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雷阳书院
  雷阳书院坐落县城东门,化龙桥附近,为一座清代风格的古建筑群。始名“来仙书院”,清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陈柿祚筹资兴建,后任知县狄宽加以修茸,改名为“雷阳书院”。咸丰八年(1858)因兵荒水患倒塌。光绪八年(1882)由知县林调阳主持在县城东隅(今望江中学校址)重建,面积约4000平方米,大门框为石质立柱,两旁有石鼓,门上有林调阳题写的“雷阳书院”四个颜体大字的匾额。大门内,左右两侧为廊庑(教员…[详细]
潜山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位于潜山县龙潭乡万涧村中涧组,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建筑平面座西朝东,呈明三暗五状,由前厅戏楼、中厅“四知堂”、后厅寝堂在一条轴线上构成。原旧构面积约700平方米;曾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公元2004-2005年三次修葺。现有规模已经形成了一个面阔27.30米、通进深42.63米、占地面积约1164平方米的四合院式建筑体系。其中,单檐歇山式戏楼是祠堂里最为…[详细]
东流双塔
  东流双塔位于东至县东流镇江畔南北两端。东至县东流镇江畔南北两端对峙着两座宝塔,一曰天然塔,一曰秀峰塔,合称东流双塔。天然塔坐落在镇北回龙山上,因地势培娄卑伏,形家短焉而建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三月,三载而成。塔高十一丈,周6丈6尺,五层六方,砖石结构。每层门开六扇,内设楼梯,拾级登攀,可至塔顶。上顶以金,下底以石,飞檐翘角,规制壮观。清人冯荃写道:一塔天然俯碧流,登临四面景全收。山连…[详细]
崇德堂戏台
  崇德堂戏台位于石台县阿田乡徐村。建于明末清初。木结构。戏台面阔14.30米,进深6.70米,台高1.90米,台面至天花藻井3.96米。台两侧有“出将、入相”和侧门,分上下两层,上层化妆,下层置衣箱道具等。台上方有天花藻井,四周绘有菊花装饰图案。据考,珂田一带明清时期盛行目连戏,此戏台对地方戏曲史的研究有珍贵价值。…[详细]
上章李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该祠堂座落于青阳与黄山接界的黄萌岭下,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87m2。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重建大宗祠碑记》记载:此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46年(1781),嘉庆四年(1799)完工,历时二十年。其建筑工程巨大,雕刻技艺高超,一向为人称道。而最为众所注目的乃是其工艺精细的木雕、石雕、砖雕。祠堂正面,有三道大门,中门最为高大,两旁有一对黑色大理石的…[详细]
济阳曹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关茶东。该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光绪年间曾扩建修缮。整个祠堂由门楼、曲廊、享堂和寝楼组成。面阔22.6米,长65.5米,为五开间的砖木结构。门楼部分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别具一格。享堂和寝楼部分建筑面积1237.4平方米,中间设有天井,两侧设有庑廊,屋面下部为抬梁式结构,上部大部分是穿枋…[详细]
侯村祠堂
  侯村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堂三进,砖木结构,占地1200平方米。为郎溪县现存最完整、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建筑。该祠为排架式挑梁构造,呈徽派建筑风格。祠内除雕梁画栋、精美的砖雕石刻外,后进南墙保存有四幅完好的彩色花鸟壁画(每幅纵70厘米,横210厘米)。天井内植有两株牡丹,高约1.5米,枝干苍劲,每年开花五、六十朵,花大如碗,艳丽夺目。相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为县内珍稀花木。保护范围:东至凤凰山脚3…[详细]
溥公祠
  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村落。她位于黄山东麓205国道旁,距黄山风景区30多公里。这里虽历尽岁月沧桑,几经盛衰起落,依然可见古祠巍峨,牌坊高耸,老屋林立,老街逶迤。江村宗祠是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代表,其风格充分展示徽派古建筑特色。历史上,江村曾先后建起9座祠堂,除一所江祠外,其余全是江氏祠堂。分别是韶公祠、江氏宗祠、溥公祠、孝子祠、文兴公祠、义兴公祠、胜祖公祠、从政…[详细]
黄田村古建筑群
  黄田村古建筑群。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共8片,黄田片1片,徐村片7片,总面积36.72公顷。黄田片保护范围:东至沿来龙岗西南山脚下、凤形山北侧山脚下;南至凤子河南岸向南30米,沿狮子山、旗峰山,距肆雅堂最东端30米,于培风阁门前;西至象山、赵家山下,沿乡道、村路,最西距2号文物院落150米到转弯处;北至乌龟形山下,面积34.57公顷。徐村片保护范围:(1)涌溪:3座建筑的外边界向四周外扩10米,沿院墙…[详细]
翟氏宗祠
  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北,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五楹三进,仿皇家祠堂兴建,规模宏大,建筑面积约3524平方米(含偏房,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传说,1607年,翟氏家族出了一名叫翟国儒的文武状元,被明万历皇帝封为镇抚大将军,翟大将军奉命在云南平定叛乱,平叛结束凯旋而归时,被0臣害死。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贡献,万历皇帝特赐“忠孝堂”匾一块,此事轰动江南。后许多地方纷纷仿…[详细]
金溪花戏楼
