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道滘大坟
  道滘大坟俗称万人坟,位于东莞市道滘镇金牛坊村北。清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二十八日,明末抗清英雄张家玉与道滘东莞义军首领叶如日等率军在道滘抗击清兵,殉难者数千,张家玉的祖母、母、妻、叔、妹等亲属数十人也为清兵惨杀,乡人将众遗体合葬于此,故称大坟。道光六年(1826年),道滘举人叶安济牵头,捐得白银千多两重修大坟,并砌上花岗岩石板,同时亲撰“大坟”等三通碑刻。1987年道滘政府曾拨款维修,并安排专人管理,现大坟面积450平方米,保存完好。张家玉(1615~1647年),字玄子,号芷园,东莞市万江区村头村人,29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兵科给事中、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被赠封东阁大学士、吏…[详细]
回龙寺塔
  回龙寺塔位于韶关市南雄市湖口镇罗田村委会下罗田村。回龙寺塔,有称上罗田塔宋塔,位于韶关市南雄市湖口镇新湖村罗田。现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宋代判(一说建于明代,当为误判)。塔北面原有回龙寺一座,早毁。塔六角七层,现仅剩四层,残高十一点八米,一说残高十六米。回龙寺塔,坐落在湖口镇下罗田村回龙寺旁(寺早毁)。塔建于宋代。塔为平面六角形,仿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原七层,1958年被毁上部三层,现仅存四层。塔残高16米。回龙寺塔位于珠玑镇上罗田村,建于宋代。塔北面原有回龙寺一座,早毁。塔向南,平面六角形,仿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原7层,第五、六、七层已毁,现仅存四层,残高11.8米。塔基围19.5米,直径5…[详细]
溪头塔
  溪头塔,又名娘娘塔、姐妹塔塔,位于韶关市南雄市百顺溪头老村。溪头塔建设于宋代。原为双塔,现存一座。溪头塔为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塔刹已毁,残高十八米,一说残高十四米。1997年,南雄溪头塔被列为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揭阳县署围墙
  揭阳县署围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揭阳县自南宋复置后,只建衙、街巷,没建城墙。到了元朝至正年间,倭寇常来袭扰,县内外一片平原,无险可守,难以防备,更重要的是,蒙古族统治中国,民族压迫十分严重,动不动就使用武力镇压汉人,因此,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经常危及县城安全。当时任揭阳县令是蒙古人芩不歹,便下令修筑内外城墙,外城墙为土夯实,内城为石砌围墙。内城长300丈,把整个县衙围起来。明朝年间,又扩修内城墙,增100丈。这样,内城墙长400丈,高1.5丈,基厚1.4丈,大都为石砌,小部分为贝灰夯实,十分坚固,有如金城汤池。这样,揭阳县便有内、外两重城墙,城中有城,实属罕见。2012年广东省人民…[详细]
丽谯楼
  丽谯楼在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175号第一人民医院西地。这里是肇庆府衙旧址入口处,始建于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赵佶继位后,亲笔赐书此地为“肇庆府”,当地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盖此楼宇,用以供奉此御书,故此楼又称“御书楼”。明代重建时改称丽谯楼。楼建成后,置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报时刻。1925年冬该楼曾为叶挺独立团直属队的驻地。到50年代,该楼已经残破不堪,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但楼下的高台基仍沿用明代的遗构。交通乘4、5、6、10路到城中路下车,步行几分钟即到。历史丽谯楼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位于端州区城中路第一人民医院西侧。这里是肇庆府衙旧址入口处,始建于1118…[详细]
沥滘卫氏大宗祠
  卫氏大宗祠:位于海珠区沥滘村,占地1911平方米。建于明朝年间,1993年8月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卫氏大宋祠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有仪门、门楼、前廊、主殿、厢廊等。从祠堂进入前座,可仰望“百世周宗”横匾,而门楼的“燕子斗”拱相传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建造,两旁还有一对柚木对联写着“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主体建筑东西两翼有青龙、白虎巷,天街有花岗岩砌成的宽阔平台,四周围有花岗岩栏杆等。主脊上有动物和人物塑像造型,瓦檐有木雕檐板封瓦口及各种柚木木雕屏风、对联、横匾,工艺颇为精致。…[详细]
瑚琳杨氏宗祠群
  瑚琳杨氏宗祠群(含杨氏大宗、遯斋公祠、退斋公祠、立斋公祠、益斋公祠、)位于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那新村委会瑚琳新村。这个宗祠群最早最高的是杨氏大宗,另外几个是杨氏的几个分支各自的祠堂。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杨氏大宗和立斋公祠。但是,都在头门遭到贴磁砖破坏原有立面和毁灭原有彩画。虽然头门遭到破坏,可是内部还是保留了不少原有的雕绘的,特别是木雕,这些精美程度在穷困的茂名地区是很少有的了,说明当时杨氏十分富有。关于此地杨氏,有资料称:本系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龟山公)五子造公房直裔,造公五世孙大经、大纶裔散居于广东电白、吴川、茂名、高州、廉江、遂溪、雷州等地。又五世孙弼养,号松庵,于元末明初由南雄(珠玑巷)迁东…[详细]
太史第建筑群
  太史第建筑群(含金马玉堂、郭氏宗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东门社区。郭氏宗祠、金马玉堂、太史第均为揭阳先贤郭之奇于明崇祯二年(1629)创建,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现整体结构相当完整,属揭阳市文物保护点。郭之奇为揭阳“戊辰四俊”之一,他忠君爱国,矢志不渝地抗清复明的精神和被俘后铁骨铮铮、至死不降的英雄气概备受后人景仰;郭之奇传世诗作多达三千多首,为潮汕地区诗文传世最多的先贤,名列潮州后七贤。太史第 位于东门直街北侧,主体建筑坐落于莲花芯,坐北朝南,总体为“百鸟朝凤”,墙基全部垫石条,墙体用青灰砖砌成,整座建筑均用木柱支架屋顶,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郭氏宗祠 坐…[详细]
杏坛苏氏大宗祠
  苏氏大宗祠位于顺德区杏坛大街。为明代建筑(约1500年),清代有重修。坐北向南,进深三进,总面阔15.25米,总进深29.38米。硬山顶,青砖木结构,红砂岩石地脚。第一进面阔五间。前后包台共4个。前两包台有八角石柱6条,龙凤抱鼓石一对。后包台坤甸木柱4条,两边石台阶。明间设上、下两门。檐柱为八棱型石柱、六棱型石柱,覆盆式柱础,石质为鸭屎石,檐柱顶木架结构,用一斗两升承托前檩。第二进为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圆型木柱,覆盆柱础。石质为鸭屎石。上盖用驼峰、斗拱承托五架梁,驼峰足饰云水纹,上刻缠枝花,用一升两斗承托。后座为抬梁式蜀柱五架梁,圆型木柱。下为覆盆石柱础,石质为鸭屎石。祠堂是反映明代顺德祠堂建筑…[详细]
乐民所城
  乐民所城位于遂溪县乐民墟北面1公里处。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安陆侯吴杰创建,曾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是明清两代雷州西海兵防要塞,并管辖调神湾、博里湾等15处沿海炮台、烟墩,任务是防倭寇和防盗。其现存平面为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1797米,其中西墙最长,达530米。城墙高4.7米,宽8.2米,外表用砖、石构筑,中间用土夯实。置东、南、西、北四城门,门为拱顶,宽3.5米,进深8.2米,内高2.8米,外高4米。城门上有望楼,城墙上有雉堞。现墙体仅存夯土部分,南门被拆除,其余三个门被损毁。城内尚存明代《清虚道院碑记》。1995年遂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