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2月20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九十九处),现予公布。
九门口长城
  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成。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敌台,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详细]
沈阳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我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12000多万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大雄宝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殿内供奉如来三世佛、航海观音、四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比丘坛为单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装有“0常转,国泰民安”的文字砖,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东向西有退寮居、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详细]
星台清泉寺
  清泉禅寺(又名:吴姑城),位于大连普兰店市星台镇葡萄沟村。据史料记载,清泉寺始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8一64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唐太宗李市民定下再次征东路线,命李勋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营州(朝阳地区)都督兵,沿太宗亲征路线,回杀辽南。又命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师自莱州(山东掖县)渡海,直取辽南。且说牛进达率师自莱州渡海,于狮子口(旅顺口)登岸,大战黑风关(南关岭),拼杀榆林(金州)要隘,经孛兰铺(普兰店),迤逦北上。主力兵师过大营子(庄河境内),直扑龙原(凤城县),七月,兵抵石城(凤城县东北),斩敌数千,乃班师还。七月,辽南气色怡…[详细]
卧鹿山石庙
  鞍山卧鹿山位于鞍山岫岩县城东南24公里的杨家堡乡松树秧村。石庙原名“效圣寺”,俗称“老古庙”,是省内现存唯一大型石构古代庙字。1988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山势险峻,奇峰怪石,林深草茂,景色迷人。卧鹿山石庙依山傍壑座落在山前一平地上。石庙正殿三楹,高5.4米,宽5米,长9米许,36块精制巨型石瓦覆盖殿顶,整个建筑除门窗为木制外,其余栋、梁、柱、瓦、屋檐、殿脊等,皆为青白石料建造,精雕细刻,严密合缝,宛如一体。石庙内供五尊石佛像,庙前立一石钟楼,庙院四周皆为石墙围砌,整个石庙建筑可谓“石庙房、石佛像、石钟楼、石围墙”。遥望石庙,如处飘渺烟云之间,游人至此,惊羡不已。石庙西侧有一碑…[详细]
莲花山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镇南的莲花山南麓,因寺中有一地下清泉而得名。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院中央有四层塔式的碧云宫,四角设角楼。圣水泉在西跨院,泉水绕莲花池。整个寺庙,既有北方寺庙的风格,又具南方寺庙的特点,融南北寺庙风貌为一体,别具一格。…[详细]
朝阳关帝庙
  朝阳关帝庙座落在双塔区营州路东段北侧,占地3700平方米,是朝阳市内现存唯一的礼制性建筑。据《大清奉天府义州西边外三座塔新建关帝庙碑记序》记载,此庙为清乾隆8年重建。朝阳关帝庙主体建筑有戏楼、棂星门、牌楼、神马殿、仪仗殿、关帝殿、药王殿、财神殿、东西配殿等;附属建筑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房、佛殿、耳房等,各殿均为砖木结构。另外还有石狮三对、石旗杆一对、清代石碑七甬、石经幢二座、石雕垂花门二座、石雕栏杆二组、琉璃望天吼一对、铜鼎一座、铁狮一对、铜钟一口。戏楼位于庙前100米处,今已毁。棂星门为木质,外附石柱,上横石额,柱顶雕“阿婆罗”。走入仪门,迎面是一座10米高的四柱三门雕花牌楼。中间悬一块金边…[详细]
佑顺寺
  朝阳佑顺寺位于朝阳市老城区内。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经康熙皇帝批准,于次年破土兴建,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竣工,其建殿阁堂舍150楹。寺庙落成之后,康熙皇帝赐名“佑顺寺”,并赐檀香佛像一尊。乾隆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去盛京(今沈阳)谒陵祭祖途中曾驻跸佑顺寺,并亲书“真如妙觉”匾额,悬于寺内正殿。可以想见,佑顺寺早在清初就已因屡蒙皇恩,僧众佛盛而驰名遐迩了。佑顺寺建筑布局为中轴线对称五进院式,共六层殿阁。寺院南北长163.6米,东西宽63.8米,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经阁、大雄宝殿、更衣殿、后殿(七间殿);其他建筑则东西两侧对称分列,自南向…[详细]
惠宁寺
  惠宁寺位于北票市下府蒙古族自治乡政府东侧。清初,土默特右翼署建于此,故名下府。清末蒙古族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尹湛纳希就出生在下府林的东邻——中信府。惠宁寺北据官山,南映大凌河,左临牤牛河,右环凉水河,环境优美,实为佳境胜地。据寺内蒙文碑记载:清初,成吉思汗的后代温布朝和日从呼和浩特的土默特旗移居此地当贝子时,就创建了一座琉璃顶庙。他的四代重孙哈穆嘎白斯古郎图贝子为了发展佛教,从各方请来了-教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五年、二十二年先后三次修建及扩建了藏经阁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山门、讲经堂,东西配殿等,还砌筑了红院墙,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皇帝赐名惠宁寺…[详细]
万祥寺
  万祥寺坐落在凌源市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占地5万平方米,是清乾隆皇帝敕御修建的一座集藏、蒙、汉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寺庙,该寺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弘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诣盛京谒陵时途经万祥寺驻跸于此,亲笔为其提下《万祥寺》匾额。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驻寺僧人多达三百余人。由于该寺声望高,距寺35公里的金花山“汇善寺”僧人,每年也到万祥寺值勤三个月。该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祥寺建在群山环抱,峻岭起伏的山腰上,远远看去,层峦叠嶂,烟雾缭绕,大有飘飘欲仙之感。该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随地势高低而形成阶梯式院落。整体布局庄严肃穆,气势超俗,南半部明朗开阔,北半…[详细]
天成观
  天成观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内。于康熙六年(1667年)修建,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建筑。天成观建筑坐北朝南,按八卦形布局,原以中轴线分作七进院落,楼堂殿阁三百多间,占地10,000余平方米。后经三百多年的沧桑变化,保存至今的只有中轴线上二进院和东跨院内60余间建筑,占地2,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七真殿(春秋楼)、天齐殿(三官楼)、钟楼、鼓楼、玄坛殿、灵官殿、玉皇阁、龙王殿及东西配殿。东跨院内有真武楼、方丈殿、经楼、会馆。天成观布局严谨,楼阁相接,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正殿为硬山楼阁式,二层檐,所有梁枋檐板均施彩绘花鸟龙凤,色彩艳丽,脊上有砖雕祥龙戏珠和陶塑鸱吻走兽,正脊中央宝顶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