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胜古建筑群位于诸暨市街亭镇,年代为清。街亭镇新胜乡土建筑(前新屋、太和堂)建于清代,规模较大,结构保存完好,布局合理,在地方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新胜乡土建筑的前新屋建筑布局局线明确,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使既有良好的防卫功能,又反映出宗族聚居的建筑格局。太和堂为清代文化名人傅晓渊之祖宅,内有清代著名经学家俞樾手书的《梅岭课子图》、《守梅山房》等碑刻题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具有较高…[详细]
腊山古建筑群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北山体间,东临东平湖,为一处道教建筑。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民国之际均有维修。有峰云观、玉皇殿、碧霞元君殿、老虎洞等古建筑,分布在呈字形的石阶盘路周围。其中峰云观内的主体建筑三清宫与邱祖阁为连体建筑,全高7米,面阔3间。砖石结构,阁在上,平顶,边缘有垛口。观北有明正德年间所建乐台一座,柱上有楹连曰“声遏行云一曲升平千圣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腊山又是一处风景奇…[详细]
石舍古建筑群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年代为明、清。石舍村是桐庐县富春江镇最偏远的行政村,该村地处著名的浙西旅游带上,与建德、浦江交界。古建筑是石舍村的一大特色,该村有3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近年来在县文化局的帮助下进行了修缮保护,未来古建筑可以成为一项特色的旅游项目。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的需要,村两委近来下大力气进行环境整治。投入大量资金拓宽了原本窄小的村道,并铺设污水管道,进行绿化,在村…[详细]
棠阴镇是江西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商镇之一,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吴氏迁居至此,种植甘棠而得名,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棠阴古建筑群建筑类型多样,有祠堂、官邸、店面、门楼、牌坊、砖塔、廊桥、路亭、民居近100处,尤以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官帽厅民居为杰出代表。古建筑群既保存了明清盛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棠阴镇当地的历史经济文化水平和建造者的审美情趣。被国内建筑学者誉为“明清建筑史…[详细]
井溢古建筑群时代:明—清地址:韩城市西庄镇井溢村保护范围:(1)井溢村法王庙:东至寨门东檐墙外扩5米,南至涝池南侧边缘,西至法王庙献殿、寝殿西山墙外扩3米,北至寨门北山墙。(2)井溢村文星楼:文星楼周围外扩15米。(3)师哲故居:故居院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1)井溢村法王庙:A区四周外扩20米。(2)井溢村文星楼:A区四周外扩20米。(3)师哲故居:东、南至A区外扩30米,西、北至A区外扩40米…[详细]
人民街古建筑群位于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南关社区人民街,为清代商贸街建筑群。由街道、临街商铺及院落构成,街道东西长454.8米,南北宽8.4米,占地面积3820平方米。沿街分布商铺59座180间,其中南侧26座81间,北侧33座99间,较大的商号有“万顺马”、“复兴成”等20余家,此外还有其他民居9处15座,总建筑面积约5500平方米。临街铺面多为单坡硬山顶,三开间或五开间,铺面后连接四合院。人民街古…[详细]
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港市的杰出代表。土坑村古建筑--叉错落排列,布局规整有序,大致形成了四横五纵的街巷格局。主要古建筑有:百万大厝、中厝布店、传盛居(应麟第)、博鹤府第、见龙府第、家驹粮铺、施布当铺、肇元进士第、长春堂药铺(建连府第)、万捷十三行、祠堂井、建节海货商行、礼贡书院、顺裕大厝(端山府第)、建珍大厝、来铺当铺、绣花楼、开泰进士第、端瑜大…[详细]
塱头村始建于南宋,定型于清末,拥有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古建筑群。初次来到塱头村的人都会为村口巨大的风水塘,和几十间一字排开的祠堂、书院所震撼。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380余座古建筑,其中明清年代的青砖建筑有近200座,是目前广州市保存规模最大、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塱头村被认为是“耕读传家”传统思想和宗族文化的典型体现,历史上,塱头村有云南左参政黄皞等15名进士、10…[详细]
兰寨古建筑群主要布局以长方块为主,一般有二、三进,纵向排列,逐级升高台基,横向有一座三门等。建筑外部以围墙封闭,内部以纵横巷道连系,中有天井,用作间隔及采光。其绘画、壁画独具一格,正门、大厅以及各厢房瓦面下方墙体均以白灰批出一条装饰带,用作书法、绘画。作品题材多样,色彩艳丽,历久弥新,且记录作者姓名和创作年代。代表了不同时期南江流域古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营造出浓郁的诗礼传家、儒商文化氛围,中国传统…[详细]
