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务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计762处,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建筑(280处)、古墓葬(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其他(12处)等。
挂甲山摩崖造像
  (包括谢悉坤柔圣母庙)挂甲山摩崖造像(包括谢悉坤柔圣母庙)时代:隋、唐、元地址:吉县城南0.5公里挂甲山摩崖造像始凿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宋、金时期多有补刻。现存摩崖石刻隋、唐风格尤甚,个别龛为金代风格,宋代摩崖造像无实物保存,唯有石刻题记存留于此。造像凿刻于坐南朝北的山崖下端,由西至东共有造像5区,每区2一3龛,多为火焰式或尖拱形。雕饰手法基本采用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它石窟中圆雕相比,别具一格。谢悉坤柔圣母庙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祐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现仅存圣母殿,为元代遗构。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减柱造,前檐施大…[详细]
营里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时代:北齐、隋、唐地址:乡宁县城东5公里营里村悬岩上俗名佛洞庙。山上树木茂密,在丛林山花之中,突出巨石一方,长宽高各20米,体积近8000余立方米,佛洞即开凿于巨石之腰。洞前寺宇两进院落为明清建筑,规模不大,有山门、厢房、配殿、献殿等,巨石位居最后,千佛洞则成为寺后佛堂。石窟高3.1米,宽深各4.5米,四壁满雕千佛,现存951尊。雕像刀法简练,姿态庄重,造像手法具有北朝至隋唐风格。洞后局部有后代绘制的壁画,为佛传故事,窟内主像风化严重。窟前寺院内保存有清乾隆七年(1742年)及民国年间石碑2通。2019年10月7日,营里千佛洞石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竖石佛摩崖造像
  竖石佛村摩崖造像时代:宋地址:交城县北部山区岭底乡始凿年代不详,据清道光七年(1827年)碑刻记载约成于金元之际。石刻凿刻于一巨石之上,巨石呈金字塔形,坐西朝东,高7.3米,底部宽8.8米,厚2.7米。岩石东壁共有石窟65个,造像100余尊。时代最早石窟分三层布置,布局整齐、规范。这一时期的石窟,形制较大,最大者宽1.4米,高1.5米,进深1.2米,洞口呈方形,火焰门,具北魏、隋唐风格。洞窟内圆雕释迦牟尼佛及菩萨、金刚、力士等像百余尊。洞壁施墨彩云纹装饰,简洁抽象,似为后人增绘。岩面正中上端洞窟形制较大,雕饰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迎面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迦趺坐,高大肉髻,着双肩大衣,内有神祗支,衣…[详细]
静居寺石窟
  静居寺,位于静乐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丰润镇丰润村南500米处,地处静娄公路之东侧。静居寺座东向西,始建于唐代。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现仅存石窟8个,依山势凿刻功德碑两通。窟内东、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5尊。第1、3、5、6窟门雕火焰券面装饰。石窟平面布局均为方形。规模较小,大部分宽2.5米、深2.5米,高1.87米。四壁均直立,平顶。除第四窟为晚唐时期建造外,其余均为唐代仪凤二年(677)雕造。石窟洞口均为正方形状,门楣上有石刻莲花浮雕,门两侧有垂花雕。3号庙门蹲两个小憎。2号窟壁上有毛笔题字。6号窟门北侧刻有“南天救苦观音菩萨”字样。所立碑文字较模糊,风化比较严重。2019年10月7日…[详细]
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
  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年代:东汉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位于富盛镇乌石村西南800米跳山东坡。岩石呈紫黑色,长28米、宽3米,不规则。摩崖高1.17米、宽1.1米。隶书阴刻;分上下两列:上列一行直刻“大吉”二字,字径高0.40米,宽0.15米;下列5行,行4字,凡20字,即:“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元年(76),造此冢地,直(价)三万钱”。旁有清吴荣光题跋。为浙江省已发现的最早摩崖石刻。2019年10月7日,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
  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年代:唐—民国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位于雁荡山灵岩龙鼻洞。洞中摩崖分布在两壁最上层。以唐贞元十年(794)包举题名为最早。宋刻中7处有纪年,13处有干支纪年或题名,其中“沈括”二字尤为珍贵。元代1处,明代23处,清以来9处。另有宋以来碑刻7通。洞口岭旁巨石上镌“天开图画”四大字,为明代朱晦翁书。2019年10月7日,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杭州孔庙碑林
  杭州孔庙有碑、帖、墓志等500多件,荟萃了自五代到清代的五朝名家手迹的石刻。数量最多的是“南宋太学石经”,现残存86块。馆藏的南宋太学石经以及五代吴越王室墓葬出土的星象图更是难得一见的文物。这块地方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始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此后府学除焚毁重建或规模增扩外,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办学府。2019年10月7日,杭州孔庙碑林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仙岩洞摩崖题记
  仙岩洞摩崖题记年代:宋仙岩洞摩崖题记位于樟潭街道金仙岩村红星自然村南岩洞中,仙岩洞洞口宽25米,深22.3米,高5米,洞内面积约390平方米,洞壁上留有50余块摩崖题刻,现存有文字的题刻39块。从这39块题刻中可以看到:29块题刻有确切纪年可考,唐、宋、明、清各代均有,以南宋绍兴年间最多;题刻的字体风格迥异,体势各异,楷、行、草、隶、篆书等俱全。据民国《衢县志》寺观中记载:“住僧以岩为寺,后洞门外扩建禅宇,称仙岩寺,旧名岩院。北宋皇帝宋神宗赵顼于熙宁元年赐‘寿圣仙岩院’匾额”。从石刻来看,最多的为宋代,因为这与中国宋朝的佛教文化空前繁荣,仙岩洞僧人众多,香火鼎盛有关,与它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分不开…[详细]
道场山祈年题记
  道场山祈年题记位于道场山护圣万寿禅寺东北,石刻内容为元朝湖州路最高长官达鲁花赤来道场山为民祈求丰年的记录,刻录于一块巨大的岩石立面上,文字由万寿禅寺主持编撰,时人谢德懋所书。2019年10月7日,道场山祈年题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阮鹗墓石刻
  枞阳县山西北麓的“黄龙出洞地”,有一座占地面积近四千平方米的墓地。整个墓地,从前往后,由牌坊、墓表碑、神道碑、华表、神道及其石雕像、拜台、祭台、坟冢、墓圹、墓后碑等部分组成,因势造形,因形起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墓地上的明代石刻,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价值颇高,安徽省内少见。神道两边的12件用整块汉白质石料雕琢而成的石雕群像,用料考究,体积硕大,集线刻、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于一体,技艺高超,精雕细琢,刀法复杂细腻,造型生动,神态逼真,是一个集人工之力、自然之力、历史之力共同雕塑的一尊尊精美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定名为“阮鹗墓石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