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7月16日,省政府核定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84处),现予公布。
北山院摩崖造像及刻经
  北山院建筑相当宏伟,殿内有就山势开凿的石刻大佛一尊,大佛为半身,仅头部就高4米、宽4.5米,两侧有十八罗汉。殿后石壁摩崖造像也极为壮观。北山院所在地魏城,历史悠久,西魏建县,唐属绵州,处在四川通往北方的重要驿道金牛道中段。因此,北山院自建成后,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到宋神宗时期,当朝政府曾拨专款对北山院及唐代摩崖造像进行维护,清朝政府也曾对此进行维修。到上世纪60年代,为避免风雨对摩崖造像的…[详细]
绵阳圣水寺
  据民国版《绵阳县志》载:“圣水寺:治西十五里。建自前明,雍正时重修,后屡倾圮,里人重修;民国中,僧觉培建前殿、山门。”寺庙位于山前平坝,解放后改建为小学。新建的圣水寺位于市区西北部宝成铁路西侧山岗。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群众自发修建一座主要供奉观音菩萨的小庙(即后来的观音殿)。其后果忍和尚自成都昭觉寺到绵阳弘扬佛法,得到人民政府和广大信佛群众的支持,逐步修建殿堂,扩大寺庙规模。截至1996年…[详细]
石堂院石刻题记及摩崖造像
  石堂观,又名石堂院,位于魏城镇绣山村3组,坐北向南,七石悬空,峥嵘雄奇,唐宋清各代题刻分布其间,观之奇,赏之雅,是魏城八景之一。同治《直隶绵州志》载:“石堂观,治东六十里岷峨岭下,创自李唐,明末毁于兵燹,康熙中里民任作斌重修,乾隆五十一年僧源明培修。”198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石堂院,又名石堂观,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南五里原赵渠沟,现绣山村境内,岷峨山麓。唐…[详细]
金鹏寺崖墓群及摩崖造像
  金鹏寺崖墓群及摩崖造像位于大英县隆盛镇,东汉时期开凿,呈一字形分布在金鹏寺半山腰上,墓群规模较大,共有十六座,形制基本相同,分后室、中室及前厅,墓宽2米,深9米,高2.5米。崖墓内外皆有大小不等的宋代早期石窟寺,其造像刻于高4米、长约6米的红砂石崖壁上,坐北朝南,共5龛造像,造像优美,尤其以右边崖上造像最具规模和艺术感染力,具有较高的艺术及考古研究价值。保护范围:以-龛摩崖造像为中心向四周外延50…[详细]
大埂子摩崖造像
  大埂子摩崖造像大埂子摩崖造像位于大英县天保镇,坐东北向西南,凿于长10米、高3米的崖壁上,共4龛,造像以观音为主。大埂子摩崖造像是天宝九年的摩崖石刻造像,题记年代完整、明确,石刻原始形制保存较完好,是中国唐代佛教繁荣兴旺的实物佐证,是古石窟寺研究、断代、鉴定的珍贵资料。该处摩崖造像集半圆雕、透雕、深浮雕、浅浮雕技艺于一身,雕刻十分精美。雕刻的人物、花鸟颇具特色,造型丰富多姿,线条优美流畅,神态栩栩…[详细]
普陀岩摩崖造像
  东兴区高梁镇清溪村一组的普陀崖上,有一处长约15米、高约5米的石壁,石壁上有近300余尊雕刻精美、布局合理的摩崖造像,历经风吹日晒后,看上去依旧雄伟壮观。普陀岩在当地又被村民称为“狮子山”,和它紧紧相连的两座山峰,当地村民分别称其为“大锅盖山”和“小锅盖山”。在大小锅盖山的崖壁上,也零星地分布有一些摩崖石刻造像,它们和狮子山上的摩崖造像共同构成了清溪村里的摩崖石刻造像群。作为摩崖造像中一颗闪耀的明…[详细]
威远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镇西镇境内,由大、小老君山、寨子岩、河口水库等组成,距县城22公里,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奇丽险峻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大老君山自隋威远建县以来就是威远与荣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已成为道家的-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清乾隆《威远县志》称为“老…[详细]
石室观摩崖造像
  石室观摩崖造像(阆中市)保护范围:南以第一层自然地势层的层脚沿为界,北以上岩层的岩脚为界,东、西两侧各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雷神洞摩崖造像
  雷神洞摩崖造像(阆中市)保护范围:前(东北)以造像前岩层层脚沿为界,后(西南)以上岩层的岩脚为界,左(西北)、右(东南)各向外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牛王洞摩崖造像
