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22日)
筱王村窑群
  是南宋时期的制陶遗址,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在6.3平方公里的村域范围内,20余处古窑遗址零星散布,古窑址直径小的约30米,大的有近百米,堆积高5米至10米不等。从陶片堆积状况看,其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宜兴日用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科考价值,筱王古窑遗址分别于2002年和2006年被确定为省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江宝船厂遗址
  龙江船厂遗址位于今南京市西北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带。龙江宝船厂,又称龙江船厂、宝船厂。因地处当时南京的龙江关(今下关)附近,故名。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明李昭祥《龙江船厂志》记载的“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即指这—带地区。明代初年,龙江船厂的规模很大。其范围“东抵城濠,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东西横阔138丈,南北纵长354丈。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自明朝以后,逐渐废弃,整个遗址多已成为农田及水塘。当年的船坞,当地人称之为“作塘”。现在,遗址中尚有第一作至第七作的具体方位可以辨识。各作均呈长方形…[详细]
窑岗村琉璃窑窑址
  2008年3月~10月,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窑岗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处明代琉璃窑遗址,这是文献中聚宝山琉璃窑址的一部分,专为明故宫、大报恩寺、帝王陵寝等皇家建筑烧造各类琉璃建筑构件。其实,雨花台区窑岗村即因明代窑址而得名,构成南京老地名并沿用至今。考古发掘结束后,南京市博物馆将其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琉璃窑(10号窑)整体搬迁至南京市博物馆进行保护、展出。这座琉璃窑平面呈不规则的马蹄形,其南北总长12.36米,最宽处3.98米,最深处距地表2.8米,由窑门、火塘、窑室、烟囱四部分构成。窑门外有砖砌的挡火墙。窑床上分布着若干吸火孔,用来控制火焰,使上升到窑顶的火焰不单纯倒向窑室后部,让火焰…[详细]
前墅窑址
  宜兴丁蜀镇前墅古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华东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制紫砂陶器的唯一一座古龙窑,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内目前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器的明代古窑,一处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另一处是宜兴的前墅古龙窑。前墅古龙窑窑比佛山石湾的龙窑还要早100年,古龙窑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周围都是普通人家。该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成,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蜓而上的巨大长龙。用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由窑头,窑床,窑尾构成。2002年10月22日,前墅窑址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总督漕运公署遗址
  明清的漕运总督部院位于淮安府城中心,与南面的北宋镇淮楼、迎熏门(南门),和北面的淮安府署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规模宏伟,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房213间,牌坊3座,中曰重臣经理,东西分别曰:总共上国、--中原。依中轴线设大门、二门、大堂、二堂、大观楼、淮河节楼、后院等;东侧有官厅、书吏办公处、东林书屋、正值堂、水土祠、一览亭等;西侧有官厅、百录堂、师竹斋、来鹤轩等;在大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坊,大门对面有照壁,大门前还有元代从波斯国运来的白矾石狮子一对。大堂坐北朝南,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2.8米,五开间五进,青砖地坪,有大柱34根。漕运总督衙门大堂遗址,现存有33个柱础1860年,漕运总督署迁…[详细]
漂母墓
  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出生在淮阴县码头镇。韩信年少落魄时,垂钓腹饥,漂母曾无代价地供给他饮食,一连数十天,韩信非常感激,发誓说将来一定要报答她,漂母不高兴地说: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所以给你饭吃,哪里指望你报答呢?韩信功成名就以后被封为楚王,他来到自己的封国,召见当年给他吃饭的漂母,赐给她千金,一饭千金的典故由此而来。传说漂母去世时,韩信非常哀痛,令十万大军每人兜一兜土,为漂母的坟墓添土。漂母墓是淮阴最著名的文物古迹之一,是淮阴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2002年10月22日,漂母墓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庙山汉墓
  庙山汉墓庙山汉墓位于仪征市新集镇庙山村,新张公路以东360米处,封土南侧紧邻茶果路。以庙山为主墓,西北团山,东南舟山陪葬墓形成的陵墓区。据1990年对团山汉墓的考古发掘和史料论证,推测庙山汉墓可能为吴王刘濞或江都王刘非之陵,团山和舟山的墓葬为其的妻妾或僚属的陪葬墓。庙山汉墓覆斗形封土堆南北长约55米,东西宽约40米。通过对其进行遥感勘探,发现庙山顶部的封土堆约11米高度下有一个32×18米的长方形土坑,其下有一木椁墓葬,分为正藏和外藏两部分,分别为18×18和14×18米。可见,这是一座大型汉代土坑木椁墓。是目前已知江苏省最大的西汉木结构墓葬,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02年10月2…[详细]
三庄墓群
  三庄汉墓群是古泗水国的重要遗址,分布于东西2500米,南北7500米的范围内,计40余座。古墓坐落有序,并处南北同一轴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规模不一,高低起伏,逶迤连绵。距泗水国王陵墓区南端5000米为汉代城址——凌城遗址。民国十三年(1924年)编写的《泗阳县志》对这里的记载是,“城方里许,旧有高阜可辨”,城址“土内多砖石圆瓦、金碧色,人珍藏之”,2002年11月,南京博物馆考古队对三庄乡陈墩进行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出土600多件文件,有玉器、漆器、金器、陶器、木俑等等,在外藏椁原木上的“泗水王冢”四个字初步断定大青墩汉墓为王墓。泗阳汉墓多,尤其三庄汉墓成群,传说有“七七四十九墩”,查…[详细]
草堰口墓群
  草堰口汉墓群,是目前盐城市境内发现的一个最大的汉墓群体。它位于建湖县草堰口镇丰宁村和永宁村之间,南北约5公里,东西约1公里。共有9个土墩,每个土墩面积1000--3000平方米之间。1980年兴修水利时,在丰宁村杨桥北高墩首次发现古汉墓,出土文物有玉壁、玉佩、铜镜、汉五珠钱、铁剑、木俑、釉陶壶、灰陶罐等。据考证,这些汉墓为西汉初期到东汉期间的墓葬群。出土文物制作精良,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特别是彩釉的出现和使用,各种珍禽鸟兽图案的设置,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文化的丰富。2002年10月22日,草堰口墓群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尹湾汉墓
  尹湾汉墓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2千米的高岭上,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发掘汉墓6座,出土了大量铜、铁、陶、骨角、漆木、玉、琉璃器和纺织品。其中在6号墓0土木牍23枚,竹简133枚。竹简有《神乌傅》、《元延二年日记》、《刑德行时》、《行道吉凶》,木牍有《集簿》、《东海郡吏员簿》、《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东海郡下辖长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东海郡属吏设置簿》、《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赠钱名籍》、《礼钱簿》、《神龟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元延元年历谱》、《元延三年历谱》、《君兄衣物疏》、《君兄缯方缇中物疏·君兄节笥小物疏》以及名谒等,约4万字。这批简牍内容十分丰富,反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