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小恩达遗址
  小恩达遗址是今考古界近年发现的西藏地方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因位于昌都镇的小恩达村附近而得名。小恩达遗址海拔3200米,面积为10000余平方米。经1986年调查并部分考古试掘,发现有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和木炭渣等遗存。据推测,年代与卡若遗址相近,文化特征与卡若遗址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距今约4000多年。景点位置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县城北小恩达村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皮央和东嘎遗址
  西藏阿里东嘎石窟遗址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札达县城以北30余公里的东噶村,海拔为4100米左右。西藏古格时代的宗教艺术遗存较多。主要有,古格王国遗址的白庙和红庙中的壁画、札达托林寺壁画、东嘎皮央石窟遗址壁画、札达喀则聂拉康石窟壁画等。有关考古资料介绍,东嘎石窟是西藏西部后弘期早期佛教文化复兴期的主要艺术遗存之一,是现存古代谷歌王国石窟群中规模最大一处,是目前所发现海拔最高、壁画面积最多的高原石窟群、也是西藏西部保存较完好、内容较丰富的石窟壁画之一。东嘎石窟壁画里除了常见的佛像、菩萨、-神、曼陀罗等图像外,是苦力的动物、植物和几何装饰文案,颇具有特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其石窟壁画也做了完整的描述和广…[详细]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时代:旧石器时代地点:洛南县城关镇(老关梁村,八里桥村,曹洼村,窄口村,尖角村,马桥村,陶川村,庄塬村,杨底村,杨川村)、永丰镇(白塬村,周坡村,冀洼村,白洛村)、卫东镇刘村、保安镇眉底村、灵口镇(黄坪村,黄塬村,王岭村)、古城镇古城街村、三要镇北司村、石门镇(下樊沟村,杨河村,庵岭村,东山村,苏冯村,罗沟村)、麻坪镇(槐树坪村,麻坪街村,孤山村)、石坡镇(石坡街村,桑坪村,梁头塬村,周湾村,李河村)、庙坪乡(官桥河村,邢塬村)、四皓乡胡河村、谢湾乡(张塬村,东河村,董底村)保护范围:东经109°44′10″-110°40′06″, 北纬33°52′00″—34°25′58…[详细]
龙王辿遗址
  龙王辿遗址位于宜川县壶口乡龙王辿村北,即壶口景区蔡家窑服务区内。2006年-2007年,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21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遗址出土了2万多件距今2-1.5万年以前的石制品及动物骨骼,并发现20多处用火遗迹,为探究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探究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化演进与环境变化等提供了科学证据。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铲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收获,长12.7厘米,宽9.2厘米,厚0.8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磨制石器之一。该项目荣获国家田野考古奖3等奖。龙王辿遗址位于壶口上游1公里处,是重要的黄河古渡口,也是上流船只必须…[详细]
杨家坟山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杨家坟山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东南黄龙县曹店乡尧门河水库大坝北侧的杨家坟山南坡。东、南、西有尧门河环绕,北侧靠山,地势较陡。东西宽60米,南北长100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为旧石器时代遗址。黄龙人头盖骨化石1975年出土于此。该化石保留了额骨和顶骨部分,骨壁较厚,额部后倾,眶缘圆钝,为成年男性头骨,属晚期智人,距今约3~5万年。原件现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家湾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何家湾遗址位于西乡县城东北5公里的古城镇三合村,在泾洋河右岸第二台地上,高出河床约10多米。1980年10月—12月发掘,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4.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61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和-用具600余件,并清理出仰韶文化时期的残居住址20余处、灶坑一个,储藏物品的窖穴115个及墓葬25座,是当时在陕南所发现的史前时期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堆积层最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处遗址。1982年4月14日,在又一次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骨雕人头像,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工最早的一个骨雕人头像,也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骨雕艺术品。2013年…[详细]
杨官寨遗址
  杨官寨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四组东侧泾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海拔约498米。遗址北临雷村,东接徐午村,南距泾河约1公里,面积80余万平方米。泾渭两大河流在遗址东约4公里处汇合形成泾渭三角洲。杨官寨遗址发掘区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发掘面积约5615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23座,仰韶时期灰坑496个、陶窑10个、瓮棺葬8个。出土陶器5273件、石器353件、骨器303件、蚌器16件。发掘区的史前堆积主要是庙底沟文化遗存和半坡四期文化遗存。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发掘区南端的断崖上发现了成排分布的房址和陶窑,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遗址北区共发掘仰韶时期的各类房址26座、灰坑334座、陶窑16座…[详细]
鱼化寨遗址
  鱼化寨遗址位于雁塔区鱼化寨街道鱼化寨村西北侧,现存4万多平方米,是一处内涵丰富、保存完好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2003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鱼化寨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750多平方米,发掘出环壕2条、房址70座、灰坑窑穴170多个、墓葬58座,出土可复原的陶器100多件、各种生产工具和装饰品400余件。据考古钻探、发掘及整理结果分析,该遗址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即仰韶文化早期为主,个别遗迹单位可晚至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9月16日鱼化寨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沙遗址
  南沙遗址位于华县瓜坡镇南沙村,1958年、1983年西安半坡博物馆考古队先后两次在此发倔清理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更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对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桥上桥位于华县赤水镇西赤水河上,由上下两层相互对应的桥拱和桥面组成,下桥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年),上桥建于清宣宗道光年间(1832)年,是一座保护完好的古代双重石桥,同时也为我国桥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详细]
碾子坡遗址
  碾子坡遗址碾子坡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148公里处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村,南距黑河约300米。先周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在此地的8个不同地点进行了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居址面积500多平方米,清理古墓葬300余座,其中先周古墓达200多座,出土文物数千件,有鬲、豆、罐、盂和瓮等。碾子坡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148公里处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村,南距黑河约300米。先周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在此地的8个不同地点进行了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居址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