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3月9日,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共计684处(含现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1处),已经江西省政府同意,现予公布。
时氏宗祠和时文师川堂屋
  时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浒村村委时家段自然村,始建于元代中晚期,坐北朝南,砖木瓦结构,占地面积为2220平方米。砖木瓦面宽60米进深22米穿斗结构,斜坡面阴阳合瓦屋顶,地面用材地砖,前、中、后三进,四口天井,14开间,梁柱门窗系各种花鸟人物木雕图案,整个建筑呈皇宫殿式,假九重。由48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支撑,分义路、礼门、中大门,前殿琼楼仙罗盖,中殿高悬各朝皇赐褒典,两根蟠龙石柱是由整块花岗岩石雕刻而成,全长4.3米,围径1.63米,一对栩栩如生的苍龙游戏于石柱云霞之中,如此精美的雕刻艺术作品和整体建筑,为铜鼓古城建筑工艺和客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该宗祠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客…[详细]
铜鼓县摩崖石刻群
  摩崖石刻群于1983年公布为铜鼓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鼓石”石刻,是我县最闻名的石刻,我县因其取名,也因此而古今闻名。据《义宁州志》载:“铜鼓石在武乡二十四都,屹立数丈,形如铜鼓,相传许旌阳逐蛟过此,石中有声,疑以为怪,挥剑劈之,今一石中分,宛如剑劈,县诸石屹矗,森若列载,故因其胜而建官司马。”“试剑”石刻,明末隆庆年邓子龙书,与“铜鼓石”同一石体,又名“试剑”,下则署“武桥”二字,为邓子龙之别号。“潘周过化”石刻,与“铜鼓石”同一石体,明末邓子龙书,是我县重要石刻之一。“潘周过化”其含意是:江西巡抚潘季驯,巡道周思敬派鄱阳守备邓子龙到赣西边陲,镇压了李大銮农民起义之后,铜鼓地境才开化…[详细]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湾老屋)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湾老屋位于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境内,始建于民国初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740平方米。1934年,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也受到极大威胁,在最困难的时候由万载小源迁至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的毛湾老屋。当年,这里的群众主动让出自己的住房,拿出自己仅有的粮食来支援湘鄂赣省苏度过难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革命时期当地的群众虽遭反动派的摧残,该旧址也经历了反动派的洗劫破坏,但该旧址至今还由当地村民保护完好,并常年对外开放。…[详细]
湘鄂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毛湾新屋)
  毛湾新屋位于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始建于民国初年,座北朝南,砖木土混合结构,前后两进,总占地面积690平方米。1934年,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实行错误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长征,在这种情况下,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党政机关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不得不离开万载小源,于同年1月迁到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原幽居乡),省军区司令部就驻扎在毛湾新屋,当时湘鄂赣省军区司令员徐彦刚同志在这里开展过许多革命活动,同时,毛湾新屋也是湘鄂赣苏区作战指挥部。毛湾新屋是铜鼓根据地最早开辟的一个苏区,也是当时全县和湘鄂鄣省的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全省的斗争总指挥部,它为中国革…[详细]
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武曲宫)
