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说,归元寺得到较好保护的话,那么,古德寺却被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破坏殆尽。今天作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古德寺已在陆续修复。古德寺的历史比宝通寺、归元寺、莲溪寺都要短。1877年(清光绪三年),在汉口今解放大道东段,黄浦路北段一带还是一片坡地。有位法号叫隆常的禅师来到这里,建了一座小小的寺庙,名“古德茅蓬”,他便成了古德寺的开山祖。随着后湖的变迁,前来烧香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到1905年进行了第一次扩建。据说该寺还请了藏经,加强了它在佛寺中的地位。民国初年,昌央法师主持扩建,定名古德禅寺。黎元洪当了北京政府的大总统后,支持古德寺的改建、扩建,并亲笔题写了寺名,悬于山门之上。1921年秋,开始了…
[详细] 水星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樊城区定中门西约50米处樊城城基上。因于城基上筑台建庙以祀水星而得名.相传为晋代喜占卜之术、擅游仙诗的文学家郭璞始建。历代曾多次维修。台高8米,残长约30米,宽22.4米。台基南面有蹬台石阶。台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风格。前殿前檐仿木结构的牌楼门额上竖匾书“水星台”3个大字。前、后殿均为三开间单层硬山顶式建筑,东西两侧各接一套民居式小四合院。水星台始建于东晋,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题匾“水星台”,乾隆四年(1739)至光绪十年(1884)曾5次扩建整修,光绪二十七年为最后一次整修。建筑坐北朝南,筑于砖石围砌的梯形…
[详细] 双凤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鲁台镇鲁台山顶。为纪念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而建。原建于城内,明天顺七年(1463)复建于鲁台山麓二程祠,清康熙五年(1666)移建于今址,道光二十三年(1843)毁于风暴,二十八年(1848)修葺。六角三层攒尖顶,高10米,底边长3.3米。木石结构,檐下施斗拱。亭中央石砌方柱,四面嵌碑记,额刻双凤朝阳和人物故事图案。1962年郭沫若同志书“双凤亭”匾悬挂亭上。1984年维修。(第三批)…
[详细] 抚州会馆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中路陈老巷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轴线对称布局,有戏楼、正殿及后殿。戏楼筑于长13.6米、宽10.1米、高1.86米的石砌台基上,单檐歇山琉璃瓦顶,面阔三间12.4米,进深二间8.4米。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檐下施如意斗拱,枋施多种木雕构件。明间上下以木板相隔,上为戏台,下为过道。正、后殿均面阔三间16.4米,进深三间14.1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第三批)…
[详细] 铁旗杆位于随州市厉山镇厉山小学。铸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共两根,为原关帝庙旗杆。均由讹角六边形石须弥座、铁座和圆柱形铁杆组成,通高18.13米,重23000余斤。铁座六面阳铸铭文,记铸造旗杆缘由、时间、铸造者。杆上饰二龙盘绕,顶端立鹤展翅,各衔“日”、“月”。今庙已毁。(第三批)…
[详细] 黉学大殿位于枣阳市北城街办大南街。又称文庙,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清嘉庆年间重修。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73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棂星门、星桥、至圣殿、崇圣祠及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等。现仅存至圣殿,面阔五间26米,进深三间13米。单檐歇山琉璃瓦顶,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四壁为砖墙,檐下施斗拱,檐枋彩绘动物、花鸟及人物图案。(第三批)…
[详细] 三神殿位于谷城县城关镇中码头街。始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七年(1847)、民国二十五年(1936)维修。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门楼、前殿、中殿、后殿及厢房。其中门楼,面阔五间18.7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四柱三间二重楼仿木结构贴面门。明间屋顶升高,明、次间后壁延长,通进深9.2米,单檐歇山灰瓦顶,上部为戏台,下部为过道。稍间进深4.61米;前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一间5.48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九架抬梁式构架。前后分别有宽2.90、1.15米的檐廊。前后壁设格扇。;中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三间6.82米。单檐硬山…