  牛王洞摩崖造像(阆中市)保护范围:前(西南)以造像前岩层层脚沿为界;后(东北)以上岩层的岩脚为界;左(西北)、右(东南)各向外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桐桷寨摩崖造像
  桐桷寨摩崖造像(国家级)桐桷寨摩崖造像位于蓬安县长梁乡桐桷寨村嘉陵江岸,大小共有七龛造像,大小造像共计30余尊,分布在200余平方米的山体崖壁上,距地面高度4.7米。其中1号、2号、7号三龛造像保存较好,其余四龛造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龛一为两尊立式菩萨像,整个造像画面布局严谨,立体感强,肌体丰满,形神兼备,龛二、龛七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式造像。此处造像的造型和风格上看具有明显的唐代造像…[详细]
灵官佛尔崖石窟
  灵官佛尔崖石窟(仪陇县)保护范围:西南面以村道公路边沟为界,其它面以石窟边缘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石凹口观音岩摩崖造像
  石凹口观音岩摩崖造像(广安区)位于广安区肖溪镇桥梁村9组。年代为清代。保护范围:以岩壁为基线向西北、东南方外延20米,11号龛向东北方外延20米,15号龛向西南方外延20米,向上至岩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插旗山摩崖造像
  插旗山摩崖造像(武胜县)保护范围:西以药师佛造像龛壁外延10米,东以土地造像龛壁外延10米,向上以三尊造像外延至崖顶,向下以三尊造像龛壁下端山坡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西外延20米,向东外延30米,上下各外延50米。…[详细]
武胜石佛寺摩崖造像
  石佛寺摩崖造像位于武胜县华封镇桃园村,分布在一长约7米、高4米的岩石上,共有造像尊,西、南两面布局,南壁造像为接引佛(阿弥陀佛),西壁造像为水月观音经变像。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时,其规模与内容,令专家组叹为观止。如今与附近的桃园洞石窟造像一并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佛寺:东以岩体最下沿为基线外延10米,南以4号龛接引佛岩壁最外沿为基线外延20米,西以1—3号龛岩壁外延20米,北以…[详细]
武胜千佛岩摩崖造像
  千佛岩摩崖造像于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建造。长约14.4米,高约7.2米的一片石岩上,顶端浅浮雕高3寸许的小佛像千余遵。岩中一龛刻释迦,高2.8米,文殊、普贤分坐两侧,各高2.26米。龛上的小飞天,生动简练,近似敦煌。龛下正面浮雕乐伎一排4个。龛外两旁刻供养诸菩萨,高1.5米。所刻诸佛像均比例适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经上造像构为一整体,紧接此整体右侧,另刻一高2.28米大腹便便的布…[详细]
浪洋寺摩崖造像
  浪洋寺摩崖造像(宣汉县)浪洋寺摩崖造像位于马渡乡石林社区,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初毁于唐末宋初兵祸,后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79)重建如初,寺名大慈寺,明景泰元年改为丰饶寺,-九年再更名浪洋寺。咸通十二年又经东乡县令、阆英县治所马渡主薄、石鼓县押司三人合力筹资扩建,致规模更大。清康熙时再度修缮。该寺院最终毁于民国火灾。目前仅剩一座摩崖造像,摩崖造像面积83.64平方米,存有23龛145尊佛像,是四川…[详细]
梭罗碥摩崖造像
  梭罗碥摩崖造像位于渠县报恩乡,开凿年代为唐代。共计造像四龛,原凿于一宽7米、高2.4米、面积16.8平方米的独立岩石上,因地层下陷,导致从第2龛中部断裂一分为二。1号龛一菩萨二侍者,主尊为观音,侧立善财和龙女。2号龛一佛二侍者二武士,主尊释迦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两侧各一侍者,龛沿各刻一武士像。3号龛一菩萨二侍者,主尊为六手观音,坐于金刚座上,六手持仙桃、月亮、太阳、青蛇、宝剑,两侧有侍从。4号龛刻…[详细]
乌桥千佛岩摩崖造像
  乌桥千佛岩摩崖造像(大竹县)保护范围:分布范围向东外延6米至小道,向北以1号龛顶外延50米至玉皇观为界,6号龛向东、向南外延40米至六角丘,向西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佛尔岭石窟
  佛尔岭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三块岩石各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