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6月23日,《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18处)已经山东省政府同意,现予公布。
张营遗址
  张营遗址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年代为商周。张营遗址是一段南北长360米,东西宽300米的高台地,1977年整修大寨田时被毁。在此先后出土的文物有商代铜爵杯、石斧、石刀、陶片等遗物,经考证,此处为商周遗址。2015年6月23日,张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阡遗址
  【北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典型的贝丘遗址。位于即墨市金口镇北阡村北约50米的坡地上。遗址处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自然环境中,东面不远处即为黄海。遗址中心部分明显高出四周,其东侧有季节性河流。遗址周围的东、西、北三面分别由三条机耕路环绕。197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80米,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度在0.5~1.5米之间,地表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贝壳等。采集到的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各类陶片中以夹砂红褐陶为最多,此外还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在一些陶胎内有羼和云母片及贝壳粉。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少见,仅有乳钉纹、附加堆纹等。陶器…[详细]
大珠山遗址
  大珠山遗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年代为旧石器时代。2015年6月23日,大珠山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庄遗址
  【大庄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兼有汉代遗存。位于胶州市洋河镇大庄村西50米处。19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座落在洋河东岸的台地上,西部靠河流处已遭部分破坏。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遗址未经钻探,从遗址西部的断崖看,文化层厚度在1~2米之间。地表散见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遗址中采集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黑陶和灰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少量的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等。陶器大多轮制。可辨器形有鼎、鬻、盆、罐、豆等。石器有刀、锛、斧、磨石等。根据器物特征分析,其时代应为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高戈庄遗址
  【高戈庄遗址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南市藏南镇高戈庄村南300米处,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坐落在两条南北向小河中间的高台地上,当地群众称之为“南棚”。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层厚0.5~1.5米。地表散见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遗址中采集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器表大多素面,其中泥质陶多磨光,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锥刺纹等。陶器大多轮制。可辨器形有鼎、罐、鬻、器盖等。石器有斧、刀、凿、镞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河头遗址
  【河头遗址】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南市张家楼镇河头村北3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修建中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过遗址的东北部。遗址的西侧有一条季节性河汽――兰子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厚约2米,圮面暴露有陶片、石器等。出土遗物有石斧、石凿、石镞、陶高柄杯、陶鼎、陶罐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黄岛海防遗址
  黄岛海防遗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灵山卫街道、琅琊镇、宝山镇、王台镇、理务关镇,年代为明、清。2015年6月23日,黄岛海防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挪庄遗址
  挪庄遗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5年6月23日,挪庄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寺遗址
  【西寺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南市塔山镇西寺村北。遗址东靠白马河,西部有一条南北向机耕路,南部部分压于西寺村民房下。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从遗址东侧靠河边的断崖看,文化层厚约2~3米。地表散布有许多陶片、石器、贝壳、兽骨等。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石器中有斧、铲、刀、凿、镞等,石质坚硬,通体磨光,制作精巧。陶系方面泥质和夹砂占半数以上,泥质黑陶比例最高,次之为夹砂和泥质的灰陶以及部分褐陶。在泥质陶中最突出的是细泥陶,质地细腻,不搀和任何杂质,里外透黑。器表多为素面,磨光,外表显得漆黑光亮。纹饰有…[详细]
高青狄城遗址
  狄(霍)城遗址位于高城镇西北隅,遗址东部与高城西北处相迭,南沿为出西关大道,今医院、粮所均在遗址内,陈窑、信家、城北刘3个自然村分别临近遗址的西南、北偏西、东北方。遗址东西1030米,南北680米。狄城为西周至春秋初那瞒国的都邑,秦至隋曾为郡、县治所,隋末废。民国初,尚存城墙残迹,50年代,仅呈一溜土岗。1978年划方整地时,暴露瓦砾颇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