[详细] 又称单公词、徐公祠。在南漳县城北郊单家庄。庙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北朝南,前后两院,皆具古雅风貌。后毁废,现存3间正殿和左右两庑。殿内有徐庶塑像。1981年,按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竖“汉徐庶故里”碑予以复制。徐庶庙位于襄樊市50公里的谷成县茨河镇五朵山之阴。是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西北比较有名的佛教寺院。这里峰峦环拱,聚气藏风,水源通贯,森林茂盛且无污染,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名胜之地。该庙始建于隋,初名宝岩禅寺,元末毁于火,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重修,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处鼎盛时期,清代多次维修。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等殿宇75间。寺中有神奇的泉水…
[详细] 白云楼位于荆门城区青龙山西麓,坐东朝西,西接白云大道,东枕焦枝铁路。它是一处宗教性建筑物,相传唐朝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曾-于此。其建筑群体宏伟,风格独特,保存至今的石雕、石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2年省人民政府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楼建筑群体由读书台、白云楼、三皇殿、抬鹤亭、仙人道馆、四合院等组成,为洞、台、楼三位一体的建筑格局,历时已久。白云洞,又名太平洞。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道徒习诵太平经。因此,其始建年代由太平洞一名可上溯到东汉时期,据碑刻文字,白云楼定型于嘉庆年间(1796-1820)。洞内一共三间,拱形顶,前室开阔,中室北侧另辟“斜月”洞,后室供奉吕洞宾神像,后…
[详细] 石牌戏楼位于钟祥市石牌镇老街。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建。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台、后室。前台面阔4米,进深3.1米,单檐歇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上为戏台、下为过道;后室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一间5.9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楼内存嘉庆八年(1803)、九年(1804)、十七年(1812)及道光二年(1822)等戏曲班社题字20余条。(第三批)…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屻倝宕妷锔芥瘎婵炲濮靛銊ф閹捐纾兼繛鍡樺姉閵堟澘顪冮妶鍡樿偁闁搞儯鍔屾禍閬嶆⒑鐟欏嫬鍔ょ痪缁㈠弮瀵娊鏁傞悾宀€鐦堥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弮鈧换娑樼暆婵犱線鍋楅梺鍝勭焿缂嶄線銆佸Ο娆炬Щ婵炲瓨绮庨崑銈夊蓟閻斿吋鎯炴い鎰剁到绾锯晠姊虹拠鑼闁哥喐娼欓~蹇撁洪鍕獩婵犵數濮抽懗鍓佹崲娓氣偓濮婃椽宕ㄦ繛妤冩嚀铻為柛鏇ㄥ灡閸嬧晠姊婚崼鐔剁繁闁告艾顑呴…璺ㄦ崉娓氼垰鍓梺褰掓敱濡炶棄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姴瀚悾鐢告煟鎼淬垼澹橀柛銏″絻瀹撳嫰鎮峰⿰鍛暭閻㈩垱顨婂畷鎰版偨閻㈢數锛滃┑掳鍊撻懗鍫曞煡婢跺绠鹃悘鐐插€搁埀顒侇殕缁旂喖寮存幊娴滃綊鏌熼悜妯诲暗闁告ḿ鏁诲铏规嫚閳ュ磭浠┑鐘灪鏋い锝呮健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佸湱枪椤兘骞冮悜钘夌厸闁告侗鍙€閹芥洖鈹戦悙鏉戠仸缂侇喖閰i幃鍧楀焵椤掆偓閳规垿顢欓弬銈勭返闂佺ǹ绻戠粙鎴炴櫏濠德板€曢幊蹇涘煕閹寸偟绠鹃柤濂割杺閸ゆ瑦顨ラ悙瀵稿⒌闁哄矉缍侀、姗€鎮欏ù瀣壕闁割煈鍣崵鏇㈡偣閸ャ劎銈存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顒佸€┑鐐茬墛濞茬喖寮婚敐鍡樺劅妞ゆ牗绮庢牎闂備胶枪椤戝懐鈧矮鍗抽妴渚€寮崼鐔告闂佽法鍣﹂幏锟�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