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裴行俭墓
  裴行俭墓裴行俭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闻喜县郝庄乡永青村西南唐史载,裴行俭(619—682年),字守约,闻喜县人,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其墓原有冢,有石人、石马,均于60年代平田整地时破坏,现仅存唐代石碑一通,字迹模糊不清,额篆“唐故礼部尚书”字迹。…[详细]
回坑遗址
  回坑遗址回坑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闻喜县阳隅乡回坑村西100米处地处运城盆地的东北部边缘,紫金山南侧的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1954年发现,现存面积15000平方米。遗址中发现的遗迹仅有灰坑一种,地面与断崖暴露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仰韶文化的钵、盆、罐、碗、杯、瓶等,龙山文化的鬲、折沿罐、杯、盆等。其文化面貌应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保存完整。…[详细]
晋文公墓
  晋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与绛县交界的安屿镇的下村侧,墓高40米,圆形,周长200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在外逃亡19年后归国即位,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霸主。  晋献公墓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 晋文公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达到让奚齐继位的目的。献公在位二十六…[详细]
晋献公墓
    晋献公墓 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  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达到让奚齐继位的目的。献公在位二十六年。献公殁后,因其生前昏庸无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弹恶。献公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文公墓 在绛县卫庄下村。文公系春秋诸侯,晋献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名重耳。献公宠爱骊姬,杀太子申生,重耳逃奔到狄(翟)国,在外-19年。…[详细]
周家庄遗址
  周家庄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绛县横水镇周家庄村东位于中条山脉西侧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南临涑水河。遗址50年代发现,现存面积10万平方米。发现的遗存、遗迹有灰坑和墓葬两种。遗物主要是陶器。陶系以泥质红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泥质陶以素面和彩陶为主,夹砂陶则以绳纹最常见,彩陶颜色均为黑色,花纹的体裁一般采用连续的弧线三角或勾叶纹构成图案。器型有鼓腹盆、双唇口尖底瓶、壶、敛口罐或瓮等。从出土陶器的质地、颜色及形制特征看,具有典型的仰韶庙底沟文化类型的特征。近年发现的龙山期遗迹包括壕沟、房址、陶窑、灰坑、墓葬等。一条宽约10米左右的壕沟为埋藏在最底部的年代最早的遗迹,其…[详细]
荆村遗址
  荆村遗址荆村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万荣县万泉乡荆村西北500米地处峨眉岭北侧,西南紧靠孤山,北望汾河,东北逐渐下降,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平缓坡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性质为仰韶庙底沟类型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并存的遗址。1931年进行过发掘。文化层厚约2米,复盖层1米,暴露有窑址、灰坑。采集有红陶、灰陶、彩陶、夹砂陶片。遗址保存完整。…[详细]
金胜庄遗址
  金胜庄遗址时代:新石器地址:芮城县大王乡金胜庄村西50米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600米。文化层堆积厚1—3米,断面暴露有三层间隔7—14厘米的白灰面。地面暴露有大量的彩陶、红陶及夹砂陶片,采集有尖底瓶、钵、盆、罐、豆、鬲等器物残片。1987年曾出土一件完整的彩陶曲腹罐。纹饰分圆点弧形三角纹、绳纹、划纹及附加堆纹。还采集有石斧、石刀、石铲等。为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保存完整。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坡头遗址
  坡头遗址坡头遗址位于四保子乡克新民村郭家社,黄河南岸二阶台地上。东至堡子沟,西接郭家社居住区,南依上梁地,北临堡子沟南端,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地面暴露大量彩陶残片,多为锯齿纹、平行线纹,黑红两彩,属于半山类型文化遗存。另一部分残片饰折线纹、弧线纹,为马厂类型文化遗存,其中有饰有红色和紫红色陶衣,纹饰色彩黑红相间,极为罕见。坡头顶遗址中还发现有窑址和墓葬,窑址长约1.5米,高0.5米,其中有大量的烧结红土、焦釉块、炭渣,并有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的陶片掺杂其中。…[详细]
匼河遗址
  匼河遗址位于芮城县黄河东岸的合河村附近。为河湖相沉积,东北高西南低,冲沟多作T字形,与黄河相接。在北起独头北构、南迄洞口南沟的长达13.5公里内,有石器地点十一个,石器分别发现于距地表20多米的红色土之下的砂砾石层和泥灰层中。合河遗址是目前华北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文化遗址,由于石器的一定组合特点代表一定的文化性质,故合河遗址被命名为“合河文化”,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内外考古学术界所瞩目。合河文化上与西侯度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地质时代、为中理会新世早期,约与陕西蓝田猿人时代相当。在北起独头北构、南迄洞口南沟的长达13.5公里内,有石器地点十一个,石器分别发现于距…[详细]
薛嵩墓
  薛嵩墓薛嵩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夏县水头镇大张村北300米薛嵩、名尹,字嵩(?—772年),河东万泉(今万荣县)人。薛仁贵之孙,曾平安禄山之乱,任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相州刺史,照文军节度史,封平阳郡王。该墓坐北朝南,占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过洞、壁龛、墓道组成。墓冢封土高2.45米,周长91米。墓前有唐大历八年(773年)神道碑一通。现存石羊两尊。甬道内保存有约20平方米的壁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