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遗产旅游

中国文化遗产

魏延祠
  魏延祠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地处山间的魏延祠,有些落魄,有些荒凉,游人罕至,这对镇北征西勇猛忠诚定汉土的魏延来说,有些悲凉,有些凄惨,有些不公,但对“生有反骨”而遭“夷三族”的魏延来说,这样的祠堂,亦是难得的一种纪念。西出梓潼县,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约15公里,就到了三泉乡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远,就看到路边的“魏延祠”石碑。这块石碑,是全国第一个县级《三国演义》学会——梓潼《三国演义》学会会长谢汉杰先生题写的。这里属于卧龙山景区,据《舆地纪胜》和《蜀中名胜记》记载,卧龙山,距梓潼三十里,又名葛山,亦名亮山,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历代方志及有关史籍均有蜀汉丞相军师诸葛亮北伐魏驻…[详细]
通泽大庙
  通泽大庙坐落在我市陈溪乡境内四明山南麓狮山脚下,碧潭清流的达溪绕庙而过,对岸是挺拔高大的双石笋和象鼻洞,险崖峭壁,地势险要,山峰连绵,树木参天,竹海蔽日,鹭鹰啼鸣。当年择此地建庙,因这是一方风水宝地。  庙里供奉着一尊“大庙菩萨”。据历史记载,这位所谓的“菩萨”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一名智勇双全的著名战将,名为“灵姑浮”,后被敕封为“通泽将军”。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96年,吴、越在槜李(现浙江嘉兴)大战中,灵姑浮一马当先用大刀斩落吴王阖闾的足趾,夺来马靴。吴王阖闾身负重伤,羞愤交集,不久死去。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兴兵伐越,激战于夫椒(太湖椒山),越国战败,被吴军围困在会稽山。灵姑浮在…[详细]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位于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境内。1935年1月25日,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沿公路向赤水方向疾进,经大金沙、葫市、小关子进驻旺隆场。当晚探悉川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驻防赤水县城,县长周维安下令附近各乡送稻草到县城给川军垫铺的情报。红一师师长李聚奎当即决定将计就计攻占县城。1月26日拂晓,红军以四个排的兵力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把0藏于稻草中,混在送稻草的群众中向县城靠拢,主力随后跟进。红军行至距赤水县城12公里的黄皮洞、丛盘附近的癞子湾时,与赤水奔袭而来的川军章安平旅第一团、复兴场取捷径而来的第三团同时遭遇。川军在盘问中发现送铺草的老百姓中有操江西口音的,疑是…[详细]
东岸底文公土地庙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形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东岸底文公土地庙位于襄垣县北底乡东岸底村东北。坐北朝南,东西长14.5 米,南北宽13.2 米,占地面积约为191 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山门、正殿,两侧为东西耳殿、东西厢房。正殿石砌台基,高1.5 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为五檩前廊式构架,通檐用三柱,后墙置龛,供神像。东岸底文公土地庙供奉的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传说,韩愈文章绝伦,玉帝见爱,把…[详细]
长洋徐氏古民居群
  吉巷乡长洋村有一群古民居,博得专家的高度赞赏,专家坦言:长洋古民居群古朴壮观,独具风姿,文化底蕴深厚,保存状态良好,是福建大地上传统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一位著名画家专程来这里写生,看到这古朴瑰丽的景观,大为惊讶,执意要多留几天多画几幅,才意犹未尽的离开,画家感慨万千地赞赏: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该古民居始建于晚清年间,传说是一位徐姓钱庄财主,在外做生意积累了大量财富,为光宗耀祖,世代显赫,便耗巨资,大兴土木,盖了这片豪宅。 古民居分前后两排连在一起,坐西朝东,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人建宅选址讲究避风朝阳,依山旁水。这里四周是绵绵青山,一条清泉自北而南从村前流过,非常符合中…[详细]
宁洱观音山寺
  宁洱观音山寺神秘、清幽的宁洱观音山寺,位于茶都古府宁洱县城以北约6公里的观音山上,为普洱市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佛教圣地。观音山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在以后的清康熙60年、乾隆17年和道光29年等历代均有修缮(有各朝代的石碑为证)。该寺院当时颇为壮观,红墙丽瓦,雕龙绘凤,贴金描彩,庄严肃穆,塑有观世音等诸位菩萨和弥勒佛祖、四大天王以及哼哈二将等众仙的法像,宛如仙家圣地。常年有超凡脱俗的僧侣住持、清斋教徒诵经念佛,祈求风调雨顺,太平吉祥。令人痛惜的是,如此一方净土圣地,竟也没能躲过那场“十年浩劫”,终使这座古老的宝刹毁于一旦,仅存的少许残垣断壁静静地躺在山野间二十余年,仿佛在向后人控…[详细]
贵阳黔明寺
  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阳明路,是贵阳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黔明寺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末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广妙任住持,多方募化,增建弥陀殿,成为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殿堂,内供丈…[详细]
甪直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号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现在的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走进二山门,但见天王殿气宇轩昂,单檐歇山式屋顶,戗角起翘采用立脚飞檐式,显示江南佛殿式风格。殿内可看到有明代建筑特点的昂…[详细]
日乌德钦寺
  日乌德钦寺日乌德钦寺,在山南地区琼结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北的青瓦达孜山西面半山腰,海拔3850米。日乌德钦寺,创建于14世纪第一世0时期,后经第五世、第七世、第八世0时期扩建,才形成一座既有庙堂殿宇、又有僧舍宫室的大型建筑建筑群。信奉格鲁派。1959年前有-六百多人,辖溪卡3个:耶隆哈隆康、强玛、伸刹;辖寺庙3座:若康、娘角和东根等。日乌德钦寺由堪钦·尼赤增巴白桑创建(亦说为多吉茨甸巴创建)。堪钦·尼赤增巴白桑出生在后藏“拉堆”地方,曾是第一世班禅克珠格雷贝桑(1385~1438)的弟子,因熟读二万余字的《般若经》,故称“尼赤”(二万之意)。14世纪末,他受邀于琼结县桑华·多吉才旦等人,修建了…[详细]
龙池山澄光寺(禹门禅院)
  江苏宜兴市龙池山澄光禅寺(又名禹门禅院),地处茗岭龙池村,距市区35公里。 据称,澄光禅寺建于宋咸淳年间,有上中下三院。上院在山上玉阳X旁,凭虚阁右,内供观音大士像。中院在龙池山之畔,由邑令丁懋建修茸。永乐年间御赐大藏经一部,慈仁太后赐金观音一尊,金蓝一只。下院背山临峁。明隆庆初年由僧慧澄重建,名士万士和撰记,万民表书,文彭镌碑,时称“三妙碑”。清康熙南巡游龙池山御笔亲书澄光禅寺,后制匾额蓝底金字与山门照壁墙五个大字“面南看北门”相呼应。澄光禅寺鼎盛之时有常住僧人达千余单,时称江浙八大业林之一。由于历史诸多原因,澄光禅四亦几经兴废。“文革”时期,拆庙毁像,僧人被扫地出门,除留下一堆堆碎石瓦砾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