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年后建成,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这座寺庙内大小建筑约60处,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势和景物衬托,布局灵活,又不失庄严肃穆。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近年来,在大红台上的“御座楼”隆重推出了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它通过提炼寺庙落成、皇帝庆寿、和土尔扈特部回归等重大事件,用歌舞形式表现出“康乾盛…[详细]
承德殊像寺
  导游全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会乘殿等组成,其中,会乘殿是寺内主殿,殿内供观世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像前左右置三层楠木佛龛,两侧各一座楠木万寿塔,内供无量寿佛。后殿主要由宝相阁、清凉楼、香林室和配殿等组成,宝相阁内原有木雕骑狮的文殊菩萨像,阁名是乾隆帝御笔亲题。殿阁外还堆砌有别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介绍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东临普陀宗盛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汉族庙宇建筑为主。殊像寺内的-均为满族,供奉的主神为文殊菩萨,当时民间认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所以该寺又有“乾隆家庙”之称。河北承德市…[详细]
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所以在藏式风格中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汉式风格,如庙的前部就完全为汉族形制。庙后部的大红台妙高庄严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其建筑为三层楼阁,沿袭了藏式风格,殿顶铸有八条鎏金铜龙,每条铜龙重约一吨,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看点在大红台东北角有一座重层小楼,名为吉祥法喜殿,是六世班禅寝殿。在庙的最北端是一座八角琉璃万寿塔,塔顶覆以黄琉璃瓦,结构玲珑,色调古雅,突破了全庙的空间轮廓线,丰富了建筑群的艺术效果。须弥福寿之庙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供来京庆贺乾隆70大寿的六世班禅居住、讲经用,占地达3.79万平方米。交通…[详细]
承德罗汉堂
  罗汉堂位于承德市市区内,为清古建筑。1982年7月23日,罗汉堂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承德汤泉行宫
  承德汤泉行宫承德附近,温泉胜多,但是被清朝皇帝青睐且开辟为皇家行宫的却只有承德县头沟这一处。在距承德市区仅44公里的头沟镇汤泉村,有清代汤泉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现在仍存正殿、门殿、汤池、御制石碑、假山和围墙。康熙皇帝第一次发现汤山温泉是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他入浴之后,觉得温泉水更得暄暖,乃宜于体,于是便筹划修建行宫。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承德的避暑山庄已经初具规模,汤泉行宫正式兴建。因为原有龙尊王佛庙,便将各处殿宇维修一新,在庙后的山坡上修建行宫。也就是康熙在碑文中所说,缭以周垣,构行宫数椽,为避暑休沐之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圣祖玄烨亲自撰…[详细]
白河南遗址
  白河南遗址位于承德县白河南西北台地,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 1982年7月23日,白河南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承德土城子遗址
  承德土城子遗址位于承德县头沟瓦房村,为战国古遗址。 1982年7月23日,承德土城子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梓木林子古墓
  梓木林子古墓位于承德县梓木林子,为辽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 ,梓木林子古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山戏楼
  凤山戏楼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为清古建筑。1982年7月23日 ,凤山戏楼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四角城址
  四角城址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骆驼场,为金、元古遗址。1982年7月23日 ,四角城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