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凤山、周崎山故居
  道县周凤山周岐山(清代著名将领、亲兄弟)故居地址:道县祥霖铺镇时代:清…[详细]
湘桂古道永州段
  湘桂古道(永州段)湘桂古道,又称潇贺古道。溯潇水下贺江,由道州经江华入广西富川到贺州,或经江永入广西富川至贺州,是沿袭了几千年的沟通萌渚岭南北的交通要道。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萌渚岭湖南与广东、广西之间,自古为阻隔五岭南北的天然屏障。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3),在郴道的基础上朝廷扩修,成为南下广州的水陆联用的“新道”。自秦汉至清末乃至民国初的两千多年里,这条湘桂古道对促进我国的南北统一,加强各族人民的融合,促进江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湘桂铁路和京广铁路修成后,湘桂古道的功能开始衰退。自20世纪50年代在潇水修建了双牌水库和涔天河水库及公路的日…[详细]
蓝山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蓝山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舜水河上,始建死去活来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全部采用大块青石砌成,建立在峡谷祼露的两块巨大岩石上,单拱,跨度17米,高达14米。其跨度和高度在湘南罕见。清乾隆五十三年,县吏梁群长等人为方便往返湘粤民众,发起募捐,雇匠凿石,用工万余,耗银千两,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改建成石拱桥。道光六年(1826),县人彭与龄父子及陈太虚等人在桥面加砌石台桥栏,万年桥方告竣工。立碑桥西,镌文“万寿无疆”,故俗称“万年桥”。万年桥附设设施“积寿亭”位于右桥西岸,横截山腰盐道,亭内置有整石凿成的巨型茶缸,可盛凉茶七担,…[详细]
虎溪村古建筑群
  千年古村——蓝屏虎溪村位于县境西北与宁远县交界之地,紧靠“一圩跨两县”的宁蓝古圩场。因村后石山如虎形。村落溪水潺流不绝,故村以“虎溪”为名,唐宋年间始有谢姓人居住,明末清初黄姓人迁居于此,至今已历千年,全村约900人,绝大多数为黄姓。该村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其古建筑群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左右及祠后依次修建,石板作路,卵石修坪,或单门独院,或依墙而建,门头题字,左右对联,檐下彩画栩栩如生,鲜艳如初,更兼巧夺天工的飞檐翅角、门窗雕花、木狮雕绘等等,显示出浓郁的古代湘南居民建筑特色。…[详细]
唐家古井
  新田县枧头镇,有一个古村唐家村,建村历史已超过500年,有村志记载,唐姓人是从永州迁来。唐家村,一个现代建筑与古村交织的村落.村前一方池塘,清澈如旧,池塘边的石墙,依然那么黝黑光滑,池塘下面就是一口古井,造型独特。四眼古井,两边是长方形水井,中间是一眼圆形水井,井台全用花岗岩石铺垫,井台之上的道路也是用花岗岩石铺面,这就很好地防止了污水下泄。入水井边的石阶梯也是大气平整。古井之上有一口水塘,但井水的来源并不在此,而是在距离水井南边有一、二公里的山边引入。据当地村民讲,以前是用石质建材垒砌成沟渠埋于地下将山边的水引入;现在则是用管道引入。这是此井的一大特点。古井其独特的设计和造型是可让唐家村村民…[详细]
谈文溪村
  谈文溪古村和古建筑群谈文溪古村落位于新田县三井乡谈文溪村。该村是典型的人居场所,择地而居,后靠山,前依水,伐有其林,耕有其田,行有其道,饮有其水。其建筑相邻相依,可互相照应,又被宽敞的石板路分开。每栋建筑有正门、侧门、后门,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其封火墙、重檐翘角、门楼、青石板道路、完整的排水系统,具有河南建筑的特色。现存古民居26栋,门楼、家庙、驿站、绣楼各一座,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大都为明末清初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文溪家庙、门楼、驿站、绣楼。其家庙为三进砖木结构,分前戏台、中天井、东西两侧厢房、后大殿;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其宅第建筑风格均一致,为前大厅,后神堂,左右各两厢房。所有古建…[详细]
彭梓城村古井
  新田县枧头镇彭梓城村是一座古村落。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而其最有名的当属古井。彭梓城村原有古井七十二眼,现存二十四井,在众多遗存古井中,最大最有名且保存最好现仍然在使用的又当属“沐溪犀牛井”。“沐溪犀牛井”因井中一石酷似犀牛卧水而得名。犀牛井旁边有数块碑刻,说明古井在此已有八百多年了。…[详细]
枧头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位于湖南出新田县城四五公里的大冠岭上。古村落民居和古文化遗址至今保存完好。这些民居、古迹,地处风水宝地,设计巧妙,制作精良,气度不凡,神韵犹存。龙家大院三面环山,前有池塘,现存古民居60余栋,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成。房屋古朴大方,宽敞适用,不事豪华,很少装饰,街巷整齐规整,巷道内不见污水垃圾。最有特色的是建筑门壁上的对联,字体娟秀飘逸,含义追求恬淡自然,返朴归真。其中一联颇能反映主人高雅志趣。该联曰“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靖节先生即陶渊明,陶的居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零陵太守龙伯高“敦厚周慎”等“八德”一直在龙氏家族中传承,这些房屋的主人…[详细]
大冠堡
  大冠堡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大发现,在新田县发现两个古堡群。一个以毛里乡的大冠岭上的大冠堡为中心,周边5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冠堡、新宅岭堡、大利堡、百万城堡、龙形堡、龙秀堡、凌宵堡和狮子望月堡;一个是以石羊乡“南国武当山”为中心,周围群山之中散布着龙潭堡、牯牛岗堡、白米寨堡、石古寨堡、飞龙堡、乐大晚堡。这两个古堡群相对独立,又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各堡与中心堡举目可及,呈众星捧月之势。其中大冠堡的处这一带山岭的最高处,海拔685米。堡内共有17个房间屋基,总面积7000平方米,内城墙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原高度5-6米),城墙上的走道平均宽约2米。除房屋外,古堡内还有两个蓄水…[详细]
新田李氏宗祠
  金盆圩镇的李千二古村,这里有一处代表着李氏宗族文化与灵魂归宿的地方—李氏宗祠。李氏始祖李百一,原籍江西泰和县,宋末因躲避战乱带领族人迁居湖南新田,因金盆圩镇地处盆地,气候宜人,非常适宜人居住,便决定迁此地,并于元天历二年(1329)组织族人在此始建李氏宗祠。岁月变迁,李氏宗祠几经风雨洗礼,但族人们仍承先志,不遗余力多次维修宗祠。据族谱记载明永乐十五年(1418)李文昇发动族人对宗祠进行了整体重修;明万历十九年(1592),李一本带领族人修缮了宗祠的残破部分;清雍正元年(1723年),李开宅组织族人再一次对宗祠进行了大规模重修,现在李氏宗祠的规模和建制保留的就是这次大修以后的模样。古人建祠选址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