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滴水崖石窟
  滴水崖石窟位于赤城县后城村北,朝阳观石窟建在巍峨壮观的滴水崖下,似刀削斧劈的石壁上悬有15个石窟,每窟面阔进深皆5—6米,高2.5米。其特点是凿窟剔像,为像辟洞,像洞相连。有大雄宝殿、泰山殿、三宫殿、三教殿、水母宫、三皇殿、文昌阁、千佛殿等。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宣府官员吴钦到此,看中了这块宝地,在羽士李演琦的游说下决定修建道观。经过五年的大规模开凿,终于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初竣工。朝阳观石刻毁坏于文革时期,一九九五年,后城镇政府集资15000元修复部分殿和石像。现有石窟、石像和“关外名山”、“壁立万仞”、“塞外奇观”、“天柱”等摩崖石刻,另有古松十数棵。还存有创建朝阳观石…[详细]
朝阳洞塔
  朝阳洞塔位于赤城县雕鹗乡艾家沟村,朝阳洞有三个博大幽深的天然山洞组成。悬崖凌空,怪石嶙峋,洞内筑宫,颇具特色。洞内洞外古建叠起,有玉皇殿、观音殿、三宫祠、龙王堂、山神庙等,错落有致,庙貌宏丽。如今古建多已毁坏,只剩一座孤塔和几通碑刻。朝阳洞塔高1.3米,为覆钵式喇嘛塔,塔基呈六边形,每边长2.8米,用石条砌成,上为叠涩座。束腰的砖雕十分精美,筑工精细,挺秀不俗,从其建筑风格看当属明代作品。朝阳洞庙和塔,始建于弘治十年(1497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 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赤城鼓楼
  赤城鼓楼建于明正德四年,砖木结构,清代和1985年重修。墩台东西长,南北略短。中间有南北向高大拱形门洞,正面门额刻“寯明”二字,背面门额刻“控驭”二字。墩台背面两侧各开一个拱劵门,内有台阶可直达楼台,台上四周有女儿墙。楼内一侧设木质阶梯可上顶楼,楼体重檐歇山顶回廊式建筑,斗拱为重昂五铺作,其造型有别于一般明代建筑。顶楼檐下悬挂“霞城翠秀”金字大匾,使巍然矗立的鼓楼显得庄严肃穆,颇为壮观。鼓楼后面的墙根下,零散放着些残碑,看去古朴浑厚;希望它们可以重新站立起来。…[详细]
重光塔
  重光塔位于唐代华严寺遗址,明正统四十年(1449年)重建并改名普济寺,明万历名将杨洪收复塞北河山后,重修该塔,取光复之意,改名重光塔。塔为八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3.67米,占地126平方米,基座为六层条石砌成,各层设拱门两个,饰盲窗。四、五层各置26个瞭望孔,檐下雕仿木斗拱。塔刹为铁质覆钵式。塔内砌砖梯,可攀登至顶层。此塔是塞外惟一的军事性古塔。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春沟塔群
  长春沟塔群位于赤城县大海陀乡,长春沟塔群现存古塔六座。1号塔建在长春庙(原名胜海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前的孤峰上。高高的须弥座承托着硕大的覆钵,底平面为正方形结构,边长1.08米,须弥座高1.26米,覆钵残高0.95米。2号塔在北长春沟的宝山寺(俗称北寺) 庙址前,四周群山环抱,松林掩隐。其建筑构造为密檐楼阁式砖石结构。塔基平面为六边形,周长7.2米,塔体通高8米,其中须弥座高3.6米,覆钵高度为1.8米,塔顶高度1.8米。须弥座束腰处嵌饰17块精美砖雕图案,主要内容为“海马朝云”、“芝牛望月”和“释迦佛坐像”;覆钵与须弥座之间装饰仰莲一周,共66瓣。覆钵上顶带相轮13层并承托塔刹。 3…[详细]
龙门崖摩崖石刻