天宝村古建筑群(含昭公祠、刘氏宗祠门楼、益新公祠、五芳翁祠、进士第、恭礼公祠)天宝古村遵循自然山水之势,按船形布局东西延伸,以青砖灰瓦马头墙为特色,属赣派建筑风格,建筑规模达80万平方米。天宝古村现保存有明清房屋170多栋,古石板路7375米,古巷43条,长1490米古城墙一座,还有遍布村落的古井36眼。天宝古村自天宝刘氏开基以来进士22名,留存皇家赐匾25块。天宝古村呈自然的船形地貌,东南有东水…[详细]
沅陵县二酉乡莲花池村古民居建筑群。据资料显示,此地系沅陵县、常德市、湘西自治州及贵州等地向氏家族发源地,建筑群始建于五代时期,现存的老官堂建于明、清时期。该建筑群共20余栋,占地约1800平方米,以最高处老官堂为起点,座西北朝东南,成扇形向左右和山脚下辐射布局,有单进式、三开间和两手推车式结构等,一般为单层,也有两层和三层。大部分门匾上均有反映莲花文化的图案纹饰,栋宇之间以二阶或三阶式马头墙相隔。…[详细]
大靖古建筑群包括马神庙、火庙大殿及财神阁。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马神庙:东至南、北厢房东墙外侧连接线以东7米,南至南厢房南墙外侧以南2米,西至大殿西墙外侧以西5米,北至北厢房北墙外侧以北2米。火庙大殿:东至大殿基座东侧底边以东10米,南至大殿基座南侧底边以南10米,西至大殿基座西侧底边以西10米,北至大殿基座北侧底边以北10米。财神阁:已划定2017年1…[详细]
上江垟古建筑群位于仙居县横溪镇,年代为清。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上江垟村古建筑“三透九门堂”里,各个古门堂地上,至今还保存着基本完好的彩石镶嵌鹅卵石铺地,狮子挪球、双鱼戏水及花草鱼虫图案,做工精致、细腻,栩栩如生。上江垟村位于八都垟平原的中心,紧邻新石器早期遗址下汤村。该村现有古民居6处,13000多平方米,作为仙居“三透九门堂”古建筑群的代表,传统古民居彰显了下汤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20…[详细]
铜仁中南门明清古建筑铜仁中南门古建筑位于铜仁市中山路两侧及大江北路东侧,始建于明初,清代续修,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遗构。中南门古建筑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555平方米,分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为庙宇、城墙、码头、民居。庙宇依山而建,民居以江为屏,多为前店后宅,周以高墙围护,内辟若干天井。多为四合院,亦有三合院,虽然中轴对称,但大门随地势多朝巷口而不向大街。铜仁中南门建筑群是少数民族文化与…[详细]
地址:贵州省石阡县境内处全国最大的宫宇—万寿宫古建筑群。万寿宫位于石阡县城北端。为明万历初年始建,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年间补修,占地3800平方米。牌楼式宫门雄伟高大,正殿和过殿座东面西。宫内分戏楼、正殿和花圃三大院落。整个建筑为木结构,镶嵌以砖烧造的各种花、鸟、虫、鱼、走兽,图案栩栩如生。戏楼翘角飞檐、上下楣枋刻有双龙戏珠和三国演义故事等数十处高浮雕,其间,花饰绿、木饰红、人饰金。万寿宫是目前全…[详细]
华阳老街古建筑群 时代:清、民国 地址:汉中市洋县华阳镇 保护范围:(1)华阳古街:东、南、西为东西河之间,北至将军桥;(2)华阳城址:城墙以内;(3)华阳街戏楼:东、南、西至外檐,北至外檐以北50米;(4)华阳村塔:塔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1)华阳古街:同A区;(2)华阳城址:同A区;(3)华阳街戏楼:同A区;(4)华阳村塔:塔体向外5米。2014年,华阳老街古建筑群被…[详细]
练溪村古建筑群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练溪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包括淡隐霍公祠、霍氏大宗祠、萧氏宗祠、华光古庙、关氏宗祠、三圣宫共6处祠堂和庙宇。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文物本体建筑边线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建筑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30米,北至练溪村民居四、民居五、民居六的南墙线一线,西至关氏宗祠以西现状路边线,南至关氏宗祠南侧池塘、北…[详细]
严台村古建筑群(含江洪惠宅、江双发宅、江善德宅、江有如宅、江严天宅),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建设控制地带:1.江严天宅、江双发宅、江善德宅、江有如宅:划一总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江双发宅向东30米,江双发宅向南30米,江有如宅向北30米,江善德宅向西30米。面积:14690.7平方米;2.江洪慧宅: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面积:48…[详细]
大海寺建筑遗址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广场南端台地,遗址略呈三角状,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南侧崖壁上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填土中含有隋唐时期的陶瓷碎片,上世纪70年代,曾在台地北侧发掘古代窖藏坑,出土一大批北魏、唐宋珍贵石刻造像,大海寺是北魏、唐宋时期曾经享誉一方的重要寺院,大海寺遗址发掘出土的的大批北魏、唐宋石刻造像精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史…[详细]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