详细]
大凹关帝庙
  鹤山境内曾有20余座关帝庙,目前保存尚好的只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当地绅民集资在旧庙基础上重建,并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过的。庙宇包括主座、左右青云巷及左右厢房,面积357平方米。其营造法式与佛山祖庙相仿,体现清代后期岭南庙宇的建筑特点。这座小小的关帝庙汇集着建筑、雕塑、书法、楹联、图书等艺术,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为文物保…[详细]
横山泰安堡
  泰安堡是塘口古堡群中的之一,位于我省第二批省定“红色村”的塘口镇横山村委会,与横山学校同为一体。始建于1807的清嘉庆年间,由刘振槐筹款兴建,坐东北朝西南,长73.05米,宽84.04米,占地面积6139.1平方米,灰沙夯土围墙,墙厚1米,高6米,围墙上用花岗岩条石铺筑跑道,各墙体设有多处枪孔、外窄内宽。该建筑体现了当地客家围屋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清代防御性建筑的实物,2002年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南村天后宫
  韶山南村天后宫坐北向南,始建于宋末,历经修葺 ,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山门、拜厅连接大殿为二进,楹联曰: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砖石柱木梁架斗拱结构,硬山顶,脊上灰塑如意缠枝花卉、八卦图纹、麒麟锦华等,墙际灰塑卷草龙纹、海兽、狮子、锦竹梅花等,檐雕如意、四象九狮、二兔、三羊、五鹤等富贵牡丹缠枝花果纹。该宫灰塑、檐雕、壁画等工艺精湛,展示古代工匠的高超艺术,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清代的建筑风格,对…[详细]
忠良第一泉
  忠良第一泉位于德庆县莫村镇平岗村委会平岗村村口,建于1092年。井后面立石一块,刻有“忠良第一泉”以及“元祐七年”等字。井水清澈,村民过去一直用作日常饮用水,现仍做洗衣等生活用水。该井是德庆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井,更入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对研究宋代古村落形成和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方式有重要历史价值。…[详细]
旧村北帝庙
  旧村北帝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平凤镇新宁社区旧村,占地面积166.62平方米,始建于明代 [1-3]。旧村北帝庙坐西北向东南,面阔进深各三间,砖木结构,单檐布瓦歇山顶,博古脊,人字形垂脊,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旧村北帝庙梁架结构与柱网排列,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及艺术价值,是岭南古建筑的瑰宝 。2022年7月23日,旧村北帝庙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详细]
封开五显宫
  五显宫,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前进村上村自然村,始建于明代(1368—1683年),占地面积186.33平方米。五显宫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各节点置如意纹斗拱,平梁设叉手,为月梁制,梁均砍杀,柱端略有收杀。五显宫供奉的五显华光大帝,是南方民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显宫是肇庆市封开县高规格木构架建筑,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陶母桥
  陶母桥,位于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联西村民委员会东头自然村与新村自然村之间。 横跨星子河。据清同治版《连州志》和 1998 年版《星子志》记载,始建于明代。明清时期,该桥是岭南通往荆楚古道的要道,对研究当地明代桥梁建筑史具有较重要的价值。2022年7月28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东和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及宋墓位于潮安区凤塘镇东和、盛户村,时代为宗祠清,墓宋。2006年,苏氏宗祠及宋墓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丁宦大宗祠
  丁宦大宗祠位于湘桥区磷溪镇仙田三村,时代为明-清。2006年,丁宦大宗祠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外江梨园公所
  外江梨园公所位于潮州市区上水门街头,始建年代未明,清光绪年间重修,是当日潮州地区外江戏各班及潮音班艺人集聚之所。公所座北向南,门额刻“外江梨园公所”六字,门楼檐下,嵌镶雕刻,甚为雅致。门前左右有石鼓。公所门面宽12米多,深度23米多,屋顶嵌镶彩瓷片,装饰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全座分三进,斗拱抬梁式木结构屋架,屋面正脊斜脊均饰以潮州嵌瓷人物造型,一、二进有天井通廊,均为卷蓬顶建筑形式。二座有如戏台构造…[详细]
金石天褒节孝牌坊
  金石镇辜厝村存“天褒节孝”石牌坊。按乾隆《潮州府志卷七》:“天褒节孝坊,在上莆都仙圃寨,为辜廷材妻蔡氏建。”按光绪《海阳县志》载,本县“天褒节孝坊”共有二十一座,经上世纪多场政治运动后仅存龙湖镇塘东村及金石辜厝村两处,此坊历近三百年仍保存完好,三十年前开始对牌坊进行修缮,字迹重漆。但由于牌坊属花岗岩材料,风化侵蚀严重,重漆时部分字迹仅存模糊轮廓,无法辨识。值辜厝村十年修缮之际,和朋友做了字迹辨识,…[详细]
新风林氏家庙
  新风林氏家庙又名林厝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街道新风社区市尾围,迄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是揭阳市区现存规模最大民居古建筑组群之一,2022年被评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风林氏家庙建于清代光绪29年(清末民初),由九牧世家后裔林兆凤、林宪选此地建家庙,正南面榕江西湖,延申至榕江南河,周围由溪河环绕,富有水乡特色。林氏家庙建筑群坐东北向西南,格局是传统三壁连四马拖车形式,共有18座,主要由三…[详细]
名贤公祠
  名贤公祠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是为纪念揭阳南宋名贤黄焕国营建的家族式祠堂,目前已有600多年历史,2022年被列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以皇帝御赐“名贤世家”荣耀牌匾,冠以“名贤公祠”名贤公祠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南朝北,门含岐岭千秋翠,西临碧水玉滘溪,东依壁垒禁城廓,祠前阳埕宽敞,整座典雅雍容,流光溢彩。据史料记载,该祠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距今已有628年历史,是为…[详细]
介公宫巷李氏宗祠
  介公宫巷李氏宗祠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南门社区介公宫巷中段,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揭阳乃至粤东地区现存一座较大型、较完整“宗祠兼民居-四世同堂”的宗祠,2022年被列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概况该宗祠坐西朝东,宗祠主体为面阔5开间、20.2米,进深20开间、52.7米,建筑面积1046.4平方米。宗祠主体建筑为三进二天井、六房、四旁厅、一埕一反照厅构成。宗祠建筑由石木结构,自东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