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于1989年12月12日公布118处,另有5处增加新内容,原来的3处合并为1处。
郭庄
  :原名端友别墅,为杭州绸商宋瑞甫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建,俗称宋庄。民国期间,宋家败落,卖给汾阳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全庄占地近万平方米,南北分静必居和一镜天开两个景区。庄园借西湖之景,与西湖山水融为一体,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对郭庄评价道:“风姿再现,如古画之重裱。”交通:杭州西山路卧龙桥畔,与曲院风荷相连。乘游1线、游2线、游泳池线,均可至杭州花圃下车,即至郭庄。乘机7路公交车至岳坟,亦可从曲院风荷至郭庄。浙江杭州市…[详细]
五桂楼
  五桂楼坐落在梁弄下街洞门弄,是一幢二层三楹木结构清建筑,系里人黄澄量为藏书而建造的。黄的的先祖颇有雅名,南宋时,五兄弟同中进士,同朝为官,衣锦还乡时,宋高宗赠《送五子还乡》诗中有“仙藉桂枝香”句,而取名“五名楼”。五桂楼有五马山墙以防风火,前后有四米高的围墙,围墙东西两侧有大门,西侧为正门。进门便是卵石砌成的庭院,石刻木雕,花草竹木使庭院绿荫婆娑,花香袭人,灰尘不蒙,市声不喧,显得幽静,古朴、清雅。楼下为三楹统间前后分隔,前厅为讲学会文之所,后厅是楼梯,楼上有书橱二十四架,藏有5万多卷古书善本,名画碑贴和手抄本,有木雕板近百块,屋顶呈“众”字形,有暗阁,明看二层,实为三层。据传,凡遇战乱,善本…[详细]
詹宝兄弟牌坊
  詹宝兄弟牌坊(含市口进士牌坊)年代:明位于西屏镇城东下马街。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詹宝,字天球,明弘治丙辰(1496年)科进士,授新昌令。牌坊仿木石结构,四柱五楼,歇山顶。通高8.52米,通面宽6.90米,以青石雕刻而成。用斗栱承托,正楼用九踩三昂。次间、夹楼用七踩三昂。立柱石两端有8个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的狮子。阑额、龙门枋、普柏枋上有人物、双狮戏球、鹤、麒麟、花卉等浮雕图案。牌坊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旌表弘治乙卯科乡进士包杰而立。仿木青石结构,四柱三间五楼,通面阔6.20米,明间3.32米,次间1.44米,高8.28米。石柱为抹角方柱,明间柱高5米,次间柱高4米。明间平板枋…[详细]
郭氏节孝坊
  郭氏节孝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灵洞乡洞源村。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闽浙总督钟音等“为章学礼妻郭氏立”。四柱五楼,歇山顶,高8米,通面宽6.9米,青石仿木构。正脊及戗脊有鱼龙吻,额枋等处有人物、花卉、祥云、麒麟、鲤鱼、龙、凤、狮、鹤等浮雕和透雕,工艺精湛,保存完整。…[详细]
灵芝塔
  灵芝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五代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安城镇东1公里马家渡。据清同治《安吉县治》载:“相传五代吴越时建”。八面九层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3米,底层塔身每面宽1.65米,各层每面均置佛龛。塔刹由覆钵、相轮、葫芦宝顶组成。1994年修复时清理出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天宫一处,出土重修灵芝塔铭金涂塔1件,另有唐至北宋钱币若干及玻璃瓶、铜镜等。…[详细]
灵鹫寺石塔
  灵鹫寺石塔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塔通高四米余,平面呈六边形,中缀佛像,边衬以石刻装饰,塔身有铭文可考,现石塔坐落在丽水市万象山公园内,共存四座,其中二号塔保存完好。位于丽水城内万象山。共四座,自南向北依次编为1-4号,外观与结构大致相同。1、2、4号塔刹均损坏,3号塔较完整,通高4.2米,塔顶高2.0米。全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塔基为六边形,须弥座,塔身为椭圆形,中空,刻有狮子、莲花、宝相花、佛像、神将等。塔顶刹座六面挑檐,呈弧形,其上依次为覆钵、宝珠、受花、相轮(共五重)、宝盖等。原在丽水城东10公里灵鹫山,1959年曾迁至云和县城郊前溪山,1980年迁至今址。2…[详细]
安洲山塔
  安洲山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城关镇管山村。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六面七层,仿楼阁式石塔,中空,通高18.5米,勒脚每边宽2.01米,每层各面均有拱门式壁龛,内置石雕佛像一尊。正门外侧浮雕天王像,正中雕塑释迦牟尼像,塔座各面刻花卉图案,四角用石龙挑檐。…[详细]
香积寺石塔
  香积寺石塔,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区拱墅区香积寺巷内。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七级八面石塔。仿照灵隐寺双塔建造,但腰檐明显缩小,结构手法和浮雕与灵隐寺双塔截然不同。是清代初年石塔建筑的代表作品。…[详细]
南渡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奉化市南渡村,横亘于奉化县江下游,是东南沿海唯一的驿道所径,是旧时奉化三大水路交通要道之一。该桥始建于宋,元代重建,明、清几度重修,但桥墩仍是元代建筑物。现存广济桥为木石结构廊屋式桥,通长51.68米,宽6.6米。石柱为墩,五缝四孔。每缝石柱6根,都有侧脚,上下作榫,基石固定,头用锁石锁住,并用三根大牵木固定。锁石上铺梁木,其上为桥板。桥面建廊屋21间,八架梁用六柱,梁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上覆小青瓦。元代桥墩中至今还保留有“至元二十三年岁在丙戊四月二十九日乙丑甲时重建”,“城居沈森辛酉本命三月二十二日未时与家眷等施财舍……以及鄞县小溪石匠许成”等题刻和元代的柱顶石历代碑记等物。保存…[详细]
黄岩五洞桥
  黄岩五洞桥始建迄今七百余年,位于赤溪镇过溪村,东西走向,横跨西江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随桥孔呈五折起伏,砌石级上下。两则设覆莲望柱和栏板。五洞桥长60多米,宽4.3米,4洞跨水。桥面石栏雕刻莲柱,桥两旁筑拱石墩台。五洞的拱圈矢跨为二分之一,县有拱脚推力小,桥孔净空大,外形壮观,适宜西江船只往来等优点。每洞拱圈5道,采用无铰拱石,砌置方式以分节并列为主,直与横拱石相间,半拱部用长条石纵联,以加固5道拱圈的联系。这种砌置工艺,在横向整体性上,优于传统的并列、纵联等技术。桥墩筑“分水金刚雁翅”,能减弱水流的冲击。拱圈与桥面之间。又设置长度超过桥宽的长条石,用以联紧两侧边墙,使拱上建筑对拱圈起巩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