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

东阳市革命烈士陵园
  自鸦片战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东阳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数百名优秀的东阳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53年12月,东阳县人民政府拨款在吴宁镇新安寺塘兴建了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10月,东阳县委又决定在风景秀丽的西山新建烈士陵园,第一期工程纪念碑和烈士墓地于1988年3月落成。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委、市府根据全市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处于浙中文化名城的地位,决定兴建烈士陵园第二期工程。工程主体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广场、台阶、浮雕群像、牌坊、著名烈士墓地、纪念亭、围墙等,扩征土地13亩,工程总造价300多万元,从1994年…[详细]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墓。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因“开元之治”,他把唐王朝推上极盛的巅峰;因“天宝之乱”,他又把唐王朝推向几致覆亡的深渊;一折“长生殿”,使他流传千古;一曲“长恨歌”,又使他遗恨终生。“因山为陵”是唐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特色,十八陵中有十四陵营建在“孤耸回绝”的山峰之中。泰陵位于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的金粟山。金粟山为五龙山之金脉,海拔716米,“有碎石若金粟状”。其山系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伸展,诸峰罗列,呈环拱之势;山形起伏,逶迤蜿蜒,若龙踞凤翔,远望呈黛色,气势磅礴,雄伟肃穆,去雾苍茫,真可谓“蒲城八景”之一的“五陵闲云”。泰陵玄宫就…[详细]
东京陵
  坐落在辽阳老城东太子河右岸的阳鲁山上。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阳、沈阳等七十多座城池,将都城迁到辽阳。天命九年兴建东京陵,将景祖(祖父觉昌安)、显祖(父塔克世)、孝慈皇后及继妃富察氏、皇伯、皇叔、皇弟、皇子等墓从赫图阿拉(新宾)迁葬于此。28年后,顺治八年(1651年),又将景祖、显祖、皇伯、皇叔等墓迁回新宾永陵,孝慈皇后和富察氏改葬沈阳福陵。现葬于东京陵的有努尔哈赤的兄弟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巴雅喇及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穆尔哈齐的儿子大尔差。东京初建之时,由于忙于征战,规模较小,后经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历代扩建,才有今日规模。陵园的主要建筑有:山门、碑亭、陵墓。碑…[详细]
沙洋烈士陵园
  沙洋烈士陵园由两处烈士公墓合并而成,一处位于原下河街东侧一片荒地上(后属金星农业社—今汉江实验高中北面税务宿舍处),掩埋着1948年5月16日解放军汉江三分区部队攻克沙洋时牺牲的部分烈士;一处位于原电信公司台基(今交通管理站)上,数十位1949年夏南下时因病去世的第四野战军战士长眠于此。1957年清明节前,沙洋镇人民0将两处烈士遗骸清理后合葬于后处,并修建院墙,树立墓碑,院门两侧刻写着沙洋镇镇长吕时松书写的“万古千秋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墓碑上刻着“革命烈士之墓”六个大字,并附诗二首。1962年陵墓迁至城西燕家山(现沙洋电信局处),由沙洋镇人民0管理,1988年沙洋区人民0成立后交区民政局管理。…[详细]
日照烈士陵园
  日照烈士陵园坐落在海曲西路136号,始建于1945年,现占地面积42亩,是省政府批准确定的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全省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现陵园主要纪念建筑有抗日烈士纪念塔、日照革命史纪念馆、日照暴-动纪念馆及烈士墓区等。抗日烈士纪念塔是烈士陵园核心纪念建筑,1945年冬,抗战胜利后不久着手筹建,翌年夏建成,整个烈士陵园的以此为中心进行布局。纪念塔以青石为体,白石为座,呈长方体,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塔高12米,塔顶是一尊八路军战士戎装石刻雕像,…[详细]
河源烈士陵园
  河源阮啸仙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公园路中山广场西侧,1958年始建,是原河源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阮啸仙等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命名为“啸仙烈士陵园”,源城区政府于1990年6月成立“啸仙陵园管理所”为股级事业单位,定编6人。陵园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后经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园内建有阮啸仙烈士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墓各一座,墓碑铭刻记载了377名河源籍革命先烈的芳名。1987年原河源县政府在陵园内安放了一座阮啸仙烈士汉白玉塑像。1989年10月,啸仙烈士陵园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5月,啸仙烈士陵园被河源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详细]
德州革命烈士陵园
  德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前身为原德州市(现德城区)烈士陵园,1995年德州地改市后划归德州市民政局管理,2004年迁于现址(德城区虎仓路8号)。园内共安葬着83位有名烈士和350余位无名烈士。199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山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市烈士陵园占地160亩,栽有100余种数万株花卉树木,绿化面积达60%以上。主要设施有:可容纳近万人的50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海拔46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意含德州1946年解放);面积1…[详细]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在福建省龙岩市城区虎岭山上,有一座庄严宏伟、布局严整、颇具特色的园林化烈士陵园。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由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100处爱国主义教育之一。是闽西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闽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的故乡。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这里的每一座山林都迷漫着战火的硝烟,这里的每一条河流都陪伴着红军勇敢战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有十多万儿女参加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8.6万中央红军中就有2.8万闽西优秀儿女。当年,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冲破了国民党第四道-线,是6000…[详细]
扶余县烈士陵园
  扶余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正值东北解放40周年,为了表达全县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扶余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三岔河镇烈士陵园”。占地10900平方米。恢复县制后,“三岔河镇烈士陵园”更名为“扶余县烈士陵园”。由于陵园面积小,2002年县政府决定将陵园移址新建。新烈士陵园于2004年8月13日落成,占地39000平方米,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梁士英烈士全身塑像、无名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和革命纪念馆。走进陵园首见的是高耸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此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金光灿烂的七个大字。革命烈士纪念碑右侧,耸立着威风凛凛、全副武装手端冲锋枪、岿然伟岸的…[详细]
杨闇公烈士陵园
  杨闇公烈士陵园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陵园修建于1987年,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园名。2010年6月,杨闇公烈士陵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专家齐康教授负责主持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占地面积由12.5亩扩大到50亩,功能由下而上一共分为四个区,分别是入口休憩区、陵园瞻仰区、展览办公区和森林公园区。墓茔这里有杨闇公烈士及夫人赵宗楷的墓和为解放潼南牺牲的32位烈士的墓群。中间的西式墓体就是杨闇公的墓,杨闇公的遗体在历史上经过三次搬迁,第一次是在1927年4月6日他牺牲后,遗体被暂时存放在重庆江北的相国…[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