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

霍州鼓楼
  霍州鼓楼时代:明、清地址:霍州市城内市中心鼓楼,又称文昌阁,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历代屡有修茸。三重檐十字歇山顶0,通高27米,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底层高7米,砖砌十字券拱式通道,贯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每面门洞正上方嵌砌一青石碑,东曰:“对霍”,南曰:“迎熏”,西曰“镇汾”,北曰“拱辰”。台基高峙,用青石、青砖混合砌成十字券拱形通道,四向贯通。上筑木构楼阁两层,面宽进深各五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式屋顶。四周围廊雕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瓦顶安装有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鼓楼总高29米,登楼眺望,山川风光,霍县城景,尽收眼帘。2019年10月7日,霍州鼓楼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详细]
财神楼
  财神楼是周子古镇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朝初年,(清咸丰年间进行过培修,上世纪被毁坏拆除。现在我们看到的财神楼,是2006年按照“修新如旧”的原则,在原址上重建的。占地面积276m2,建筑面积439m2,)是四层攒顶式开放楼阁。楼高24米8,寓意四季发。在这里修建财神楼,有相当的渊源。中国民间风水学主张“山管人丁水主财”。从风水学角度讲,古人认为:周子古镇的风水,好就好在位于嘉陵江与漫滩湿地形成的太极图上——背靠如卧龙饮水的龙角山,前枕宛如玉带的嘉陵江。但美中不足的是,左低右高,有失宾主之分,滔滔嘉陵江水冲走了古镇的财源。于是,古镇人-用“填空补缺”的风水理念,在江边修建了这座财神楼,希望神仙保佑…[详细]
过岗楼嫘祖文化风景区
  过岗楼风景区,位居盐亭县八角镇街后。是当代奥运射碟冠军张山的故里。相传嫘祖随黄帝巡视时曾在此短住。两岗之山拔地耸天雄也、两面绝壁似剑门险也、天桥横空连南北、幽谷坦道走西东奇也、松柏成林、绿波淹映秀也、此滩、险、奇、秀之过岗楼也。南岗建筑群以“人民文化宫”为主体,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合大院可容三午人。北面刻于石岩上的嫘祖像高15.3米、宽8米、其神韵雍容雅典、堪称当代第一大嫘祖像。左右是石雕马、蚕对峙。像前立石碑三十张、介绍嫘祖光辉的业绩。前面“巾英阁”分四层:底层是大门和走道。二楼是舞台,三楼陈列名人瓷像和简介。四楼为“张山影展”,通过十框一百多张彩照、展现张山奋勇夺冠、为国争…[详细]
郭氏大夫第
  郭氏大楼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此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详细]
紫云楼
  紫云楼位于大唐芙蓉园中心位置,是大唐芙蓉园的主体建筑,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历史上的紫云楼,据载建于唐开元十四年,玉楼金殿,嵯峨高耸,每逢曲江大会,唐玄宗必登临此楼,在欣赏歌舞,赐宴群臣,赏万民游曲江之盛况。现在的紫云楼是依据史料重建,分为四层主楼及南北广场。紫云楼北面的牌匾为著名书法家黄苗子所书。主楼高39米,采用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形式。每层的出檐都有雉尾的设计,采用三层金饰,使其更显辉煌。在二楼和三楼有挑出宽阔的平座,阙亭拱卫,馆桥飞渡,雄伟气势。紫云楼一层反映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间贞观之治的盛况;二层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三层为表演区;四层是大唐芙蓉园的镇园之宝——大唐博物…[详细]
胡志明市邮政大楼
  位于同折路西北端、红教堂隔壁的胡志明市中央邮局,建于19世纪末,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大厅内部装饰华丽,圆顶极富古典气息,是一座较大的具浓厚的法式风格的殖民时期建筑,属于重要的文化遗产。外形宏伟壮观。现仍为邮政局所用,室内的拱顶也很有特色,是法国殖民时期的代表建筑之一。至今仍是越南最大的邮局,并且是胡志明市重要的商业中心。由于网络在当地不发达,因此中心邮局作为一种与外界的沟通渠道,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游人可入内参观。 宽阔的大厅两侧是业务办理柜台,中部由外到内依次是环形长椅、纪念品柜台和长写字桌,胡志明在大厅尽头慈祥地俯视着成群的外国游客,他们在大厅里拍照、发呆或是拿着一大叠明…[详细]
侗家吊脚楼
  景区里有体量宠大的吊脚民居,都是源于百越“杆栏”木结构建筑,俗称吊脚楼。景区里的这种吊脚木楼,代表了侗族群众生活起居的居住文明,侗族的房屋吊脚楼都是用杉木建造的,它和风雨桥、鼓楼一样都是侗族木构建筑艺术的代表。这种房屋一般为三层,有的两层,有的四层,其中的二楼、三楼的外柱向外挑出数尺,用作走廊或都扩大居室面积,这样整栋楼四周就会出现吊脚柱,便叫吊脚楼。在工艺上都是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技艺,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梁方斜穿直套连在一起,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侗族地区常年潮湿,为了避湿,吊脚楼一层是不住人的,用来饲养家禽家畜,放置农具工具;人都住在二、三楼,二楼前半部是外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详细]
苏嘉铁路75号日军炮楼
  苏嘉铁路75号桥日军炮楼位于苏州吴江区盛泽镇群铁村苏嘉铁路75号桥东南侧。苏嘉铁路建于1935年,1936年7月通车,曾在1937年的淞沪抗战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吴江后,重兵把守苏嘉铁路,沿线修筑了许多炮楼镇压抗日武装。75号桥炮楼始建于1938年下半年,由西炮楼(两层)、营房、东炮楼(单层)三个单体组合而成,总面积119.4平方米。1944年初,苏嘉铁路被日军分段拆除。75号桥日军炮楼,是苏嘉铁路全线仅存的炮楼,苏嘉铁路75号日军炮楼作为日军侵华历史的铁证,展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沿革:75号桥炮楼始建于1938年,解放后,曾作…[详细]
美利楼
  介绍  美利楼是香港一座具有维多利亚时期色彩的建筑物,本来位于香港岛北岸的中环,但现时经已整座搬迁至香港岛东南部的赤柱。现时主要作为餐饮及零售用途,并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建筑特色  美利楼揉合了中式和西式的建筑设计,采用了西式的圆柱,以及中式的瓦顶。这是香港殖民地时期早期最常见的建筑设计,而美利楼则成为现存此类建筑物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相关历史  美利楼建于1844年,属于域多利兵房的一部份,主要用作英军的军营。到了香港日治时期,这座建筑物被日军用作“日本宪兵部办事处”及“日本军事统师部”,还设有很多囚犯室及用作刑场,当中被杀者据称超过四千多人,堪称医院外死人最多的建筑物。第二次世界大…[详细]
越王楼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的古越王楼,因时任绵州刺史的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而闻名于世,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唐代四大名楼。作为中国文化名楼之一的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恢复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现今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鹊楼高72米,岳阳楼高32米)-;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还…[详细]