  龙门崖摩崖石刻位于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云州乡云州水库畔。北接云州水库,东邻护国寺。龙门崖摩崖石刻汇集各代石刻,其中最有名的有“三路咽喉”、“朔方屏障”以及舍身大士像。龙门崖,又称舍身崖 ,又称黑风口,独固门。这里双峰对峙,壁立千仞,远而望之,若天门微启。崖下幽深的涧底塞外诸水汇合于此,水流湍急,有绝塞天险之称。东崖壁石刻面积2000平方米。崖东半壁所凿的观音阁旁横刻着“舍身大士”四个字,字下浮雕舍身大士像,高2.5米,为一女子端坐在莲花盆内,面目文静,光彩照人。此女就是“土木之变”的殉节者。崖壁上刻满诗赋佳作,现有“三路咽喉”,“雄峙畿辅”,“龙门崖联句”等元明石刻20余品。其中明代御史孙愈…[详细]
灵真观遗址
  灵真观遗址位于赤城县云州乡观门口村西,为全真教大宗 师邱处机的四弟子祁志诚所建。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朝廷赐名崇真观,正统年间赐名“灵真观”。 灵真观坐西面东,原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等建筑,现仅存建筑基址。长春洞凿于观两侧的岩壁上,宽4米,深6米,元初时建,内原有邱处机石像,像旁刻全真教传承世系牌位。洞外顶额并排阳刻“长春洞”、“了真处”六个大字。祁志诚墓在山门处东偏北,坐东面西,与长春洞相对。墓前的《祁真人道行碑》高3.8米,宽1.3米,记述了祁志诚一生事迹,由此可窥金、元之际全真教活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道教遗存。此外,还有杨洪的重修碑记,康熙年间的摩崖题记等石刻。 1993年…[详细]
东沟壁画墓
  东沟壁画墓位于赤城县东栅子乡东沟村,该墓为沟纹砖砌筑的穹隆顶圆形单室墓,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平面直径约4.5米,占地面积14.8平方米,高4.8米,墓室墓道占地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墓道向南,墓室周围是壁画,墓壁上端与顶端之间凸出一道12厘米宽的圆圈。墓顶画有白色园点,象征星座图。墓壁周围均匀分布砖柱6根,上承托五辅斗拱。正面雕绘假门3个,中间大两侧小。东西对称雕绘直棂窗。南面为墓道,高1.9米,宽1.25米,两侧绘契丹人侍从像,壁画以花鸟为主。该墓墓室较大,斗拱复杂,雕绘结合,建筑精细。根据墓结构和出土器物分析,该墓为辽代早期墓葬。 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赤城杨洪墓
  杨洪墓位于赤城县样田乡杨家坟村西,为明代昌平候杨洪之家族墓地,南北长250米,东西宽80米,面积20000平方米。该墓地明堂宽大,聚气藏灵,是一块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自东向西依次排列5座坟冢。1号墓是杨洪墓,宝顶为圆形,直径6米,砖石结构,墓基用石条砌成,墓顶檐下雕有斗拱,底部向南劈有卷门;向西为2号墓,是杨洪之母施氏墓。整个墓地建神道两条,东为杨洪墓神道,其最南端有石吼两尊,神道依次向北为石望柱、石牌坊、石狮、石猪、石羊、石马及武将、文臣等石雕像。杨洪神道碑由杨洪生前好友大同巡抚王越和宣府督察院督御史叶盛撰书,具体详细地记述了杨洪戎…[详细]
田麻痒庄园
  田麻痒庄园田麻痒庄园位于邢台县会宁镇北尚汪村,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是冀南保存较完好的地主庄园。田麻痒庄园,始建于1914年,完工于1917年,主要建筑有房屋172间,花园两处,配有私塾学堂、马棚下处、戏院,庄园座北朝南、五米高度青石围墙上,垛口林立,枪眼密布,正门拱圆形,门劵上房拱型砖上刻有“薰风南来”四个大字,前门有六米宽。四米的青砖影壁。向北通后院数米宽、百米长的石砌甬道,有一座两层高的护宅楼,-“保卫楼”三个楷体砖雕大字,端坐在甬道正中。在它的两侧,各有两座由过厅前后贯通的四合院,每座四合院各有房屋18间,均有正门,二门。四座四合院的门连同大门口,节日期间张灯结彩,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