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3月9日,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共计684处(含现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1处),已经江西省政府同意,现予公布。
双港口浮沉坝
  双港口浮沉坝位于鹰潭市月湖区白露镇倪家双港口村,长约50米,宽约30米,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我国建国后修建的两座浮沉坝之一。浮沉坝为钢筋混凝土建造,中为空心,注水则沉,泄水则浮。在河两岸各有一个控制房,里面是控制坝体浮沉的机械装置。东岸有一座可以拉升的门,灌溉时将门拉起,引水入渠。这是我省首次发现该类型的河坝,对研究近现代浮沉坝构造和鹰潭水利设施历史发展有一定价值。…[详细]
张留孙墓
  张留孙墓位于贵溪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道学世家坊
  道学世家坊位于贵溪市鸿塘镇黄柏徐家村。明万历年建,4柱3间5楼,石料建造。座北朝南,高6米,宽7米,龙门坊下石坊上刻有凤鸟朝阳等浮雕,中间小额坊上刻有“道学世家”四字,刻记“万历乙卯冬月立”之款,正楼中央双钩石刻“贡元”两个大字,旁边四柱上另刻有楹联两幅。该牌坊有确切纪年,刻字清晰,保存完好,对研究明代牌坊建造和雕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曾家古建筑群
  曾家古建筑群(含曾在公祠、曾云公祠、中将堂、会友堂、赏月台)一、地理位置务义港曾家清代建筑群,位于贵溪市耳口乡耳口村曾家村小组,泸溪河的中游,与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龙虎山和上清天师府接壤。交通便捷,铁路有鹰厦线,设有圳上火车站;公路有鹰潭至冷水至资溪公路且路面均已水泥硬化;水路有泸溪河直通天师府和龙虎山。建筑群依山傍水而建,树木苍翠,设计别致,环境优美,用料考究。二、范围面积“务义港”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三十至五十年间(公元1765-1785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整个建筑布局呈“品”字形,分为“曾氏公祠”、“鱼塘花园”、“经学书院”、“住宅”四大部分,占地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当年有84…[详细]
红十军指挥部旧址群
  红十军指挥部旧址群(含周坊红十军反“围剿”作战指挥部旧址、周坊红十军改编为红十一军旧址、周坊暴-动-方志敏指挥部旧址、周暴-动-黄道指挥部旧址)1929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周坊,成立了中共贵溪临时委员会,并以周坊为轴心,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详细]
夏鼎墓
  夏鼎墓碑置于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上清镇桂州村东首。碑为汉白玉石刻,碑高3.75米、宽1米,厚0.33米;其中碑头0.5米,碑头有4龙戏珠;明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立。…[详细]
天源德药栈
  以前上清有六家药店,且“天”字号居多,其中天源德药栈规模最大,店主为樟树人曹氏。药店始建清末,建筑面积2788平方米,砖木结构,分正房、马房、储藏间、杂物间等几部分。药店是三进门,头门经营药材零售,二门经营批发,三门面积最大,主要是进行药材加、炮制。天源德药栈虽为近代建筑,但采光技术却别具一格。为使店内光线明亮,店主采取斗拱采光的办法,屋上面分别开着四角、八角形的雕花天窗,天窗上盖着明瓦,同时在大门两边墙体上还开着两扇窗户,西边山墙开砌出两个向上竖的长条形的外窗内宽的“条窗”,这样一来,店内的光线就相当充足了。另外房子的外墙非常特别。外侧是青砖所砌,里侧是木板,而在青砖与木板之间还叠放着瓦片,…[详细]
龙溪书院
  龙溪书院占地约500平方米,正房一连三进,砖木梁架结构,进深26米,宽23米,高6米,有学舍十余间,大门为牌坊式“八字”门楼建筑,门楼青麻石结构,上下三层,呈塔形,翘起的沟檐,镂空的雕刻与戏曲人物为内容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图案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精美的建筑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水平。清大文学家、戏曲家蒋土铨撰写的《龙溪书院记》给我们勾勒出书院当时的盛况。这座历经240多年在全市乃至全省屈指可数、尚保存完整的古代书院至今风韵依旧,让人怀旧。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余江县衙
  余江县衙位于锦江镇中心街,始建于宋代,元代至清代曾几建几毁,民国六年曾重修。县衙坐东北朝西南,石砖木结构。面阔59米,进深82米,占地面积4838平方米;大堂为悬山屋顶,抬梁穿斗式。青瓦覆盖,釉瓦滴水。红石墙面,红石地面。整座衙门原本共六进,依次为大门、仪门、过冈亭、大堂、花厅、住房等六部分。余江县衙是江西省仅存两处较为完整的古县衙之一。县衙依山临水,气势宏伟,“玉真山峙其后,云锦溪环其前”,选址甚佳。县衙后有玉真台、经德堂、柳祠桧色等名胜,东有果老丹池、挹仙亭等古迹。县衙前西面有北宋时知县崔同亨建的云锦楼,可下瞰锦水,远眺黎浦岭。白天帆影悠悠,夜晚渔火点点。站在县衙前,远近胜景尽收眼底。清朝…[详细]
余江血防纪念馆(送瘟神纪念馆)
  余江血防纪念馆是1978年10月由余江县委、县政府兴建,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国血防的一面旗帜——余江血防纪念馆。据《余江县血防志》记载:“血吸虫病在余江流行时间可能有三、四百年,而严重危害也有一、二百年,仅解放前30年间,全疫区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的达29000人,毁灭村庄42个”。新中国诞生后,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灭螺运动,历经10余年的艰苦奋斗,1958年取得了抗击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祖国血吸虫病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