  武曲宫——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武曲宫位于铜鼓县永宁镇江头村屏风组境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土木结构,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栋。前栋之间有一大演武场地。现存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武曲宫与奎光书院曾是铜鼓客籍数十姓捐资创建的培育文武人才的两处孪生教育场所。武曲宫是习武之地,即铜鼓历史上唯一的也是最早的演武馆。清代铜鼓客家的5名武进士和50多名武举人都是经此习武而登科举。这里同时设社学“重光堂”。民国六年起,铜鼓客家人又在此创办了“聚奎女子乙种职业学校”,开了女子职业教育之先河。1927年,毛泽东亲临铜鼓领导秋收起义期间,武曲宫是起义部队屯兵之寺,并在…[详细]
幽居会议旧址
  幽居村,简称幽居,又名优居。地处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西北部,西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桥乡相邻,北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东港乡相交。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于当年9月17日在铜鼓县幽居乡召开了一次组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边特委的联席会议,即幽居会议。会议地址至今保存完好,而今是当地的庙宇,保佑一方平安。当时,选择幽居与这里崇山峻岭、偏僻不无关系。…[详细]
毛泽东同志化险福地(吴家祠)
  毛泽东化险福地景区,在与湖南浏阳张坊镇交界的铜鼓县排埠镇月形湾。这里自古就是湘赣两省的交通要道,那一条条被绿色淹没的弯弯曲曲的古老石径,记载着这里辉煌的过去。历史上这里曾经行人如织、商贾云集,湖南的鞭爆、烟草,江西的木竹、白酒等,都要经过此地进出湘赣两省。站在大沩山麓朝这里了望,恰似一弯月亮,在青山绿水中若隐若现。月形湾景区占地面积400亩,2005年12月26日奠基,2006年9月9日动工兴建。已投资1200万元。福地广场由三部分组成,即毛泽东铜像、铜像基座与台阶。底座为一级台阶,寓意毛泽东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代领袖。铜像基座高1.927米,进入景区大门和登上广场的台阶分别为九级,寓意为192…[详细]
大观塔
  大观塔座落在县城南郊锦江河畔状元洲对面。大观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塔高46.53米,七层八角,每层四门,屋顶悬如覆釜。青砖结构,内砌夹墙巷道,有石级盘旋而上,可至塔顶。清嘉庆刘丙在上高任知县时,曾在大观塔燃长明灯,“上烛重宵,下照百里”,日夜不息,且有专人守护。燃灯之,据说是建观塔后一段时间,上高不仅“科弟”者“迈逾往昔”,而且上高人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亦超过建塔前。大观塔建成近二百年,历经沧桑,仍坚固完好。若春秋佳日,晨光夕照,塔影横斜;蒙蒙雨日工资,则云烟缭绕,情趣别致。建塔以来,登游者不断。清县令谈有本登游大观塔吟咏:“大观塔峙锦江流,佳节重登忆旧游。。。。。。。万家楼”。…[详细]
上高古石桥
  上高古石桥(含梅沙桥、苑新洪口桥、敖山石洪桥)梅沙桥:又名金锁桥,位于江西省上高县南港镇梅沙村。建于明代,为三孔青石拱桥,清康熙20年李姓重修,此桥是现存唯一有桥亭的古桥,已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据说,初建时此桥叫“金锁桥”,不知从何时起因桥建在梅沙村,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学名,习惯地叫“梅沙桥”。梅沙桥是由本村曾任高邮知州的李正华在明万历年间倡议建造的。敖山石洪桥位于上高县敖山镇,为清代建筑,其水上、陆地的这种桥体和分洪双重功能集一身的桥梁在江西仅见,在全国古桥类中也很少见,有重要文物价值。…[详细]
三朝侍御木牌坊
  “三朝侍御”牌楼,座落在县城西南部的南港乡马湖村,离县城27公里。明末始建于县署前,后移建状元洲,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于马湖村,为巡按御史曹汝兰而立。牌楼系楼门式样,木质结构,十二柱三楼三间。高8.50米,宽7.55米、长5.80米。通体施朱漆。庑殿顶,正楼和边楼较以多攒斗拱承托。泥瓦覆盖,正脊中冠宝瓶,两端鳌鱼吻,饯脊较长,四翼角尖塑龙翘起。楼之下为八角形藻井,彩绘人物花卉图案。中开间为通道,设硬板门各扇彩绘武门神。左右两间正面木板为壁,两侧砖墙与八字形砖墙相连,粉饰白灰。并各置固定长板凳。牌楼内建简易木构灰泥瓦亭。斗拱上悬“恩荣”竖匾,下悬“三朝侍御”横匾。正柱挂木板对联两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