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门头沟沿河城及敌台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三岔村”,明万历六年由副都御史张卤倡建。因城北临永定河,故名沿河城。南北两侧城墙上辟有券形水门。北城墙长462米,两端筑有角台,上建马王庙、真武庙、火神庙。城内东、西门之间为衙道,街北侧为林家胡同、李家胡同、王家胡同和都察院。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50米,城墙周长1182.3米,东、西、北三面为直线,南墙为弧形。城墙以条石和巨形鹅卵石砌筑。东西两侧墙上各辟有砖石砌筑的城门,名万安门和永胜门。 景点位置北京门头沟区西北部…[详细]
广济桥(清河大桥)
  广济桥(清河大桥)位于清河镇,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创建的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是明代皇帝谒陵和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一九八二年决定迁建于小月河保护。…[详细]
后门桥(万宁桥)
  后门桥原称万宁桥,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地安门以北,鼓楼以南的位置。桥始建于元代的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开始为木桥,后改为单孔石桥。万宁桥是积水潭的入口,并且设有闸口,漕船要进入积水潭,必须从桥下经过。万宁桥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是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也成为研究北京漕运的标志。现桥面已铺沥青路,仅存两侧栏板,河道已填平建房。 景点位置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详细]
万里长城北京段
  万里长城北京段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密云、怀柔、平谷、延庆、昌平、门头沟保护理由:北京地区内的长城,绵延近千里,保存较完整。这段长城大多构筑在高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万里长城北京段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绵延629公里。以明代长城为主体,由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两大体系组成,二者在怀柔旧水坑西南汇合。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全线共有城台800余座,关口71个,营盘8座。沿线著名景点有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司马台、神堂峪、沿河城等。其中许多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详细]
八里桥
  目的地介绍八里桥又名永通桥。建于明正统十一年(一四四六年),南北走向,长三十米,宽十六米,桥两侧有三十三块护栏雕饰、三十三对石狮,刻工精美,是北京三大古桥之一。八里桥在建国路旁通惠河上,扼京东咽喉要道。咸丰十年七日(一八六零年八月),英法侵略军自天津北犯京师,在此受到三万清军阻击。经过一场石破天惊的血战,三万将士全部殉国,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彪炳清史的壮歌。打开一部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你会惊奇地发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的墨迹未干,英法侵略者便以修约为名,又肆意挑起侵华战争。咸丰七年(1857年)11月,他们派兵攻占广州城,俘两广总督叶名琛囚于印度加尔各答。次年春天又派兵北上,攻占了天…[详细]
昌平朝宗桥
  朝宗桥又名北河沙桥。位于昌平县城南10公里、沙河镇北0.5公里,巩华城旁,跨北沙河水(温榆河),与横跨南沙河水上的“安济桥”相对,相距2.5公里。 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它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 景点位置北京昌平区沙河镇…[详细]
琉璃河大桥
  琉璃河大桥位于房山区琉璃河北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原为木桥,每到汛期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年),开始修此桥,于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桥南北向,横跨琉璃河上,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9孔,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其上均雕有海棠线等纹饰,嘉靖四十年(1561年),向南北两方修路堤,堤宽19.8米,高近4米,总长约2000米,堤面铺以巨型条石,为传说中的五里长街,从修桥到路堤建成,前后20余年,琉璃河石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桥之一。琉璃河大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详细]
北京普度寺
  普渡寺位于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原为清初所建的喇嘛庙。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庆宫一部分。清代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旧睿亲王府改建成玛哈噶喇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渡寺”。普渡寺始建于明代清初,大殿建筑宏伟,台基高大,须弥座式,面阔9间。黄瓦绿剪边殿顶,前厦为绿瓦黄剪边。檐出飞檐共3层,为建筑式中少见。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据古建专家介绍,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这一处。2013年5月,北京普度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普渡寺前巷游玩时间:建议30-40分…[详细]
嵩祝寺及智珠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在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原为并排的3座大寺庙:东为法渊寺,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寺。是明代的汉经厂和番经厂遗址。法渊寺,前后共五层殿:山门殿、天王殿、无量殿、大雄宝殿和后殿。现已废。智珠寺共有六层殿宇。第一层为山门殿和钟鼓楼,第二层为天王殿3间,第三层为重檐四方殿,第四层为后殿(又名净身殿)5间,第五层殿5间,殿后有二层楼。嵩祝寺建筑规模较大,共分3路,主要殿宇在中路。东路有佛堂、经堂等。西路主要为-住宅。中路:从山门到后楼共五层殿宇。山门间,钟鼓楼为重楼建筑;天王殿3间,殿两侧有红围墙;正殿5间;宝座殿5间和二层的后楼7间。嵩祝寺、智珠寺的大部主要建筑保存未拆。2019年1…[详细]
宣仁庙
  宣仁庙位于北池子大街2号、4号,清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祠祀风神,俗称风神庙。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其规制仿中南海时应宫(祀雨神),赐号“应时显佑”,庙曰“宣仁”。庙内有雍正皇帝御书“协和昭泰”匾额,献殿祀风伯,寝殿祀八风神。风伯系司风之神,风神庙之意在于祈求神灵保佑,不使国家遭受风灾。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绘和现场实际调查:该庙四周为庙墙,南端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无考),院内南为影壁,北为庙门,入庙门,东西为钟楼和鼓楼,北为献殿,该殿两侧有内墙,并向北至后寝殿。内墙南部东西各开一随墙门,可进入内墙两侧外的细长跨院,院内各有寮房九间。过献殿北部即为享殿和寝殿及东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