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旅游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昙石山文化遗址
  昙石山文化遗址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距今4000~5500年,是一座高出江面20米长形山岗。“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省的昙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的出现,惊现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将福建文明史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2001年6月22日,国务院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山原名“墰石山”,是福建省闽侯县城近郊的一座小山丘,东距福州市区约20公里。在福州话中,“墰”,即“海边礁石”之意,此山并不似北方名山大川巍峨险峻,只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纺锤…[详细]
东溪窑遗址
  福建漳州的南靖东溪窑遗址是中国东南地区重要的一处古代外销瓷产地,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经过科学考古调查与重点发掘,发现一批窑炉、作坊、居住等遗迹,出土大量瓷器、窑具、工具等遗物,被誉为“中国最具观赏性窑址”。2016年7月,国家文物局把东溪窑遗址列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名单。福建漳州的南靖东溪窑遗址是中国东南地区重要的一处古代外销瓷产地,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经过科学考古调查与重点发掘,发现一批窑炉、作坊、居住等遗迹,出土大量瓷器、窑具、工具等遗物,被誉为“中国最具观赏性窑址”。2016年7月,国家文物局把东溪窑遗址列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详细]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
  屈斗宫窑址系宋元时代的窑址,因当地村民为纪念南坡小路边的“奎斗宫”而得名,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1953年为华东文物工作队考古调查发现。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等再次对该窑进行调查。此后中央、省、地、县等有关单位又多次复查。1961年,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4月,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织发掘,该窑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150米。不同类型的器物标本6793件、生产工具800多件,标本大部分为残件,仅少部分为完整件。为依山坡而建的分室龙窑遗迹(俗称“鸡笼窑”),全长57.1米,宽…[详细]
苦寨坑窑遗址
  苦寨坑窑址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出土物以原始瓷器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钵、豆、纺轮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黄白色。窑址分布面积约35000平方米,共揭露出9条龙窑遗迹,面积约300平方米。窑炉结构分层次建造,下层窑炉废弃后又在下层尾部建一个新窑炉,窑炉内壁宽约1.24米,残长约3.84米,呈斜坡状。窑址坐西北向东南,考古发掘共揭露出9条龙窑遗迹。窑址年代为距今3400-3700多年,即相当于中原的夏代晚期至商代中期,是目前全国发现最早的原始瓷窑址,将我国烧制原始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对于研究我国原始瓷器的起源、发展具有着重大的意义。2017年…[详细]
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年代:新石器时代地址: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简介:1988年进行小规模试掘,获取一批动物化石。2003年对岩仔洞遗址山顶区域进行小规模试掘,获取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2014年对岩仔洞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2座,沟1条,房址2座,十余个灰坑、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余件和大量木炭样品等。经碳十四测定,遗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保护范围:东至岩仔关溪,南至水田,西至车碓溪,北至公路。2018年,岩仔洞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岩仔洞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周南山遗址位于三明明溪,在1988年对遗址内3号洞进行第一次试掘时,就发现洞内有厚厚的一层用红烧土铺垫的人类居住层。2005年第二次试掘时,在4号洞内发现了人类居住的遗迹,同时发掘出一件旧石器时代的用水晶石制成的刮削器。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个洞穴里,还存有大量磨光黑陶碎片,数量之多在福建考古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些碎片从工艺上来说已经属于距今45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同时,在4平方米的探方中,发现了300粒的炭化稻谷和少量果核,这在福建内陆地区尚属首次,为研究稻作起源和传播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详细]
猫耳山遗址
  时代:商遗址南距浦城县城约12千米,东北距仙阳镇约1千米,西北距下洋村约250米。遗迹遗物分布于猫耳山及其周围山丘上,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05年9月京台高速公路浦城段开工,经考古调查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博物院、南平市博物馆及浦城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公路沿线所涉及的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2006年,共揭露面积2250平方米,发现商代早期陶窑9座、新石器时代墓葬2座,商代墓葬21座,以及灰坑等遗迹和大量石器、陶器、陶片等遗物。遗址内所发现的9座陶窑中,有1座为圆形窑,6座为椭圆形窑,2座为斜坡式长条形窑(龙窑)。龙窑分别长5.56米和5.38米,坡度4-10°之间,同浙江…[详细]
壳丘头遗址群
  壳丘头遗址,位于平潭县平原乡南垄村,是福建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5590~7450年。它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遗址地处山麓坡地,东距大海约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是背风向阳的好地方,很适宜远古人类居住。遗址散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1985年福建省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1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遗物200多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片标本。其中石器打磨兼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成型工艺以手制为主,兼有局部的轮制技术。陶器表面的装饰,具有加固陶和增添美观的效果,多出现在夹砂陶器上,泥质陶则多为素面。装饰方法,分为拍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