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清凉寺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中及村南河旁台地上。地处伏牛山东麓、四面环山、窑址所处地势平坦,有小河环绕西、南,制瓷原料丰富,煤炭、高岭土、玛瑙石等制瓷原料就地可取,是个原料丰富的制瓷场地,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该遗址于1987年,经省文物研究所试掘,发现了作坊、窑炉、排水沟、灰坑、水井、澄泥池等重要遗迹、出土了汝官窑的典型器物及大量瓷片,因此,省文物局于同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保护意见》的文件,指示对该遗址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此后,又先后五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根据大量的遗迹及出土文物证明,该遗址是一处北宋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汝官窑遗址。汝窑系我国五大名窑之…[详细]
灵宝黄帝陵
  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部落这一代繁衍生息历史佐证。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据《史记.封祥书》记载,古时这里荆山一带灾情严重,轩辕黄帝从昆仑山来到荆山查看。为炼仙丹个百姓治病,黄帝采首山之洞,汲湖中之水,铸鼎于山下。后人到此祭祀拜祖,络绎不绝。现已修复了象征天神、地神和0的三尊大铜鼎.“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详细]
颛顼帝喾陵(二帝陵)
  颛顼帝喾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陵地占地面积350余亩,南北长2050米,东西宽1060米。陵地古属东郡濮阳,金大定七年(1167年)划归滑县,1940年划归新置的高陵县,1949年划入内黄县。史载二帝葬于“鲋山之阳”,即指此处。封土冢南北长约65米,东西宽约54米,顶高25米,陵墓底部都残存有高1米左右的砖砌陵墙,南面陵墙上分别镶嵌有“颛顼陵”和“帝喾陵”石碑各一通。院中元代石碑记载,砖砌围墙系元代天历二年重修时所筑。在二帝陵庙之前的高台地上,还残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庙拜殿和左右…[详细]
蔡侯墓
  蔡侯墓包括蔡叔度墓和蔡仲墓,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叔度墓位于芦岗乡黄尼庄村东北,蔡仲墓位于蔡都街道办事处周口至上蔡公路西侧庞庄村的南面。蔡叔度是蔡国的第一代诸侯,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亲自率领周军直捣殷商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双方在商国都附近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爆发了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牧野之战。战斗中商军临阵倒戈,导致商军大败。此役是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武王推翻殷商的统治地位后,建立大周王权。他就把自己的亲属子弟分封到各国当诸侯,以此来拱卫王室。蔡叔度被封到蔡地,建都蔡国(所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一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其…[详细]
庄周陵园
  庄周墓位于民权县城东偏北约25公里老颜集乡唐庄村东。墓地有石碑1通,高约2米,宽约0.75米。碑上部为圭形顶,下有长方形碑座。碑身正中楷书“庄周之墓”四个大字。原墓冢被平掉,新近又封起一个园锥形的墓冢,高约1,8米,周长5米左右。陵园内碑林有石碑108块,为各级领导、中外专家学者、海内外庄氏宗亲颂扬庄子而立。庄子为道家,与老子并称为道家之祖。…[详细]
子路墓祠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也叫季路,以擅长政事著称,曾任卫国蒲大夫、后为卫权臣孔悝的家将,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儒学后人尊其为仲夫子。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宫廷政变中为保卫孔悝而战死,留下了’君不死,冠不免’的历史佳话,死后葬于戚城东,即今子路墓祠。子路墓祠的整体布局自北而南有:墓冢、墓碑、石象生、卫国公石坊、望柱,再向南为享殿、两廊、’高明正大’石坊、山门。…[详细]
李斯墓
  李斯墓位于上蔡县城西南6公里处,李斯楼村东南,上驻公路东侧约1.5公里处,高为57米。李斯墓呈圆形封冢,东西宽22.5米、南北长27米,封冢为层层夯筑,夯窝较大。墓前立有碑石,栽种绿化树木,为防止封冢水土流失,近几年对封冢周围设置保护墙,前面修建数层水泥台阶。《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上蔡即今上蔡县,古时属楚。)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后人誉为“千古一相”。他“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后西入秦国,被秦王嬴政先任为长史容卿,后任为廷慰,成为“用事大臣”(《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军事上,李斯辅助秦王嬴政灭韩、赵,并燕、魏,吞楚、齐,以十年时间而统一天下,…[详细]
秦人墓地
  秦人墓地位于灵宝市阳平镇文西村东北部。1998年修建连霍高速公路时,经钻探发现。在文西村东北部。在1075米长,50米宽的路基钻探中,发现古墓葬965座;其中战国墓763座、汉墓127座、唐代墓7座、宋墓8座,经发掘,这批墓葬大小基本相同,排列有序,方向一致。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对于研究秦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汉献帝禅陵
  东汉献帝刘协及曹皇后的陵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据记载,汉献帝薨于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庚寅,谥孝献皇帝,葬于禅陵。陵墓深五丈,前堂方一丈八尺,后堂方一丈五尺,角广六尺。陵墓高二丈,周围二百步。现存每边长20余米、周长100余米,封土夯筑,东北、东南各有一座陪葬墓。…[详细]
魏明帝高平陵
  高平陵是三国魏文帝曹丕长子魏明帝曹睿及其皇后一一明元郭皇后的陵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工业区茹店村东南700米处的霸陵山下,据(《三国志.魏书.明帝记》)。曹睿,字元仲,生于建安10年(公元205年),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被立为皇太子,黄初七年五月丁巳即皇帝位,帝位15年,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丁亥卒于嘉福殿,时年36岁,癸丑,葬高平陵。该陵地现尚存有陵冢封丘,及附属的司马沟、战沟、曹刘庄等,分布范围较大,其面积约1.5平方公里。魏明帝安葬于高平陵后,年幼的曹芳继位为王。这时,已是三朝元老的司马懿渐生不臣之心。10年后,司马氏乘曹芳亲率文武大臣到高平陵祭祖之机,突然发难,控制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