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6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堼遗址
  西堼遗址位于沾化县冯家镇西堼村西北500米处,秦口河和迷河沟分别穿过遗址东侧和西侧,遗址地势为一高于四周耕地约1.5米的漫坡状台形地,因河流冲刷,文化层直接暴露,深度达2.5米,河边堆积大量陶器残片,其中包括夹蚌红陶罐、灰陶罐、多式陶豆、筒瓦片等,并出土有铜戈、同钱币等文物。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西堼遗址”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为青石质碑刻,水泥基座,面南而立。“遗址自公布以后,在完善”四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保护管理工作的力度,至今”遗址“保存基本完整,未曾发掘。…[详细]
西南庄遗址
  西南庄遗址位于长山镇西南村。遗址文化层中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文物。1992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政发【1992】77号文件)。…[详细]
信阳故城址
  信阳故城址位于无棣县城北8.5公里处,面积0.8平方公里。山东通志称“信城”、俗称“小鞍城”、“歇鞍城”。相传韩信由燕伐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韩信下令仿靴筑城,旧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今遗址西南偶,城垣残迹尚存50余米,高10余米,夯土斑斑,依稀可见。曾出土战国“齐法化”刀币及秦汉时期铜剑、箭蔟、陶器等文物。1987年,地区文物普查组对遗址全面考查,从城体格局、构筑方法、城土中夹沙陶片等方面测定,该城址约筑于战国后期至两汉初期。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贤城遗址
  贤城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2米。1988年探得长宽各1000米的城墙基址。墙基宽约20米夯筑,夯层厚10—12厘米,夯窝径6—8厘米。时代不晚于东周。遗址中部发现隋唐时期寺址。采集遗物有:商周时期夹砂褐陶素面鬲、夹砂红陶绳纹鬲,战国兽纹半瓦当、灰陶豆、灰陶兽足鼎等残片。另有汉代铜俑灯、铜铺首,灰陶壶、罐、盘残片等。《山东通志•古迹四》“奄城,在博兴县东北10里。昔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薄姑,此其故城,今俗称名嫌城。”…[详细]
凤阳石桥
  凤阳桥为青石结构三孔拱形桥,位于滨州市博兴县湖溪镇仗八佛村。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创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原称凤阳桥,清称青龙桥。南北横跨于卧龙河上。三孔石拱桥,东西长6.5米,宽4.4米。桥基南北两面各置分水石两块,桥栏南北两面栏柱各6根,拦板各5块。栏版上雕饰“丹凤朝阳”、“八仙过海”和“四季花鸟”等民间故事。桥栏上尚存“明嘉靖岁在癸亥建立凤阳桥”和“清道光岁在戊戌重修青龙桥”题记。…[详细]
东鲁遗址
  东鲁遗址属于商周、汉、南北朝文化遗存,位于博兴县曹王镇东鲁村,采集遗物有商周时期夹砂黑陶素面鬲口沿、夹砂灰陶绳纹鬲口沿、鬲足、泥质灰陶豆盘、豆把,汉代泥质灰陶罐口沿、奁腹等,遗址曾建有寺庙,已废圮,并曾出土北朝石造像,泥质红陶罐口沿、瓦当残片等。1992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利城遗址
  利城遗址位于县城东15公里之后利城村东200米处。遗址南北200米,东西100米,略高于四周,呈现鏊面状,土黄褐色。遗址地面有汉代砖瓦及商周时的陶片。遗址东及东南半公里处各有汉墓1座,后皆平掉种地。平墓时出土铁剑1把,铜镜1面。遗址西南1公里的岭上有汉代墓群,东南江苏境内有古城遗址。《临沂县志》载,汉武帝无朔四年城阳共王子刘钉为侯国于此。该遗址为汉代遗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村高遗址
  村高遗址属于龙山、商周至汉代文化,该遗址位于博兴县兴福镇村高村,采集到的器物以夹砂红陶、夹砂黑陶等龙山文化陶片为主,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罐、鼎等,还有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绳纹鬲口沿、泥质灰陶簋,汉代泥质灰陶盆口沿、壶口沿、白陶壶口沿等。1992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寨卞遗址
  寨卞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1983、1987年钻探获得面积约16万平方米商—东周时期的城址遗存。城墙基宽12米,夯窝径6—8厘米,夯层厚8—10厘米。采集的龙山文化陶片多夹砂褐陶、黑陶、红陶,纹饰多弦纹、竹节纹、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鼎、盆、蛋壳陶杯等。另采集有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灰陶绳纹鬲口、灰陶簋、泥质灰陶大腹豆、罐残片。战国时期泥质灰陶太阳纹半瓦当残片,汉代灰陶罐口、壶、盆口等。《博兴县志》载:“蒲姑城在县南十里柳桥庄”,《青州府志》云:“蒲姑氏,殷所封也。成王时,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其人于齐。晏婴所谓蒲姑氏因之立也。蒲又作薄,今博兴。”《括地志》载:“薄姑城在青州博昌…[详细]
博兴丈八佛石造像
  丈八佛为一青石圆雕石造像,位于博兴县湖滨镇丈八佛村内。该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造像由立佛及底座两部分组成,通高7.1米、像高5.6米。佛像高肉髻,面长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胸前结带。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上刻力士、博山炉、迦娄罗、供养人等,还刻有文字,惜漫漶不清。附属文物现存石碑三通:“明成化元年重修兴国寺碑”、“明万历十二年重修兴国寺碑”、“清道光六年重修兴国寺碑”。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时,该处有寺,名曰“兴国寺”。北齐天保年间(550年—559年)建有丈八佛殿,隋、唐、金天眷及皇统、元元贞、明景泰、成化和万历年间都对寺院进行过重修。清道光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