  泾县西阳乡金溪村坐落着两座花戏楼,一为里西阳花戏楼,一为外西阳花戏楼。因建于同一时代,且建筑风格相似,故被当地人称为姐妹花戏楼,每年九月庙会在此酬神唱戏,故又称万年台。建筑特点双台为砖木结构,均建于清同治年间。里西阳万年台前为单檐歇山式,后栋为硬山顶,前台后檐与后栋前檐相交。台基高1.8米,宽12米,台深10米,台前伸出部分宽6.5米,深约占整台的1/2,顶为大方格木条天花,台中以屏板平行分隔为前…[详细]
汪氏住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瀛洲乡汪村,总面积326平方米。该建筑在布局上别具一格,具有园林味。大门有砖雕门罩装饰,经条石巷到圆门,入圆门为一院落,设影壁,饰书卷式砖雕。进一小门进入水厅兼书斋房。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七间,建筑面积为238平方米。上下对堂,二楼通转,硬山式屋顶,-封火墙。建筑内之木鬲扇、斜撑、雀替、驼峰均饰以技艺精湛的雕刻。是晚清徽派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98年5月,公布为省…[详细]
湖村古民居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绩溪县伏岭镇境内,湖村古民居素以砖雕门罩著称面世,尤以余社旺、章祖旺、章祖强、章秀珍等四户者为代表。这些砖雕门罩的风格内容各不相同,就工艺水平而言,可谓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为传统徽派所罕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98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皖政【1998】16号。章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伏岭镇湖村,总面积867.5平方米,为清代建筑。该祠堂为前、…[详细]
绩溪文庙
  绩溪文庙坐落在绩溪县城内北大街西侧,江南第一学宫的庙门临街巍然耸立,与已开放的胡雪岩纪念馆相毗邻,距绩溪县三雕博物馆仅百余米。绩溪文庙以南北为中轴线,作东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是庙门、棂星门、泮宫坊、伴池浮桥、戟门、露台、东西两庑、大成殿。面阔38.55米,进深172.45米,占地面积6647.95平方米。据清嘉庆《绩溪县志》卷五《学宫》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县孙银槎倡议重建文庙…[详细]
三雕博物馆(周氏宗祠)
  徽州历来重视祠堂和祭祀。因为这是“慎终追远”,不忘“木本水源”的具体表现。隶属古徽州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绩溪,古民居、古祠堂随处可见。坐落在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宗祠,以它独特的魁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周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进行了扩建和修缮。原来两堂北面有濂溪书院、桂花厅、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阁,因历史原因现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详细]
唐模檀干园
  檀干园位于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西10公里唐模村。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曾是本村许氏文会馆旧址。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君铸造了唐模,尽孝则成就了名闻遐迩的檀干园。相传,清初唐模许氏有一位富商在苏浙皖赣一带经营36爿当铺,时称36典。其母想往杭州西湖游览,苦于山高路远,年老体衰不便成行。于是这位孝子不惜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模拟西湖景致,…[详细]
宏村古建筑群
  宏村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黟县城东北11公里处,为明、清、民国时期徽州民居建筑群。宏村,又名泓村。公元1131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形成了1401—…[详细]
竹山书院
  雄村的桃花坝、桂花厅、八角亭和竹山书院,彼此映衬,蔚为壮观,自清乾隆以来,为古歙一大胜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历史背景这些建筑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前后建成的,为户部尚书曹文植伯父干屏、生父青兄弟所建。清初,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成豪富。曹堇饴临终二子干屏、青于竹溪建文阁,创书院,修社祠,筑园庭。儿遵父命,于乾隆初着手筹建,历十余年乃成。风景描述竹山书院两旁的石鼓和大门上方斗大的“竹山书院”…[详细]
北岸吴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该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歙县北岸村。建于1826年。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三间三进。门厅为五风楼,八字墙须弥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极华美。中进享堂月报梁、金柱粗硕宏大。檐柱前有黟县青石栏,望柱头刻石狮,栏板上镌杭州西湖风景…[详细]
大阜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位于歙县大阜村。始建于1585年,清同治时重修。三进。门厅为五凤楼式建筑,两侧八字墙上饰以细腻的砖雕。中为院落,石板铺地,两侧为虎廊。中进五开间,大厅梁。柱粗硕,雀替、平盘斗等处雕刻百骏,称百马图。月梁上高悬历朝名人匾额。后进高出地坪1米多,七开间,青石檐柱,重檐,有楼。天井池内有一汲水井,楼上左右两楼梯间有门通祠外后山。该祠气势壮观、雕饰精美。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