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
胭脂河天生桥
  素有“江南三峡”之称的胭脂河——天生桥位于宁高高速公路西侧,距南京48公里,禄口国际机场18公里,这里重岗叠岚,草木茂盛,是南京郊县新开辟的旅游胜地。目前,南京天生桥风景名胜区规划为四个功能区,胭脂河——天生桥景观游赏区、凤凰井景区、休闲度假区、旅游服务区。胭脂河是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开凿的一条著名的人工运河。1393年,朱元璋派崇山侯李新到溧水“督视有司开凿胭脂河”,李新组织苏皖两省数十万民工,用铁钎在岩石中凿缝,将浇有桐油的麻丝嵌在缝中,点火焚烧,待石烧红,泼上冷水,使岩石开裂,再将岩石撬开搬运,如此循环,耗时十年多,焚石凿河十五华里,留下了具有历史价值的胭脂河。天生桥闻名遐尔、国内堪称一…[详细]
仙鹤寺
  该寺为南宋德佑元年(1275)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阿拉伯人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募款所建。与杭州凤凰寺、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齐名,并称我国四大清真寺院。此寺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在兴建此清真寺时就按鹤的形体从“嘴”到“尾”布局。大门对面原有照壁墙为“鹤嘴”(1958年拆毁);寺门是仿唐建筑,翘角牌楼,犹如鹤首昂起;从寺门至大殿,是一条狭长弯曲的甬道,形似鹤颈;大殿相当于鹤身。大殿南北两侧有飞檐起翘的半亭,如同鹤翼(南侧半亭即望月亭,北侧半亭已圮);大殿后左右两侧庭院,有古柏两株,谓之鹤足。殿后原临河,遍植竹篁,形如鹤尾(填汶河筑路后竹篁不存);大殿前,左右两侧各…[详细]
浏河天妃宫
  浏河天妃宫,又名“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为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移建于现址。据文献记载,浏河天妃宫同湄洲妈祖庙、泉州天后宫、天津天后宫一起被统称为大陆元代“四大妈祖庙”。浏河天妃宫因此成为江南地区最古老、最负盛名、最具独特历史价值的妈祖庙。据史料记载:当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在这里祭拜妈祖,以祈求海上的平安,场面非常隆重。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从刘家港出海之前都要必先率船队官兵把天妃宫修葺一新,在此进香祈求朝拜海神娘娘,祈佑出海平安,而每次平安归航时又要至此朝拜谢神,并供奉船模,并将记载七次下西洋经过的《通…[详细]
玉燕堂(张厅)
  玉燕堂原名“怡顺堂”,俗名张厅,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50),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孟清后裔所建,清初出卖给张姓人家。共六进,房屋60间,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4平方米。正厅南侧设有幽暗狭长的备弄,足有20米长,左侧可连通堂楼,右侧可进入花厅,备弄底下有一条晶莹的小河穿越水阁而去,与南湖相通,一副“桥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建筑特色,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之一,为无数古建筑家们看重。玉燕堂的正厅依然保留着殷实人家的模样。整个大厅亮堂轩敞,期间布置以红木打造成的家具,古色古香。大厅庭柱一抱粗左右,较为罕见的是该柱础是木鼓墩,这也是它为明代建筑的显著标志之处。厅上匾额两…[详细]
泰州南山寺
  南山寺大雄宝殿,泰州千古名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明代重檐庑殿建筑,为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是明朝设立的僧人管理机构驻地,横梁有明代墨书纪年,有明代彩绘遗存。今年已完成整体复建恢复原有规模。南山寺位于泰州古城东南的南城河畔,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铁心坚禅师所建,朝廷赐额“护国寺”。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为禅寺,更名为“资福禅院”。宋徽宗崇奉道教,将寺院改为道观,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资福禅院改为了道观,名“神霄玉清万寿宫”。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复佛寺,升院为寺,名“资福禅寺”。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寺毁。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详细]
徐大宗祠楠木厅
  徐大宗祠,在宜兴市宜城镇溪隐村,是明代徐溥的家族祠堂,1995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宜城镇溪隐村人,8岁入私塾,明景泰五年(1454)廷试一甲第2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天顺、成化、弘治年间,历任国史总裁、礼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官至首辅,弘治十一年(1498)进华盖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卒后赠太师,谥文靖,著有《谦斋文集》四卷,《文靖疏稿》二卷。徐大宗祠座北朝南,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原有建筑五进,现仅存二、三两进,通面宽17.65米,进深33.17米。第二进面宽3间17.65米,进深…[详细]
昭嗣堂
  昭嗣堂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麓。又称香楠厅,明嘉靖七年(1528年)进士曹察所建宅第中的大厅。乾隆十三年(1748年)曹察裔孙将宅改为家祠。面阔五问,进深十一架,硬山顶,全部采用粗壮楠木建成。椽上置楠木望板,厅内金柱上首之雀替,月梁两端及檩等均施彩绘,有旋子莲花、双钱、包袱垂角等纹样,贴金隐约可见,金柱下置覆盖形青石柱础,檐柱下为青石桎,山柱下为木桎和柱础。…[详细]
王鏊祠
  王鏊祠原名王文恪公祠,位于苏州市景德路274号,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王鏊(1449——1524),字济之,晚号震泽先生,苏州吴县人。乡试、会试皆第一,殿试一甲第三名。明正德间官至少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归居苏州,致力于地方文献著述,纂有《姑苏志》、《震泽编》等。卒赠太傅,谥文恪,葬洞庭东山陆巷梁家山。祠堂为其子中书舍人王延哲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奏建,其地本景德寺废基。历经清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多次修缮。建筑坐北朝南,分头门、过厅、享堂三进,彼此以庭院过渡,两侧连以廊庑,占地约1000平方米。头门面阔五间,进深五界,硬山顶,明间立砷石,设抱框,置金刚腿,…[详细]
赵用贤宅
  赵用贤宅位于江苏常熟市区西泾岸片区南赵弄10号。赵用贤宅是明代赵用贤及其子孙居住的宅第,始建于明代嘉靖时期。据史志记载,赵用贤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卒后赠礼部尚书。其子琦美,以父荫历官刑部郎中,父子皆喜藏书,为隆庆、万历间著名藏书家,书房曰“脉望馆”,取意《仙经》:“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此宅坐南朝北,原有轴线三组,左右二组已毁,今存为主轴,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宅内大木构架、梁枋彩画、雕花柱础、雕花踢脚砖和丁字斗拱等均为明代原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赵宅现存建筑为轴线房屋一组,总面积约400余平方米。门屋3间,前檐斗拱出挑,阑额施有彩绘;大厅四椽栿及平梁皆…[详细]
苏州艺圃
  苏州艺圃苏州艺圃,地处金、阊二门间的文衙弄。园景开朗,风格质朴,较多地保存了建园初期的格局。有其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全园有地仅为五亩,以约占五分之一的池水为中心。水面集中,其东南及西南两角,各有水湾伸出,并于水口之上各架形制不同的石板桥一座,故而水面显得开阔流动,绝无拥塞局促之感。池水之北多建筑,博雅堂为园中主要厅堂,其南端有小院,设湖石花台,院南临池处,建有水榭五间,两侧厢房则与池水东、西两面的厢房相连。池水之南为假山,以土堆成,临处之处,则以湖石叠成绝壁、危径,既多变化又较自然。于池北远望此处,山石嶙刚,树木葱郁,给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成为园中的主要对景。此种以池水、石径、绝壁相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