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安营古城遗址
  长安营位于县境西南面,南山脚下,这里是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地,地势险要,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清朝政府为保长治久安,在此建署屯兵,取名长安营,俗称“宝庆二府”,史载最多驻兵达8000多人,曾盛极一时,至今尚存长安营古城、跑马场、校兵场遗址及古街道,长安营自此留住着满族。现主要包括大寨风情文化村、东晋人工古杉群、长坪红军纪念碑、岩寨延季蔬菜基地等景点。在大寨风情文化村,可以喝到侗族油茶,听到侗族山歌,看到侗族舞蹈,参与侗族体育节目,领受到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2019年3月,长安营古城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桐木岭矿冶遗址
  桐木岭矿冶遗址位于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和浩塘镇桐木岭村交界处,遗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中心部位有一个炼渣堆积形成的山体平台,台面略呈三角形,东西长度约100米,南北长度约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站在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区域呈“品”字形,分成3个不同的功能单元——一个焙烧单元和两个冶炼单元。冶炼单元中有1至3个冶炼作坊区,每个冶炼作坊以槽形炉为主体,分布着搅拌坑、洗煤坑、沉淀坑、提炼灶、堆煤区、碎料区、环形护坎、柱洞等遗迹。冶炼区出土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冶炼工具,并出土有青花瓷器、陶器等-器皿。在遗址中还发现块状波纹炉渣,并在对应位置发现有含铜量和含铅量较大的炼炉遗迹。桐木岭矿冶遗址出土…[详细]
湘安古道
  这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名称“湘安古道”,起点湘(潭),终点安化梅城。这条古道虽然蜿蜒曲折,三尺来宽,却是古代大梅山地区进出的主要通道。此古道未见县志、族谱记载。其名,根据仍残存于古道上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复修半排上乐善亭碑记》,当地人现称呼该道路为“湘安古道(湘乡至安化)”。现存完整古道7.5公里长。宽度均匀,为1.3米(符合清代古制的“三尺三”)。台阶长约1.3米,宽约50厘米,高度10厘米。主要使用本地常见的六面青片石拼铺,少量路段使用一块完整的本地青片石铺装。2019年3月,湘安古道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竹田湖商代墓地
  竹田湖商代墓地位于津市监狱四大队的一处台地上,是一处商代晚期墓地。1990年9月农场修建安全台时从淤泥下部深处挖出M1,出土铜觚、铜爵各一件,青铜器上饰饕餮纹、云雷纹等精美纹饰,造型和风格具有典型的中原商文化晚期风格,在墓葬填土中还发现有陶片。该墓地发现的商墓是湖南发现的第一座商代铜器墓。墓0-土的青铜器风格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同类器一致,其组合形式也是中原商墓最基本的组合形式。竹田湖商代墓地对于研究商代文化对南方的影响,以及湘西北地区在我国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有重要价值。2019年3月,竹田湖商代墓地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白龙泉汉墓群
  白龙泉汉墓群位于津市市区以南约5公里的新洲镇,石子岭东南麓,肖家湖以西,与雷家湾墓群隔湖相望,又与石子岭墓群绕山相接。该墓地于1986年在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中调查发现。1992年配合湘北公路建设,在肖家湖西岸及山坡上清理两汉时期墓葬数十座,出土各类文物数百件。其中肖家湖17号西汉墓出土青铜礼器两套和精美的釉陶器数件。特别是该墓地东汉墓葬较密集,墓葬规格、形制较高。现沿石子岭南麓至山峪洼地还分布有三座较大封土堆。该墓地是迄今为止澧水中下游流域发现的两汉墓葬分布最密集,规格最高的墓地。如此密集和规格的两汉墓地也印证了新洲古城在两汉时期曾一度作为澧阳县治所在。为研究澧水中下游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变…[详细]
刘家岭壁画墓
  刘家岭壁画墓于2010年发掘,墓葬内甬道、墓室皆有精美壁画,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丧葬习俗。该墓葬是唐代以后北方贵族南迁的重要历史见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位于中国最南端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壁画墓,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该墓是继新化和新邵发现古代壁画墓之后的湖南第三处古代壁画墓,而且是湖南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壁画墓,该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个部分组成,总长14米,高3米,占地面积经50平方米。墓道为土坑竖穴,长约700厘米,前端宽128厘米,后端宽176厘米,深232厘米。墓道底部后端的甬通比较平坦,内长116厘米,内宽190厘米,内深190厘米。由于该墓没有发现留有墓志铭…[详细]
吉王陵
  吉王陵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年代为明。2019年3月,吉王陵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青文胜墓
  青史留名的青文胜墓位于南禅寺大雄宝殿左侧民房外。新增添了市保碑和后裔重修的光荣碑。墓茔占地2000平方米,经过了后人的修复。墓碑看上去是老的,刻有“青惠烈公之墓”、“大明洪武二十四年奉旨御葬”、“清康熙十八年阁邑人士刊立”碑文,此墓碑旁边还立有题款为“前国务总理兼财政部总长清翰林院编修熊希龄敬撰”的颂德碑,碑文用工整秀丽的行书刻就。在大墓的花岗岩护栏外面,还有两块与此有关的石碑,一块是青文胜后人所立的衣着明代官服的青文胜像,另一块铭刻着青文胜当时给朱元璋的奏章。此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墓主人青文胜仅为洪武年间任龙阳县(今汉寿县)典史,区区一个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一个很小很小的官。为何他死后,…[详细]
龙泉山舍利塔群
  龙泉寺建于唐开元五年(718),毁于1958年,仅保存寺后及明方冲等十四座舍利塔。1992年何育秀、奉孝盛等人筹集资金修复,占地586平方米。寺周山势纵绵,有如九龙朝拱。寺下,岩石之中喷出一股清泉,近听犹如龙吟,远视好似蛟龙喷水,常年四季流量不增不减,六天暴雨,泉水不浑不浊,夏日水如冰水,十分可口;冬寒胜似温泉,可沐浴健身。每到炎夏,一至二次泉水呈黄色粘液,恰似活龙吐涎,据传乃巨龙戏水而成。故称此水为龙泉水,此山为龙泉山,此寺为龙泉寺。该寺风景独特,古树参天,怪石林立,景色清幽,是理想的佛地。每逢佛祖观音诞辰日,有来自本县、安化、新化的信教群众聚此,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寺院“舍利塔群”始建…[详细]
陈鹏年墓
  陈鹏年(1663~1723),湖南湘潭人。历官浙江西安知县、江南山阳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卒于任享年60岁。陈鹏年死后,清廷下诏厚葬。其墓气势肃穆,规模宏大,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自东向西,成对排列着石狮、石虎、石马、石牛、石羊、石翁仲等。立有花岗石牌楼、华表,下有御碑一座,为礼部侍郎方苞所书。还有墓庐两栋。墓上主碑书“陈恪勤公之墓”。诰命一品夫人石氏附墓右。据传,东雾山西麓所建东岑禅院及山顶的石泉精舍,都是陈鹏年少时读书的地方。墓之东西有石龙山、彭何观等景观。石龙山系宋末文人李半村隐居之地。过去有石龙寺,后改名慈航庵。西有洞口水库等景观。南有青翠峰、白沙井、石禾场诸景。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